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赵文

个人简介

赵文,1962年生,教授、博士、博导,土木工程博士点责任教授,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岩土与隧道工程研究所所长,土木工程系隧道与地下工程教研室主任,土木工程系教授委员会主任,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3-2015曾担任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80.9-1984.7 东北工学院采矿系采矿专业学习; 1984.9-1987.1 东北工学院攻读矿山工程力学硕士学位; 1987.3-1991.4 东北工学院攻读矿山建设工程博士学位; 1991-至今东北大学讲师、副教授(1994)、教授(2000)、博导(2002)。 1998年至1999年,作为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建筑大学留学一年,2011年作为高级研究学者到国立莫斯科建筑大学访学三个月,与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交通大学、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有长期科研合作。曾先后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瑞士、捷克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 先后主持和参加包括国家科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SCI收录31篇,EI收录68篇;获得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7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处于实质审查或公开的国家发明24项。 三、承担的课程 主讲本科生课程“岩石力学”、“地铁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研究生课程“深基坑与地铁工程”和“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博士生课程“地下结构”和“深基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课。 四、代表性的科研项目: [1] 地下管幕结构组合板作用机理及横纵向刚度的匹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518781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1-2022.12,项目负责人。 [2] 超浅埋地铁暗挖车站新管幕结构力学特性及变形机制研究,项目编号:515781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1-2019.12,项目负责人。 [3] 基于物联网的地铁施工安全实时监测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2BAK24B0104,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8-2014.7,子课题负责人。 [4] 既有隧道改扩建施工综合关键技术研究(2018-2019),项目负责人,中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5]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2017-2019),项目负责人,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 长螺旋压灌超流态混凝土围护桩施工技术研究(2017-2018),项目负责人,中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7] 盾构下穿既有构筑物施工技术研究(2017-2018),项目负责人,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8] 复杂条件下盾构在区间横通道内施工技术(2015-2017),项目负责人,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9] 沈阳地铁十号线东北大马路站STS管幕结构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15-2017),项目负责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10] 沈阳地铁九号线奥体中心站新管幕结构力学特性试验及施工技术研究(2015-2017),项目负责人,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11]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高边坡防护施工技术研究(2014-2015),项目负责人,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12] 大顶山隧道下穿沈丹高速公路监测与力学分析(2012-2013),项目技术负责人,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13] 沈阳华强深大基坑施工监测研究(2011-2014),项目负责人,华强集团有限公司。 [14]沈阳站东站房地下通道施工监测研究(2012-2013),项目负责人,沈阳铁路局 [15] 楼面板上吊装大跨度管桁架及基坑开挖对下部盾构隧道的影响研究(2010-2012),项目负责人,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五、获得成果及荣誉 (一)科研获奖 (1)“平顶直墙管幕洞桩法施工技术研究”获2018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2)“边坡岩体结构表征与块体滑落分析方法”获2018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3)“富水砂卵石层顶进大直径混凝土预制管施工技术及风险控制研究”获2017年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4)“复杂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11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高富水砂层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研究”,获2010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6)“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下管线变形规律及地表沉降预测研究”,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 (7)“斜井渣仓出渣系统在输水隧洞工程施工中的研究与应用”获2007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8)“岩石破裂过程失稳及其数字试验方法”获2002年国家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二)荣誉 (1)2017-2019年东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2015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3)2015东北大学第十一届我最喜爱的老师奖(十佳教师)。 (4)2012-2014年度东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5)2008年在东北大学首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比中,获爱心导师称号。 (6)2005年获得岩石破裂过程数值实验教学实践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7)2001年获宝山钢铁公司优秀教师奖。 (8)2001年被评为沈阳市优秀教师。 (9)获1995-1997年度东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三)出版教材和著作 (1)赵文主编,《岩石力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2)赵文副主编,《混杂纤维混凝土阻裂增韧及耐久性能》,科学出版社,2011。 (3)赵文参译,《地下采矿岩石力学》,科学出版社,2011。 (4)赵文参编,《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12。 (五)代表性专利 [1] 赵文,李天亮,程诚等. 具有探测和定向破除障碍功能的顶管机,CN201711138940.7,2019-8-6(国家发明/已授权) [2] 赵文,刘恒,李慎刚等.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CN201710242669.5[P],2019-3-22.(国家发明/已授权) [3] 赵文,贾鹏蛟,韩健勇等. 一种新型钢管幕结构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CN201610988201.6[P],2019-1-4 (国家发明/已授权) [4] 赵文,金圣弼,韩健勇等. 一种新型可拆卸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安装方法,CN201710083925.0[P],2018-12-21.(国家发明/已授权) [5] 赵文,宋官权,陈阳等. 一种锥形地基加固方法,CN201710083936.9[P],2018-12-21 (国家发明/已授权)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为隧道与地下工程、地铁工程、基坑工程以及非开挖技术。