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丁堃

个人简介

丁堃,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聘学校高端人才岗位,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学位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副点长,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学科带头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大连理工大学研究基地主任。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专家(管理学学科),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教育经历 1977.9 1979.7 吉林实验中学 无 1998.9 2005.4 大连理工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 1990.9 1993.7 大连理工大学 科技哲学 硕士 工作经历 2015.1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副部长 2010.10 2015.1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部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副院长 2009.5 2010.10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副院长 2005.3 2008.1 大连理工大学宣传部,新闻中心 副部长,副主任 2002.11 2005.1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副处长(挂职) 1996.5 2002.11 大连理工大学社科系,人文学院 研究生助理,党支部书记 1993.7 1996.5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所长助理 1993.7 2016.10 大连理工大学 副部长 1986.5 1990.9 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 教师 1983.7 1986.5 吉林幼儿师范学校 教师 其他奖励 大连市巾帼建功标兵 (2016年)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4年)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2年)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知识产权与专利计量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刘宇,丁堃.中国学术期刊技术引用形象及其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11):1225-1232 Gu Li,Liang Xi,Han Xue,Ren Li-qiang,Ding Kun.Research on the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of Patent Quality and Empirical Test[A],2019 徐琳宏,丁堃,林原,杨阳.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文情感自动识别研究 ——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为例[J],现代情报,2020,40(1):35-40,48 林原,谢张,丁堃,许侃,孙晓玲.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与学术波动研究-以Sciecntometrics期刊为例[A],2019 谷丽,韩雪,丁堃.人工智能创造物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基于因子分析[A],2019 Sun, Xiaoling,Ding, Kun,Lin, Yuan,Lin, Hongfei.Open Science Behavior of AI Industry: Collaboration Patterns and Top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Institutional Authors[A],2019,329-338 张春博,丁堃,刘则渊.中国科技创新管理与政策研究进展——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计量分析[J],创新与创业管理,2014,2:29-42 王续琨,丁堃,曲昭.专利学的中国进程解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52-56 王续琨,丁堃,曲昭.知识产权学的初创和未来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8):146-151 Lin, Kuan Chung,Shyu, Joseph Z.,Ding, Kun.A Cross-Strait Comparison of Innovation Policy under Industry 4.0 and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Transition[J],SUSTAINABILITY,2017,9(5) 丁堃,许侃.基于文本聚类方法的我国科技管理研究领域的计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z1):10-14 张春阳,徐岩,丁堃.社会交互关系对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贡献意愿的影响机制[J],软科学,2019,33(5):97-101 张春阳,丁堃.商学领域创新研究趋势测度 ——基于UTD24种期刊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9,8:10-17 马翔,杨阳,徐作圣,唐德龙,丁堃.“工业4.0”跨国政策比较研究——以中美德日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6):27-36 刘宇,丁堃.中国科技期刊对无人机技术的知识贡献研究及其对期刊建设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8):911-920 孙晓玲,李冰,杨阳,丁堃.科学知识对技术知识遗传的影响研究 ——基于多引用代与语义内容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40(2):3-15 彭帅,张春博,杨阳,丁堃.科学-技术-产业关联视角下石墨烯发展国际比较 ——基于专利的计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9,4:181-188 张春阳,徐岩,丁堃.关系学习研究述评与展望[J],经济管理,2019,41(3):193-208 马翔,张春博,杨阳,丁堃,康旭东.专利代理机构对专利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对1997年发明专利整个保护期的追踪[J],情报杂志,2018,38(2):84-90,171 谷丽,阎慰椿,丁堃.专利质量视角的专利代理人胜任特征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12):179-188 张春阳,丁堃,徐岩.社交网络范式下的隐性知识国外研究进展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18,22:2-5 林德明,王宇开,丁堃.中日知识产权战略对比研究 ——战略主题、战略目标和政策工具[J],中国科技论坛,2018,11:168-177 谷丽,任立强,洪晨,韩雪,丁堃.知识产权服务中合作创新行为的产生机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8,36(10):1870-1878 张春博,丁堃,刘则渊.