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猛

个人简介

陈猛,男,工学博士(土木工程),博士后(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系副主任。近年先后获得东北大学2015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沈阳市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并获得“沈阳市技术标兵”荣誉称号、第二届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东北大学第二届创新创业教学大赛一等奖、沈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优秀教案和“精彩一课”评选活动总决赛一等奖、2018年东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沈阳市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并荣获沈阳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标兵荣誉称号、东北大学2018年“五四奖章、五四奖状”青年岗位能手、东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东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先进个人”、工会优秀干部、东北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 三、承担课程 本科生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和《土木工程专业概论》。《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被评为东北大学骨干精品课,并立项建设为专创融合创新课程。 硕士研究生课程:《高等钢结构》。 四、负责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1.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静态与动态力学性能试验及数值仿真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2012.1-2013.12,主持 2.有机无机复合纤维增强混凝土动疲劳耐久性研究,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7.1-2018.12,主持 3.薄壁钢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受力性能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5-2019.4,主持 4.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粘结层性能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2018.1-2019.12,主持 5.高硅型铁尾矿辅助胶凝材料制备与作用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1-2021.12,主要参与人 五、获得成果及荣誉 (二)个人荣誉 (1)2018年东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2)沈阳市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被授予“沈阳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标兵”荣誉称号; (3)2018年5月4日在东北大学2018年“五四奖章、五四奖状”评选中,被评为青年岗位能手; (4)东北大学2016-2018年度先进个人评选中荣获“优秀教师”称号; (5)第二届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 2017.10; (6)2018年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标兵”; (7)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18年度“朝阳好班导”——“诲人不倦”好班导; (8)2018年度东北大学工会优秀干部; (9)东北大学第二届创新创业教学大赛一等奖; (10)20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11)沈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优秀教案、“精彩一课”评选活动总决赛一等奖; (12)东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先进个人”; (13)东北大学2017年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 (14)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先进个人; (15)2016年度校东北大学优秀工会干部; (16)东北大学2015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17)沈阳市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获得“沈阳市技术标兵”荣誉称号; (18)2015年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贡献奖。 (三)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1)第十三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高文彬、刘佳、岳亚男,2017.5 (2)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李忠、高昊天、赵恒; (3)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和最佳创意奖,赵俊植、陈旺、陈扬博; (4)第二届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一等奖,陈旺、王丰裕、钟杨,2017.10; (5)第三届辽宁省研究生城市管理创新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6)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陈旺、唐建员、陈尧; (7)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刘文琦、王鹏翔、朱世举; (8)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唐建员、陈尧、刘文琦,2018.11。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力学性能、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及增强增韧机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M. Chen, W. Chen, H. Zhong, D. Chi, Y. Wang, M. Zh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dynamic compressive behaviour of recycled tyre polymer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98 (2019) 95-112.(SCI一区) (2)Meng Chen, Chenhui Ren, Yangbo Liu, Yubo Yang, Erlei Wang, and Xiaolong Liang. Effects of polypropylene fibre and strain rate on dynamic compressive behaviour of concrete, Materials,12(2019). (SCI二区) (3)陈猛,陈希卓,陈耕野,赵俊植。轴压荷载下钢管混凝土损伤状态超声波检测,东北大学学报,2018,39(10):1459-1462。(EI收录) (4)Meng Chen,Jiexin Zou,Ye Sun,Xuechun Zhang.Experimental Study on Flexural Fatigue Performance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SSE-14),1279-1284.2016.10. (5)陈猛,李艺,卢哲安,黄宪礼.混杂纤维混凝土动态压缩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混凝土,2015,8:91-94. (6)陈猛,白帅,张海鹏,蔡勤.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压和抗拉性能试验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10):113-117. (7)REN Zhigang, CHEN Meng, LU Zhe an, XU Weiguo, Experimental Study on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y of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Sci. Ed,04,783-788,2012.(SCI收录)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