多年致力于地铁施工研究,其中在暗挖工法和管幕工法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Wen Zhao, Peng-jiao Jia, Lin Zhu, et al. (2019) Analysis of the additional stress and ground settlement indu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line shield tunnels in sandy soils. Applied Sciences, 9(7):1399. (SCI收录/Q2) [2] Wen Zhao, Jian-yong Han, Yang Chen, et al. (2018) 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anchorage failure for a deep excavation retained by anchored pile walls.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0(2): 1-17. (SCI收录/Q4) [3] Wen Zhao, Chen Chen, Shengang Li, et al. (2015) Researches on the Influence on Neighboring Buildings by Concave and Convex Location Effect of Excavations in Soft Soil Area. Journal of Intelligent & Robotic Systems, 79(3): 350-369. (SCI收录/Q3) [4] Yang Chen, Wen Zhao*, Jianyong Han, et al. (2019) A CEL study of bearing capacity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strip footings on c-φ soils.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111(7): 126-136. (SCI收录/Q1) [5] Xinbo Ji, Wen Zhao*, Pengpeng Ni, et al. (2019) A method to estimate the jacking force for pipe jacking in sandy soil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90(8), 119-130. (SCI收录/Q1) [6] Cheng Cheng, Wen Zhao*, Ding-yang Qi, et al. (2019) A case 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hield excavation face in full-section coarse sand.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47(5): 101486. (SCI收录/Q1) [7] Yang Chen, Wen Zhao*, Yong Huang, et al. (2019) Investig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based on column element settlement model in soft-soil area. Geofluids, 9(4): 126-136. (SCI收录/Q2) [8] Pengjiao Jia, Wen Zhao*, Xi Du, et al. (2019) Study on ground settlement and structural deformation for large span subway station using a new pre-supporting system. R. Soc. open sci. 6(2): 181035.(SCI收录/Q2) [9] Pengjiao Jia, Wen Zhao*, Baofeng Jiang, et al. (2019) Calculating jacking forces for circular pipes with welding flange slabs from a combined theoretical and case study.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3(4): 1586-1599.(SCI收录/Q3) [10] Pengjiao Jia, Wen Zhao*, Yongping Guan, et al. (2019)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Flexural Behavior of Steel Tube Slab Composite Beams and Key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6(2): 181035.(SCI收录/Q3) [11] Yang Chen, Wen Zhao*, Pengjiao Jia, et al. (2019) Dynamic behavior of an embedded foundation under horizontal vibration in a poroelastic half-space. Applied Sciences, 9(4):470. (SCI收录/Q2) [11] Jianyong Han, Wen Zhao*, Pengjiao Jia, et al. (2018) Risk Analysis of the Opening of Shield-Tunnel Circumferential Joints Induced by Adjacent Deep Excavation[J].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ion Facilities, 32(1): 04017123 (SCI收录/Q3) [12] Pengjiao Jia, Wen Zhao*, Yang Chen, et al. (2018) A Case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eel Tube Slab Structure in Construction of a Subway Station[J]. Applied Sciences, 2018, 8(9): 1437.(SCI收录/Q2) [13] Xinbo Ji, Pengpeng Ni, Marco Barla, Wen Zhao*. (2018) Earth pressure on shield excavation face for pipe jacking considering arching effect[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72(2): 17-27. (SCI收录/Q1) [14] Jian-yong Han, Wen Zhao*, Yang Chen, Peng-jiao Jia, et al. (2017) Design Analysis and Observed Performance of a Tieback Anchored Pile Wall in Sand[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12: 1-23.(SCI收录/ Q3) [15] Baofeng Jiang, Wen Zhao, Wentao Wang. Improved Ultrasonic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Method for STS (Steel Tube Slab) Structure Based on Compressive Sampling Algorithm[J]. Applied Science. 2017, 7 (5): 432-447. (SCI收录/Q2) [16] Yang Chen, Zhou-fang Zhou, Wen Zhao*. (2016) Solution methods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n low permeable saturated soil during liquid releasing.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75(21): 1-8. (SCI收录/Q2) [17] Xinbo Ji, Wen Zhao*, Shengang Li, et al. (2014). Analysis of the ground settlement control of a large span metro station in Dalian city using the Centre Drift Method[J]. Europe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18(9): 1042-1069. (SCI收录/Q3) [18] 赵文,韩健勇,李慎刚,关永平. 砂土地层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受力与变形[J]. 东北大学学报,2015,36(4):576-581. (EI收录) [19] 赵文,程诚,李慎刚,等. 盾构开挖面楔形体支护压力模型分析及改进[J].中国公路学报,2017,30(8):74-81(EI收录) [20] 赵文,贾鹏蛟,王连广,等. 地铁车站STS新管幕构件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2016,33(8):167-176. (EI收录)

学术兼职

现兼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国家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东北分会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委员会理事、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土木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