撤销论文信息计量的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8,4:53-66 孙晓玲,丁堃.深度学习中的表示学习研究及其对知识计量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9):118-122 王静,王海龙,丁堃,徐作圣.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创新需求要素关联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5):28-38 陈瑜,丁堃.新兴技术价值前置型治理——应对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的新路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0(5):103-110 陈瑜,丁堃.新兴技术价值前置型治理的研究现状与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34(4):26-29 陈瑜,丁堃.治理网络视角下新兴技术治理的社会公众角色演变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01 陈瑜,丁堃.治理网络视角下新兴技术治理的社会公众角色演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5):1-7 张春阳,丁堃.商学领域的创新研究趋势测度——基于UTD24期刊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8 马翔,张春博,杨阳,丁堃,康旭东.专利代理机构对专利质量的影响研究[J],情报杂志,2018 马翔,杨阳,徐作圣,唐德龙,丁堃.“工业4.0”跨国政策比较研究——以中美德日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 彭帅,张春博,杨阳,丁堃.科学-技术-产业关联视角下石墨烯发展国际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18 孙晓玲,李冰,杨阳,丁堃.科学知识对技术知识遗传的影响研究-基于多引用代与语义内容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 孙晓玲,李冰,丁堃.Who says what about the most-discussed articles of Altmetric?[A],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2018,11 张春阳,刘亚洁,李发桐,丁堃.管理学领域的创新研究趋势测度——基于UTD24期刊的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理事会,2018,10 杨阳,彭帅,丁堃.我国高等院校专利技术转移状况——基于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一届中国知识产权政策与管理发展论坛暨第三届成电知识产权管理论坛,2018,6 马翔,丁堃,谭建国,杨阳,康旭东.代理专利是否具备强竞争力?[A],第一届中国知识产权政策与管理发展论坛暨第三届成电知识产权管理论坛,2018,6 孙晓玲,李冰,丁堃.科学知识对技术演化的影响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理事会,2018,10 谷丽,任立强,丁堃.知识产权服务中合作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7,36(10):104-109,90 Bo, Wang,Shengbo, Liu,Kun, Ding,Zeyuan, Liu.Research of the role of leading enterprises in promoti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ased on patent content analysis[A],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 ISSI 2017,2017,1737-1753 林原,刘盛博,丁堃,刘则渊.工程科学内在关联学科与外在支撑领域研究——基于引文分析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9):253-261 罗晨阳,丁堃,母睿,刘洋.市场驱动、技术学习与创新绩效:基于官助民办技术平台的质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7):119-128 王博,刘盛博,丁堃,刘则渊.领军企业在产业技术发展中作用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7,35(6):863-872 孙晓玲,丁堃.管理科学研究主题及其演化趋势——基于NSFC基础研究知识库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6):3-11 孙晓玲,丁堃.基于知识基因发现的科学与技术关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6):23-26,17 张春博,丁堃,王贤文,刘则渊.使用SSCI测度中国社会科学国际产出的问题探讨[J],情报资料工作,2017,3:26-32 王海龙,和法清,丁堃.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专利基础技术识别——以半导体产业为例[J],情报杂志,2017,36(4):78-84 谷丽,丁堃.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Co-innovation Intention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of China[J],Journal of Scientometric Research,2017,6(3):131-140 孙晓玲,丁堃.引用内容视角下的科学与技术知识转移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42:129-132 王海龙,丁堃,林德明.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政策比较研究[J],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信息速递,2017,45:1-13 王海龙,丁堃.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专利基础技术识别[J],情报杂志,2017,36(4):78-84 林原,刘盛博,丁堃,刘则渊.工程科学内在关联学科与外在支撑领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9):253-261 丁堃.科学-技术-产业关联视角下石墨烯发展国际比较[A],2017 丁堃.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novation Poli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A],2017 孙晓玲,丁堃. 融合有序聚类和主题模型的领域知识主题演化研究[A],2017 丁堃.欧美量子信息技术政策对比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A],2017 王海龙,张悦,丁堃,康旭东,王海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协同机制——基于辽宁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多案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34(5):65-68 Sun, Xiaoling,Ding, Kun,Lin, Yuan.Mapping the evolution of scientific fields based on cross-field authors[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6,10(3):750-76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