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鲍文霞

个人简介

女,生于1980年9月,博士,现为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电力信号处理。200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获安徽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获安徽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学位。主持了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和安徽省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并主持了合肥英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电子签章系统”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入选安徽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个人简历 鲍文霞,1980年9月生,安徽大学副教授、博士,2002年至今一直从事机器学习、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及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发等项目十余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学术成果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有: (1)序关系描述下的多源遥感图像配准算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起止时间:2015.1~2017.12,批准文号:61401001; (2)基于亮度序和图模型的多源遥感图像配准算法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起止时间:2012.7~2014.6,批准文号:1208085QF104; (3)电子签章系统,合肥英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起止时间:2012.11~2015.11,编号:2012KJH050050,经费总额:100万元; (4)“电子哈哈镜”科普展项技术开发,安徽省科技馆,起止时间:2016.9~2018.8,编号:2016KJH010045,经费总额:16.2万元; (5)基于亮度序的偏振光图像特征描述(2017KJQ010001),偏振光成像探测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起止时间:2016.10~2018.10,编号:2017KJQ010001,经费总额:3万元。 (6)基于图模型的多源遥感图像配准算法研究,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L017ZD),2012.1~2013.12。 主要参与的项目: (7)小麦赤霉病近地遥感诊断方法及建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463),2018.01~2021.12(63万元),在研,排名:第三。 (8)基于图谱协同解析的小麦主要病虫害监测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469-1),2018.01~2021.12(16万),在研,排名:第二。 (9)有向图谱理论在图像匹配中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01003),2016.01~2018.12(22.4万),排名:第二。 获奖情况 安徽省教坛新秀奖 在研项目 (1)小麦赤霉病近地遥感诊断方法及建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463),2018.01~2021.12(63万元),在研,排名:第三。 (2)基于图谱协同解析的小麦主要病虫害监测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469-1),2018.01~2021.12(16万),在研,排名:第二。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图像处理 2. 模式识别 3. 机器学习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