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强

个人简介

杨强,男,中共党员,工学博士,1980年8月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北大学副教授,现代传动与数字化技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 一、 个人简介 杨强,男,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博士后,东北大学副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作为项目执行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完成“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第1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EI、ISTP检索23篇。主编学术专著3部。参编机械设计手册3部,申请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 二、教育经历: [1] 2005/03—2009/01,东北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 [2] 2003/09—2005/03,东北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 [3] 1999/09—2003/07,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学士 三、工作经历: [1] 2015/01—至今,东北大学,副教授 [2] 2014/06—2017/04,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 [3] 2009/01—2015/01,东北大学,讲师 [4] 2007/06—2009/01,东北大学,助教 五、讲授课程: [1] 主讲 机械原理 (辽宁省精品课) [2] 指导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六、发表论文: 在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机械工程学报》、《航空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第1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EI、ISTP检索23篇。 七、出版著作: [1] 《机构运动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主编 [2] 《机械产品参数化设计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主编 [3] 《数控机床性能分析及可靠性设计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主编 [4] 《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闻邦椿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参编 [5] 《现代机械设计师手册》(闻邦椿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参编 [6]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闻邦椿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参编 八、科研情况: [1]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启动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种子基金2项,航空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质检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三级子课题1项,辽宁省企业项目博士后资助课题1项,公安部沈阳消防所所立课题1项; [2] 作为项目执行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三级子课题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质检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三级子课题1项; [3] 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 其中“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九、获奖情况: [1]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1/4);三等奖1项(1/3) [2] 2016年度辽宁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唯一指导教师 [3] 2013年度辽宁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唯一指导教师 [4] 2010年度辽宁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二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5] 2012年度东软杯东北大学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唯一指导教师 十、荣誉情况: [1] 2013年度获得第十二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辽宁省教育厅 [2] 2016、2013和2012年度获得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3次,东北大学 [3] 2010—2014、2016年度获得校工会积极分子6次,东北大学 [4] 2012—2014年度获得东北大学机械学院年度贡献奖3次,机械学院 [5] 2015年度获得机械学院第十届“毕业生最喜爱的老师”,机械学院 十二、国际交流情况: 参加The 3rd IFToMM Asian Conference on Mechanism and Machine Science,The 3rd IEEE/IFToM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onfigurable Mechanisms and Robots, The 2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Reliability,The 3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Fundamental Issue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Parallel Mechanisms and Manipulators,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liability Maintainability and Safety, Beijing等国际学术会议。 科研成果—负责的相关科研项目: 1 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面向运动精度的少自由度并联机 构可靠性评估与设计》,(项目编号:51205052)。教育部,2013.1-2015.12,结 题 2 项目负责人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 与仿真》, (项目编号:201120005)。辽宁省教育厅,2011.1-2012.12,结题 3 项目负责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启动基金《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与 仿真研究》, (项目编号:N100303002)。教育部,2011.1-2012.12,结题 4 项目负责人航空科学基金 2014JX08HKJJ01,(项目编号:20110450002)。航空科 学研究院,2011.9-2014.9,验收通过 5 项目负责人质检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基金《基于声发射的起重机械常规缺陷检 验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4-0-1-03562)。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院立, 2014.5.31-2015.3.31,结题 6 项目负责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基于声发射的起重机械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 究》(项目编号:2014M56124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14.6-2016.7,结 题 7 项目负责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种子基金《基于声发射的起重机械常规缺陷的故 障定位与特征辨识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N140304004)。