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郭淑敏

个人简介

郭淑敏,女,1964年9月出生,河北人,农学博士,副研职称,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智慧农业团队成员。 【学习与工作简历】 2004年毕业于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生态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获农学博士学位。同年到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工作;2008年受中组部团中央选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挂任区委常委、副区长职务;2009竞聘到院机关,先后在院监察局、成果转化局任副处长职务,从事相关管理与业务工作;2014年9月至今,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工作。 【业绩概要】 先后主持课题十八项。其中,国家级课题三项,省部级课题八项,其它课题七项;参加国际合作项目一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全国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两篇;主笔报告八部,主编著作四部,合计70万字;第一作者发表和获奖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十九篇;会议论文八篇;成果鉴定八项。宁夏挂职期间,为地方争取到全国农民科技素质教育试点村项目、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项目以及高质量主持完成《金凤区“十二五”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在院机关工作期间,曾主笔《中国农业科学院通州院区概念性规划》及《中国农科院与大连市共建大连都市农业研究所规划》等。 【主持的主要课题与项目】 [1]2015~2016年:主持北京市农委科技项目“北京桃园智能化远程控制节水灌溉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2]2014~2016年:主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北京房山区创新发展模式和十三五概要规划研究”项目; [3]2007~2010年:主持(第二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及其应用系统研究”子课题“广西特色水果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 [4]2006.10~2007.12:主持(第二主持人)“中法合作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项目,本人负责规划思路的起草、框架的编制等工作; [5]2005.8~2007.12:主持北京市重大软科学课题“密云生态资本和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子课题“密云绿色GDP的研究”; [6]2005.7~2006.8:主持北京房山区农委“北京市房山区十一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本规划成果编著成书《都市型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7]2004.12-2005.12,主持(第二主持人)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子课题之一“我国中东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潜力和布局的战略研究”,课题成果已出版出专著《我国中东部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8]2006.1-10,主持了21世纪中心课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示范”子课题“我国水土流失集成技术与示范”项目,撰写了近3万字研究报告; [9]2002.9至2004.7:参加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现代农业范式和实现途径的研究”课题,本人博士论文《都市型农业土地利用问题研究》是该课题成果之一; [10]2002至2003年参加了国际(中荷)合作项目—“更绿色的北京”的前期策划和调研工作,本人参加了北京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部分,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做出了大量调研分析工作。并发表相关核心期刊论文2篇。 【获得的主要奖励】 [1]2014年10月,主笔的论文“新时期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再思考”在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 [2]2013年8月,撰写的论文《我院成果转化的成效、问题与促进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在中国农科院组织的“我向院长建言跨越式发展”征文比赛中获三等 奖; [3] 2011年11月,国家项目“全国农业生产结构布局优化与区域粮食发展研究”,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4]2001年5月,“九五”教改课题“教学方式改革”,本人第一作者论文“从DNA分子模型的制作看学生能力的培养”、“生物学教学中学法指导探索”、“高中生物总复习的几点策略”、分别获中国植物学会举办第四届全国生物教师论文评比一等奖、二等奖、第三届全国生物教师论文评比二等奖。 [5]1998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马铃薯高淀粉生理基础的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为第四完成人;

研究领域

农业灾情防控、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发展规划及粮食问题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第一作者发表的表性论文 [1]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新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016,32(4):196-204; [2]北京市房山区沟域经济创新发展模式研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北京市房山区创新发展模式之一,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5:149-153; [3]小蘑菇,大产业,中国农村科技,2015,6:64-66; [4]广西荔枝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应用研究,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02):205-209; [5] 广西沙田柚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应用研究,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4:17-20; [6] 广西香蕉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应用研究,中国农学通报 2010,26(24):348-352; [7]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 [8]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对策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1; [9]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态势和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6.2; [10]我国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态势、优势、问题与对策,中国农学通报,2006.12; [11]我国都市型农业土地利用面源污染环保意识和支付意愿研究,生态环境,2005.4:514-517; [12]北京的资源环境约束与生态型都市型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4:194-197; [13]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1; [14]打造都市型农业产业 推进都市型农业发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6; [15]京郊农业活动非点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环境保护,2004.4:32-36; [16]北京都市型农业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4:23-27。 主编著作四部 [1]《房山模式—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北京房山区创新发展模式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5.12. [2]《都市型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以北京房山区为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 [3]《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4. [4]《都市型农业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博士论文),2004.7. 合计70万字。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学会休闲农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分会理事等职。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