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中楷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杨中楷,男,1977年4月27日出生,山东烟台人。2000-2007年在大连理工大学攻读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7年留校任教,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2015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17年晋升为教授。 教育经历 1992.9 -- 1995.7 中国烟台格迈纳尔中学 无 2000.9 -- 2007.10 大连理工大学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博士 1995.9 -- 1999.7 烟台大学 应用物理 学士 工作经历 2007.10 -- 至今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著作成果 专利引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学术视野中的“专利” 专利制度与专利计量 科研项目 基于技术科学的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研究,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 2019/07/15, 进行 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难的障碍及破解对策, 地、市、厅、局等政府部门项目, 2015/12/29, 进行 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难的障碍及破解对策, 地、市、厅、局等政府部门项目, 2015/12/21-2016/12/31, 进行 辽宁省发明专利寿命提升对策研究, 2012/12/01, 进行 基于专利计量的辽宁省企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 2008/12/31-2009/12/31, 完成 基于专利计量的专利制度功能分析, 2009/01/01-2011/12/31, 完成 授课信息 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00010140 专业学位论文写作专题 /2019-2020 /春学期 /16课时 /1.0学分 /2070430241 知识产权管理 /2019-2020 /春学期 /2.0学分 /2070240729 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00010140 知识产权管理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2070240729 知识产权 /2019-2020 /秋学期 /1.0学分 /2070110062 科研奖励 2014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类)一等奖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优秀课题一等奖 其他奖励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6年) 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2014年) 2011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2年)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 (2012年)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科技政策与知识产权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侍晓宇,高霞,杨中楷.美国财政资助专利的计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5):143-150 [2] 林德明,王宇开,杨中楷,刘则渊.赵红州与知识单元——兼论科学学的新进展[J],科学学研究,2019,37(8):1345-1352 [3] 尹丽春,刘则渊,殷福亮,杨中楷.中国专利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26(1):39-45 [4] 杨中楷,王雪莹,高霞.拉斯克基础医学奖成果性质变迁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3):251-258 [5] 高霞,杨中楷,孙兆刚.基于PLS-SEM模型的包容性创新绩效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12 [6] 高霞,杨中楷,孙兆刚.企业包容创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以河南省漯河市食品机械业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8:9-13 [7] 徐庆富,康旭东,杨中楷,张春博.基于专利权转让的我国省际技术转移特征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7):66-72 [8] 王前,杨中楷,刘盛博,郭驰.高校理工科学生科技伦理意识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学研究,2017,35(7):967-974 [9] 杨中楷,高霞,梁永霞.如何打通原始创新的全链条——青霉素和链霉素案例的比较分析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7,6:30-35 [10] 杨中楷,韩爽,侍晓宇.15个副省级城市有效专利失效速度测度与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1):57-61 [11] 杨中楷,王雪莹,孟秀丽.985高校研究生知识产权专业设置现状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6,10:46-48 [12] 杨中楷.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技术轨道识别研究[J],情报工程,2016,2(2):8-17 [13] 杨中楷,刘则渊,梁永霞.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性质的技术科学趋向[J],科学学研究,2016,34(1):4-12 [14] 杨中楷,梁永霞,刘盛博.山中伸弥的“论文—专利”二元行为模式分析[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9):1088-1095 [15] 杨中楷.基础研究有何用[J],时事资料手册,2016,2:32-35 [16] 杨中楷,徐梦真,韩爽.基于科学的技术发明如何形成——以汤斯的激光专利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1):256-259,266 [17] 柴玥,金保德,杨中楷.《中国国家地理》新浪微博传播效应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493-498 [18] 杨中楷,徐梦真,韩爽.基于专利的技术进化树的构建与解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2):115-119 [19] 杨中楷,林德明,韩爽,徐梦真.重大技术发明产出年龄分布特征研究——基于美国发明家名人堂数据[J],科学学研究,2015,33(3):347-352 [20] 杨中楷,徐梦真,韩爽.基础研究中产出的专利--“巴斯德式”专利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12):56-61 [21] 柴玥,杨中楷.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实现路径探析——基于成本收益视角[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340-1344 [22] 杨中楷,徐梦真,韩爽.论发明人的“个体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4,32(8):1144-1148 [23] 杨中楷,徐梦真,韩爽.基础性专利的几个基本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7):3-8 [24] 杨中楷,黄颖,徐梦真.我国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的空间分布[J],科学与管理,2014,2:65-68,72 [25] 杨中楷,林德明.The Re-applicability Explore of Lotka’s Law in Patent Documents[J],COLLNET Journal of Scientometrics &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4,8(1):183-191 [26] 梁永霞,杨中楷,王贤文.刘则渊与中国知识计量学[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1):137-142 [27] 杨中楷,林德明,刘佳.洛特卡定律适用于专利文献的再验证[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9):92-95 [28] 张巍,郭驰,杨中楷.大连理工大学学术规范教育“四力合一”模式探索与实践[A],第七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2013,373-378 [29] 杨中楷,林德明.The Re-applicability Explore of Lotka’s Law in Patent Documents[A],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ometrics,Informetrics and Scientometrics,2013,538-544 [30] 林德明,杨中楷.The Impact of Reference on Citation[A],2013,356-363 [31] 杨中楷,郭驰,张建生.研究生学术道德调节因素与路径[A],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2013 [32] 杨中楷,徐梦真,孟秀丽.985高校研究生知识产权专业设置状况分析与思考[A],大连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教育教学研讨会,2013 [33] 杨中楷.原创性指数值的测度及其变动趋势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8):35-37 [34] 杨中楷.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of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Path-Based on Patent Citation Network[A],PROCEEDING OF 201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2012,233-237 [35] 杨中楷,刘佳.基于专利引文网络的技术轨道识别研究——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领域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1,29(9):1311-1317 [36] 杨中楷,刘倩楠,于霜.基于专利引文网络的技术领域间关系探析[J],科研管理,2011,32(5):149-155 [37] 杨中楷,沈露威.基于GeoDA-GIS的我国有效专利空间分异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69-73 [38] 杨中楷,沈露威.基于专利引文的国家间知识流动状况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05:33-37 [39] 柴玥,孟秀丽,杨中楷.1999年-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分布形态计量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49-53 [40] 杨中楷,王学先,杨异.台湾地区的跨域专利活动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4):65-6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