教育部, 2015.1-2016.12,结题 8 项目负责人辽宁省企业项目博士后资助课题《军用航空电连接器可靠性增长体 系与关键技术研究》,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5.1-2016.12,结题 9 项目负责人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自立课题《三位空间位姿测量装置开发与关 键技术研究》, 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2016.12-2017.12,在研 10 项目负责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种子基金《严时序强耦合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 评估与仿真研究》,教育部,2017.1-2018.12,在研 11 执行负责人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种新型并联机器人运动可靠性 的分析及仿真研究》, (项目编号:20062017)。辽宁省教育厅,2007.1-2008.12, 结题 12 目执行负责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于风险的起重机械事故预 防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11BAK06B05-03)。科技部,2010.6-2014.6, 结题 3 项目执行负责人质检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起重机械虚拟试验验证与安全评估 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10060)。国家质监总局,2010.1-2012.12,结题 科研成果—参加的相关科研项目: 1 项目技术骨干“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五轴联动加工中 心可靠性设计与性能试验技术》(项目编号:2009ZX04014-014)。工信部, 2010.6-2012.12,结题 2 项目技术骨干“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千台国产数控车 床可靠性提升工程》 (项目编号:2013ZX04011-011)。工信部,2013.1-2016.12, 在研 3 项目技术骨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变胞全过程的变胞机构等效阻 力梯度约束构型综合模型与设计方法》(项目编号:51175069)。教育部, 2013.1-2015.12,结题 4 项目技术骨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变胞机构的稳态特性与变胞构态工 况自适应性研究》(项目编号:51575091)。教育部,2016.1-2019.12,在研 5 项目技术骨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基于分数阶矩的复杂机械结构 可靠性分析与参数全局灵敏度研究》(项目编号:52205152)。教育部, 2015.1-2017.12,在研 科研成果—主编学术专著 3 部: 1. 《机构运动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主编,2015,个人撰写 字数约 20 万。 2. 《机械产品参数化设计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主编,2013,个人撰写字数约 10 万。 3. 《数控机床性能分析及可靠性设计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主编,2011, 个人撰写字数约 10 万字。 科研成果—参编机械设计手册 3 部: 1.机械设计手册第 5 版(闻邦椿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参编第 6 卷,第 41 篇 2.现代机械设计师手册(闻邦椿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参编第 5 篇第 2、4 章,第 10 篇第 6 章 3.机械设计手册第 5 版单行本(闻邦椿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参编,第 41 篇,第 5 章 科研成果—申请的相关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1.杨强,马交成,孙志礼等.并联机构运动可靠性仿真计算系统 V1.0,计算机软 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16SR154692。 2.杨强,孙志礼,赵鑫等.起重机械安全评估系统 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登记号:2013SR099326。 3.孙志礼,袁哲,阎玉涛,杨强等.一种基于振动可靠性和遗传算法的齿轮齿廓修 形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150017.1。 4.孙志礼,阎玉涛,杨强等.蝶阀参数化设计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 号:2012SR090746。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机构学,机构运动可靠性建模/评估,新机构构型综合与低成本实用型工业机械手研制,并联机构/变胞机构运动学性能评估与设计。[1] 机构学,包括并联机构/变胞机构运动学性能的评估与设计;新机构构型综合与低成本实用型工业机械手产品研制等。 [2] 机械可靠性工程,包括机构运动可靠性评估与设计;机械固定连接与可动连接部连接(运动)性能的可靠性建模等; [3] 机电类特种设备风险评估与事故预防技术,包括起重机械定量化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声发射的塔机标准节危险源在线检测技术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杨强*,孙志礼,闫明等.改进 Delta 并联机构运动可靠性分析,航空学报,2008, 29(2): 487-491.EI 081611206956 2.杨强*,孙志礼,闫明等.一种新型并联机构位姿误差建模及灵敏度分析,中国 机械工程,2008,19(14): 1649-1653.EI 083511488177 3.杨强*,孙志礼,闫明等.一种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东北 大学学报,2008,29(1): 117-120. EI080811110566 4.杨强*,孙志礼,闫明等.一种新型并联检测机器人机构运动可靠性分析,东北 大学学报,2008, 29(S1):192-196.EI 083211444848 5. Zhili Sun, Yang Qiang*, Yan Ming et al. Kinematics Reliability and Simulation of 3-RPS Parallel Robot, Proceeding of 12th ISS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liability and Quality in Design, Chicago, 2006: 263-268.EI 20134717002168 6. Zhili Sun, Yang Qiang*, Yan Ming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Prototype Technology to Kinematics Reliability of Parallel Robo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liability Maintainability and Safety, Beijing, 2007: 848-853. 7.孙志礼,杨强*,闫明等. 3-RPS 并联机器人运动可靠性仿真研究,机械科学与 技术,2007,26(6): 780-783. 8.纪玉杰,杨强*,孙志礼.应用 C 语言编写 ADAMS 用户自定义函数的研究,机 械设计与制造,2006.1:101-103. 