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梁海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梁海,江苏南京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文学评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出版《小说的建筑》、《天道酬技》、《阿来文学年谱》等多部学术专著,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文艺理论与批评》、《小说评论》、《长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等发表文学评论100余篇。获第七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第十四届、十五届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等。专著《小说的建筑》获2012年度大连市文艺界十大有影响力作品称号。 教育经历 2007.9 2012.1 大连理工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 博士 1983.9 1986.7 山西省实验中学 无 1992.9 1995.7 山西大学 中文 硕士 1986.9 1988.7 太原师专 地理 工作经历 2011.12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 2005.1 2011.12 大连理工大学 副教授 1998.12 2005.1 大连理工大学 讲师 1995.9 1998.12 山西经济出版社 编辑 1988.7 1992.8 山西省供销学校 教师 著作成果 阿来文学年谱 天道酬技——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性技术观 科技伦理意识养成研究 小说的建筑 科技伦理案例解析 科研项目 新世纪长篇小说与中国古典诗学关系研究,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 2014/06/15-2020/03/11, 完成 非虚构文学的现实性与文学性研究, 2012/12/01-2015/09/21, 完成 二人转与东北人文化心态研究, 2006/12/01-2008/12/31, 完成 全球化语境中的辽宁新生代作家研究, 2009/06/01-2010/07/01, 完成 辽宁当代生态文学中的绿色观念研究, 2008/12/31-2009/12/31, 完成 中国古代神话中蕴含的技术意识研究, 2008/01/01-2009/12/31, 完成 授课信息 文学研究方法论 /2019-2020 /春学期 /2.0学分 /2070130761 文学研究方法论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2070130761 西方美学史 /2019-2020 /秋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70145200 中国古代文学3 /2019-2020 /秋学期 /64课时 /4.0学分 /1070142040 西方美学史 /2019-2020 /秋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70145200 中国古代文学3 /2019-2020 /秋学期 /64课时 /4.0学分 /1070142040

