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栗华益

个人简介

栗华益,1981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安徽省专家组首席专家。 入选人才计划 (1)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第十批,2015年度)。 (2)安徽省高校学科优秀拔尖人才计划(2019年度)。 (3)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度)。 出版专著 (1)《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寿县》,2017年12月,商务印书馆,30万字。 (2)《汉语方言学大词典》,2017年9月,广东教育出版社。(参编) 主持课题 (1)2019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皖南吴徽赣交界方言特点研究”。 (2)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宣州吴语地理语言学研究”。 (3)2018年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安徽汉语方言调查·歙县”。 (4)2017年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安徽汉语方言调查·旌德”。 (5)2017年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安徽汉语方言调查·望江”。 (6)2015年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安徽汉语方言调查·黟县”。 (7)2015年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语言文化调查·安徽寿县”。 (8)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方言入声韵尾边音化鼻音化研究”。 (9)2012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寿县方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研究”。 (10)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方言文化典藏”子项目“安徽寿县方言文化典藏”。 以上(2)-(10)课题已结项。 获奖及荣誉 (1)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2020年) (2)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奖(2013-2016年度)三等奖。 (3)安徽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4)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罗常培语言学奖二等奖。 (5)第六届安徽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汉语方言调查与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江西都昌方言溪群母零声母化现象》,《中国语文》2017年第4期。 (2)《谷撒苗语的声调特点》,《中国语文》2011年第3期。 (3)《安徽黟县碧阳方言同音字汇》,《方言》2018年第1期。 (4)《试析汉语方言入声韵尾-t化现象》,《方言》2016年第4期。 (5)《试析汉语方言入声韵尾边音化》,《方言》2013年第4期。 (6)《江西余干方言的入声韵尾》,《方言》2011年第1期。 (7)《试析汉语方言入声韵元音分尾现象》,《语言科学》2013年第3期。 (8)《试析邵武、光泽方言的入声鼻音韵尾》,《语言科学》2012年第5期。 (9)《试析汉语方言入声韵的元音尾化》,《语文研究》2013年第1期。 (10)《试析湖北通城方言的入声韵尾》,《语言研究》2013年第3期。 (11)《安徽肥东古城方言同音字汇》,《东方语言学》第十七辑,2017年。(一作) (12)《试析徽语黟县碧阳方言长元音的音质》,《中国方言学报》第七期,2017年。(一作) (13)《汉语方言入声韵尾演变研究述评》,《汉语言文字研究》第二辑,2018年。 (14)《绩溪华阳话两字组连读变调分析》,《中国语学研究·开篇》(日本)第31期,2012年。 (15)《通城石板铺方言的语音特点》,《中国语学研究·开篇》(日本)第29期,2010年。 (16)《通城塘湖方言的“东冬有别”》,《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第1期。 (17)《绩溪华阳话的声调格局》,《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第6期。 (18)《寿县方言的“拌”》,《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