9. Yang Qiang*, Zhili Sun, Yan Ming et al. Kinematics Reliability of Improved Delta Parallel Mechanism, Proceeding of 13th ISS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liability and Quality in Design, Washington, 2007: 280-284.EI 20134316896427 10.Yang Qiang*,Sun Zhi-Li,Lei Dong-lianget al.Kinematic rel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delta parallel mechanism, Proceeding of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Reliability, Shenyang, 2010, Volume:118-120: 546-550.EI 20110113538759 11.Yang Qiang*, Z.L.Sun, Y.Y. Shi et al. Kinematic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five-axis machine too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308-310(2011):1292-1296.EI 20114014385111 12. Yang Qiang*,Zhang Lei, Zhi-li Sun et al.Reliability analysis base on improved Bayes method of AMSAA mode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Vols.482-484:2336-2340.EI 20121414923032 13. Yang Qiang*,Wang Geng-hua, Ji Bian et al.Rigid-Flexibility Modeling and Simulations of Lower-Mobility Parallel Mechanism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Vol.681(2013)pp224-228.EI 20131816290569 14. Yang Qiang*,Zhi-li Sun,Zhao Xin et al. Safety Assessment of Bridge Crane Based on Quantifying Risk,Advance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2013,5(8) :54-61. 15. Yang Qiang*,Zhi-li Sun,Zhao Xin et al. Calculation of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Inspection Period for the Girder of Crane,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 2013,12(20): 4166-4173.EI 20134516960572 16.杨强*,孙志礼,赵鑫等.可测量潜在故障模式的特种设备可靠寿命预测,东北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1):88-92.EI 20141517566712 17.杨强*,王洪光,李树军等.含变胞运动副结构的约束变胞机构构型综合,机械 工程学报,2014,50(13): 1-8.EI 20143118006180 18. Yang Qiang*,Wang Hongguang,Li Shujun. Structural synthesis for broken strands repair operation metamorphic mechanism of EHV transmission lines, 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 16(6):2768-2778.SCI WOS:000342905300015 19.Qiang Yang*, Shujun Li and Hongguang Wang. Determination of the maximal singularity-free zone in the whole workspace of 3-RRR planar parallel mechanism. The 5th Annual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 Technology in Automation,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Shenyang, China, June 8-12, 2015, 59-94.EI:20161402187674 20.赵鑫,杨强*,张磊等.故障树与蒙特卡罗法在起重机主梁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东 北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 2011 , 32(6) : 843-845.( 通 讯 作 者)EI:20112614102920 21. Zhao Xin,Yang Qiang*,Zhi-li Sun etc. The Calculation of Initial Inspection Interval of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 Vol. 631-632:1079-1084.( 通 讯 作 者)EI20130615987419 22.赵鑫,杨强*,祝国飞等. RBI 技术在起重机零部件失效概率计算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 (7): 46-48.(通讯作者) 23.赵鑫,杨强*,张磊等.起重机主梁维修方式的定量化综合评价模型,机械与电 子,2011,(8):16-19.(通讯作者) 24.李翠玲,杨强*,孙志礼等.基于 Bayes 理论的五轴加工中心 MTBF 指标预测 方法,东北大学学报, 2012, 33(8):1182-1185. (通讯作者)EI:20120615987419 25.孙志礼,杨强*,高沛等.基于有限元法的机床导轨热特性研究,东北大学学报, 2011,32(7):1000-1003.(通讯作者)EI:20110615987419 26. S. J. Li, Q. Yang*, M. Geng, et al. Structural design and kinematic analysis of moving mechanism of insulator inspection robot. The 3rd IFToMM Symposium on Mechanism Design for Robotics, Aalborg, Denmark, 2-4 June 2015.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FToMM Symposium on Mechanism Design for Robotics, MEDER 2015,33:239-247 (通讯作者)EI:20154501494006 27. S. J. Li, Q. Yang*, M. Geng, et 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Metamorphic Moving Mechanism of Insulator Inspection Robot. The 3rd IEEE/IFToM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ongiguralbe Mechanisms and Robots, Beijing, China, 20-22 July, 2015. Mechanisms and Machine Science,36:747-756 (通讯 作者)EI: 20154801631836 28. Cui-Ling Li, Qiang Yang*, Tie-Qiang Zhang et al. Broken Strands Repair Operation Metamorphic Mechanism of Extra-High-VoltageTransmission Lines. Proceeding of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equip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30-31 May 2015, Guangzhou China, 1881-1884. ( 通 讯 作 者)EI:20162402496078 29 Xiaolei Li,Qiang Yang*,Hao Qiu et al. Small-sample MTBF estimation for a CNC machine tool, RevistadelaFacultaddeIngenieríaU.C.V., 2016,31,(7): 131-143(通讯作者)EI:20165203190506 30. S. J. Li, Q. Yang*, M. Geng, et al. Structura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oving mechanism of insulator inspection robot, Int.J.of Mechanisms and Robotic Systems. 2016,Vol.3,No.2,pp.175–192. 31. 杨强,邱豪,代朋飞,孙志礼. 配合误差对电连接器疲劳寿命影响的建模与 评估,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录用

学术兼职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 [2] 国际SCI/EI杂志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JVE等审稿人 [3]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函评专家 [3] 东北大学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教师代表 [4]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第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教师代表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