研究领域

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影视美学 文学批评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梁海.历史的细语——阿来笔下格拉和桑吉的故事[J],名作欣赏,2019,25:126-129 [2]梁海.智性与人性的双重解密——麦家小说论[J],当代文坛,2019,2:76-81 [3]梁海.阿来的意义[J],海燕,2018,06:6-10+5 [4]梁海.我只感到世界扑面而来——阿来创作论[J],响水,2018 [5]梁海.小说是灵魂的逆光[J],学问,2018 [6]梁海.一个时代的精神炼狱[J],阿来研究,2018 [7]梁海.一个时代的精神炼狱——评次仁罗布的《祭语风中》[J],阿来研究,2018,01:18-25 [8]梁海.寻找史诗的现代视野——评达真的《命定》[J],阿来研究,2017,02:94-99 [9]梁海.“纸上的南方”——论苏童小说的空间叙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57(5):145-153 [10]梁海,陈政.物欲的批判与超越*--生活美学视域下的宋代士人鉴藏审美观念与实践[J],江海学刊,2017,1:215-222 [11]梁海.侠客、江湖与意境——对〈卧虎藏龙〉的一种美学解读[A],2017,4(2):77-89 [12]梁海.苦闷的象征——厨川白村与丰子恺对西方美学思想的接受与改造[A],2017,4(2):117-130 [13]梁海.物欲的批判与超越[J],江海学刊,2017,307:215-222 [14]梁海.喧哗与骚动背后的思考[J],海燕,2017,496:147-149 [15]梁海.“纸上的南方——论苏童小说空间叙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57(263):145-153 [16]梁海.文本政治的美学分析--读王侃《翻译和阅读的政治》[J],创作与评论,2015,12:16-21 [17]梁海.阿来小说的叙事美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68-373 [18]梁海.文本政治的美学分析[J],创作与评论,2015,6:12-15 [19]梁海.人间至味[J],长篇小说选刊,2015,1:32-33 [20]梁海.“另类”地青春叙事[J],海燕,2015,4:27-29 [21]梁海.穿越文学“窄门”的目光——评张学昕《穿越叙述的窄门》[J],当代文坛,2014,5:156-159 [22]梁海.抵达经典的一种可能——阿来创作论[J],东吴学术,2014,04:77-86 [23]王晓雪,梁海.河流的秘语——苏童《河岸》河流意象探析[J],文艺评论,2014,07:68-71 [24]梁海.“拟像”背后的诱惑与解码——评明明的长篇小说《零度诱惑》[J],小说评论,2014,3:172-175 [25]张学昕,梁海.变动不羁时代的精神逼仄——读苏童长篇小说《黄雀记》[J],文艺评论,2014,03:81-84 [26]张蓉芳,梁海.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研究[J],艺术科技,2014,27(2):178 [27]梁海.连接两极之间的暗道——麦家创作论[J],中国作家,2014,01:148-154 [28]梁海.连接两极之间的暗道[J],中国作家,2014,412(1):148-154 [29]王晓雪,梁海.河流的密语[J],文艺评论,2014,199(7):68-71 [30]张学昕,梁海.变动不羁时代的精神逼仄[J],文艺评论,2014,195(3):81-84 [31]梁海.“拟像”背后的诱惑与解码[J],小说评论,2014,177(3):172-175 [32]梁海.穿越文学“窄门”的目光[J],当代文坛,2014,217(5):156-159 [33]梁海.抵达经典的一种可能[J],东吴学术,2014,23(4):77-86 [34]梁海.抵达文艺现场的批评——李英姿文艺评论读札[J],文艺评论,2013,11:94-96 [35]梁海.写在故事没落的时代——读姚鄂梅《西门坡》[J],小说评论,2013,3:183-186 [36]张学昕,梁海.时间之上:“非虚构”的历史与人生——齐邦媛的《巨流河》与“非虚构”写作[J],南方文坛,2013,2:24-29 [37]梁海.新世纪长篇小说的诗性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3(240):151-158 [38]梁海.写在故事没落的时代[J],小说评论,2013,171(3):183-186 [39]梁海.时间之上:“非虚构”的历史与人生[J],南方文坛,2013,153(2):24-29 [40]梁海.抵达文艺现场的批评[J],文艺评论,2013,191(11):94-96 [41]刘潞,梁海.《河岸》中的情感概念隐喻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3:5-6 [42]梁海.阿来文学年谱[J],东吴学术,2012,06:87-99 [43]梁海.天人交合中的神圣与敬畏——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中的技术观[J],文化学刊,2012,06:158-164 [44]梁海.建构中国当代文学的美学品格[J],当代作家评论,2012,4:134-139 [45]梁海.“天道酬技”——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性技术观[J],东吴学术,2012,14(4):20-27 [46]梁海.苏童小说与江南地域文化[J],当代文坛,2012,3:72-74 [47]梁海.穿越历史烟尘的“还原”与“解蔽”[J],小说评论,2012,164(2):125-127 [48]王前,梁海.论诗意的技术[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1:98-102 [49]梁海.阿来的意义[J],文艺评论,2012,1:70-76 [50]梁海.文学经典世界中的“酷儿”[J],文汇读书周报,2012,141(6):9-9 [51]梁海,王前.技术的诗意之维——论《庄子》寓言中的技术意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53-57 [52]梁海,任伟.《红楼梦》人物对话中的暗示请求策略[J],现代交际,2011,5:54-54 [53]牛艳芳,梁海.我国科幻影视剧传播研究[J],新闻世界,2011,05:199-200 [54]李敬巍,梁海.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探析[J],文学教育(上),2011,04:24-25 [55]梁海.寻找我们写作的精神原点[J],文艺评论,2011,3:49-52 [56]梁海.揭示灵魂隐秘与生命迷津[J],小说评论,2011,158:94-96 [57]梁海.卑微人生中的无限温暖[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148:46-48 [58]梁海.重现历史烟尘中的人间世相[J],当代作家评论,2011,167:55-59 [59]梁海.叙事,或无边的写作[J],文汇读书周报,2011,1356:9-9 [60]梁海.展现中国文学新气象[J],文艺报,2011,3273:3-3

学术兼职

主要学术兼职有:辽宁省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辽宁省宣传部特约评论家、辽宁省社会科学成果奖学科评审专家、辽宁文学奖终审评委、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学科评审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大连市通俗文学协会秘书长、大连市东北亚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