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郝亮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在加入大连理工大学之前,郝亮博士在2010年至2015年间作为助理研究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王朝阳博士负责的电化学引擎中心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负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的开发项目。郝亮博士201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获得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内气/液两相传输的孔隙尺度模拟,并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郝亮博士2003年和200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分别获得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士学位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学位。郝亮博士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研究方面发表过数十篇研究论文,SCI他引300余次。 教育经历 2006.9 2010.4 上海交通大学 工程热物理 博士 2003.9 2006.3 西安交通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硕士 1999.9 2003.7 西安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学士 1996.9 1997.7 河南省淮阳中学 无 工作经历 2015.8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能动学院 副教授 2014.1 2015.7 the Penn State Univ.(美国) Research Associate 2010.7 2013.12 the Penn State Univ.(美国) 博士后 科研项目 金属双极板设计(B01)分析,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8/01/10-2018/07/30, 进行 多种能源与海水淡化系统互补特性研究,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7/03/09-2017/12/31, 进行 盐溶液闪蒸过程两相流动与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6/08/17, 进行 高性能循环水冷却塔技术开发,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8/11/16-2020/12/31, 进行 循环水冷却塔高性能喷嘴开发,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8/05/15-2018/09/30, 进行 广州大学城冷却塔组热回流特性分析,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7/09/22-2017/10/01, 进行

研究领域

海水淡化系统内传热与相变过程 微观尺度下的多相与多物理场传递现象 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和材料的实验和模拟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多物理场传输过程

研究领域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的多物理场传输过程 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和材料的实验和模拟 微观尺度下的多相与多物理场传递现象 海水淡化系统内传热与相变过程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王刚,郝亮,张冠锋,沈胜强.基于风能利用的机械蒸汽压缩海水淡化系统模拟[J],热科学与技术,2017,16(1):40-46 [2]郝亮.The Modeling Study of Ion Crossover in a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A],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r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CTST) 2017,2017,1(1):1-17 [3]郝亮,沈胜强.A MODELING STUDY OF USING FLUCTUANT RENEWABLE WIND ENERGY FOR SEAWATER DESALINATION[A],INTERNATIONAL DESALINATION ASSOCIATION Congress 2017,2017 [4]孙峰,王刚,郝亮,张冠锋,沈胜强.机械蒸汽压缩机模型及其与风力发电机耦合模拟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17,16(5):418-424 [5]郝亮.Three Dimensional Computations and Experimental Comparisons for a Large-Scal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J],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2016,163(7):744-75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