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焱

个人简介

刘焱,男,讲师,非全日制法硕辅导员,本硕实习领队。2007年硕士留校后从事院教学秘书3年(2007—2010年)、院资料室协管员1年(2016—2017年)、院综合行政办公室主任兼科研秘书1年6个月(2017年—2019年)。曾教专业核心课《刑法学》(总论、分论),专业选修课《犯罪心理学》《犯罪学》《治安管理处罚法学》《刑事法律诊所》与人文素质选修课《法律与生活》,体育军事部《军事理论》课程助教。指导全日制本科与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合著治安管理处罚法学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其中CSSCI期刊独著1篇、合著3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合著)),合著论文获中国法学会、安徽省社科联、安徽省法学会、安徽省思政研究会等奖项6项。主持或参与科研、教学研究项目并实际完成研究成果16项。获2013、2011、2009年度安徽大学年度考核优秀,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三次。 参加项目研究并实际发表研究成果或完成研究任务,教学培训 1.参与魏汉涛教授主持的2018年度安徽法治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项目“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犯罪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发表项目研究论文1篇; 2.参与李婕副教授主持的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治安违法行为犯罪化问题研究》,发表项目研究论文2篇; 3.参与徐淑萍教授主持的2016年度安徽省振兴计划-高校专业学位案例推广中心建设项目,经评审入选省级案例库案例2项; 4.主持2016年度安徽大学百门精品实践课程《刑事法律诊所》项目,提交教学论文1篇; 5.参与陈结淼教授主持的2013年度安徽大学研究性和应用性教学示范课程《刑法学》课程建设项目,完成申报、在线网页建设与结项工作; 6.参与张晶教授主持的2011年度校级刑事法学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完成申报、结项工作; 7.主持2011年度安徽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制度研究》,出版合著著作一部; 8.主持2010年度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校园恶性暴力事件发生原因与校园安全测量研究》,发表项目研究论文4篇; 9.参与张晶教授主持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交通肇事犯罪的刑法对策研究》,发表项目研究论文2篇; 10.参与张晶教授主持的2009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项目《犯罪学学科分论体系构建与特殊犯罪类型研究》,发表项目研究论文1篇; 11.参与张晶教授主持的2008年度安徽省法学会项目《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及防控学生非理性群体事件研究》,发表项目研究论文1篇; 12.参与张晶教授主持的2007年安徽大学《刑法学》精品课程建设,完成申报、在线网页建设与结项工作; 13.参与韩轶教授主持的2004年度安徽省法学会《社区矫正》课题,发表项目研究论文1篇; 14.参与张晶教授主持的2004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项目《文化冲突下的犯罪形成及其防控机制研究》,发表项目研究论文3篇; 15.参加学习并完成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主办“全国高校刑法教学高级师资研修班”培训; 16.参加学习并完成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主办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网络培训;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张晶、刘焱著:《中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制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2.张晶、刘焱、牛猛著:《治安管理处罚法概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刘焱、芮沁著:《论兴奋剂滥用的刑法规制》,载《中国卫生法制》2019年第6期; 4.《论传播艾滋病行为的罪名认定》,载《中国卫生法制》2018年第3期; 5.《论见危不救行为的治安违法化》,载《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2期; 6.《虚开发票罪若干问题探析》,载《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 7.《设立“虐待儿童罪”探析》,载《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8.《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情节的反思与构建》,载《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9.张晶、刘焱著:《大学生校园生活与学习抽样调研分析》,2011年12月获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坛”论文评选二等奖;收录于“安徽省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坛获奖论文会议交流汇编”(2011年12月);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0.《嫖宿幼女罪分解归入强奸罪与猥亵儿童罪及立法修订研究》,载《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 11.《校园暴力危险测量与防控机制研究》,载《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2.余其刚、刘焱著:《竞技体育人身伤害的刑法规制研究初探》,载《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2011年8月; 13.《危险驾驶罪定罪问题探析》,载《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4.《国有资产流失的刑事认定和犯罪防控》,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 15.刘焱、李子煊著:《我国当前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与现象研究》,载《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张晶、刘焱、于洪群著:《网络虚拟财产的刑事认定及价值评估》,2008年9月获第二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评选三等奖;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7.刘焱、解立著:《文化变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载《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条文修改解析》,载《安徽律师》2009年第2期; 19.张晶、刘焱、于洪群著:《人本回归:中国刑罚制度改革与创新三十年》,2009年4月获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成员单位组织的“中国法治三十年”大型专题征文活动论文评选优秀奖; 20.《智能犯罪人心理探析》,载《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1.张晶、刘焱著:《少年检察制度的阶段性构建与具体措施运用的探讨》,2008年9月获安徽省法学会、法官协会、检察官协会、警察协会、律师协会、监狱学会“完善诉讼制度、保障公民权益”论坛研讨会论文评选三等奖;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第2期; 22.《“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情节量刑均衡的比较论证》,载《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中国法律年鉴(2009)》“法学研究成果汇编”专栏主要观点收录; 23.《交通肇事罪中刑罚设定与犯罪预防关系反思》,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4.张晶、刘焱著:《论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五大特点》,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5.张晶、刘焱著:《文化冲突中的青少年亚文化群特征和成因探析》,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2011年4月获安徽省法学会“安徽省2004-2010年法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评选三等奖; 26.张晶、刘焱著:《论犯罪欲抑制及其心理预防》,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 27.张晶、刘焱著:《加强社区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2006年8月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犯罪社区控制理论研讨会论文评选一等奖;收录于“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犯罪社区控制理论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集”(2006年8月);2007年10月获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法学专场“和谐社会与法治保障”论坛论文评选二等奖; 28.刘焱、孔亚伟著:《徇私枉法罪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析》,载《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9.刘焱、胡婷婷著:《从形式合理性的角度看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载《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0.张晶、刘焱著:《不当得利行为能否构成侵占罪》,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1.张晶、刘焱著:《试论犯罪的文化成因及防控》,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CSSCI来源期刊) 32.韩轶、刘焱著:《从微观角度探析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第2期; 33.张晶、刘焱著:《高智能犯罪研究》,载《法学》2005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文摘卡》2005年第2期摘要转载;(CSSCI来源期刊) 34.《交通肇事罪的若干问题》,载《安全与健康》2005年2月下半月版; 35.《刑罚执行社会化中的社区矫正制度》,载《安徽法学》2005年第1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