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晓东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1.1988/09–1992/07,东北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士 2.1998/09–2001/06,东北农业大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硕士 3.2003/09–2006/06,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4.2007/07-2008/07,美国佛蒙特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访问学者 5.2006/12-2009/04,黑龙江摇篮乳业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 教学成果 一、 教学课题 1. 2017年度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培育项目《配方乳粉加工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017/12月-2020/12,主持; 2. 2017年度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专业国际化的研究与探索》,2017/1-2019/12,主持; 3.乳品工程与液态食品加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第2参加人 4.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教育部,第5参加人 5.“乳品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2015,主持; 6.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教学改革项目,2010/09-2011/09,主持; 7.乳品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9-2011主持; 8.乳品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级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部,第3参加人 9.大学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7-2009,第6参加人 10.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3+1”教学模式的探讨,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06-2008,主持; 1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乳品加工方向)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研究与“3+1”教学模式的探讨,东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 2006-2007,主持; 12.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性教学的问题与改革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重点课题,2005-2007,主持。 二、出版专著和教材 1.主编,《乳品加工实验》,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年; 2.主编,《乳品工艺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3.主编,《功能性大豆食品》,北京:化工出版社,2006年; 4.主编,《蛋品科学与技术》,北京:化工出版社,2005年; 5.主编,《乳品科学与技术实验指导》,东北农大,2004年; 6.主编,《蛋品科学与技术实验指导》,东北农大,2004年; 7.主编,《畜产品加工实验指导》,东北农大,2004年; 8.主编,《固态乳品科学与技术》校内教材,2009年; 9.主编,《蛋品科学与技术》校内教材,2004年; 10.副主编,《食品营销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 11.副主编,《食品加工单元操作原理》,科学出版社,2013年; 12.副主编,《乳品科学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04年; 13.副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营销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14.副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食品营销学》第一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15.副主编,《畜产品加工储藏新技术》,科学出版社,2007年; 16.参编,“十五规划教材”《食品企业经营管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 17.参编,《无公害乳制品生产综合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18.参编,《现代功能性粮油制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19.参编,《中国乳业大百科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参编,《肉品科学与技术》,中国轻工出版社,2003年; 21.参编,“十五规划教材“《乳与乳制品工艺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科研成果 一、科研项目 1.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项目,2016zfjj02,乳脂替代烘焙油脂的应用及其营养优势研究,2017/02-2018/02,在研,主持; 2.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重大项目,GA16B201-3,母乳中甘油三酯种类及其含量研究及系列婴幼儿奶粉的开发子课题,2016/12-2018/12,在研,主持; 3.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09B01,乳基料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2011/01-2013/12,已结题,主持; 4.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09B02,干酪系列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子课题,2011/01-2013/12,已结题,主持; 5.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959-301,乳酸菌代谢调控与发酵剂制造技术二级课题-干酪促熟的非发酵剂乳酸菌的筛选及促熟模型的建立研究,2011/01-2013/12,已结题,主持; 6.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高压CO2对原料奶中致病菌及腐败菌灭活及应用的研究,2010/01-2011/12,主持; 7.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功能型母乳化婴儿奶粉的开发及产业化子课题,2012/01-2014/12,主持; 8.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2325110010,超临界二氧化碳应用于乳及乳制品杀菌的微生物死亡机理的研究,2010/01-2012/12,已结题,主持; 9.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面上项目,12541027,适合干酪生长的益生菌筛选及益生菌干酪的研究,2014/01-2016/12,已结题,主持 10.黑龙江省财政厅农业开发项目,20130241,克东县飞鹤奶伴侣加工科技项目中的双层包埋技术子课题,2013/5-2016/5,已结题,主持; 11.黑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前期研发培育项目,1253CGZH28,适合我国系列干酪食品加工关键技术与产品的中试开发,2012/07-2014/12,已结题,主持; 12.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留学回国人员基金,2012RFLXN033,干酪促熟发酵剂乳酸菌筛选、鉴定及促熟作用机理研究,2012/01-2014/12,已结题,主持; 13.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面上项目,11551061,莫扎瑞拉(Mozzarella)模拟干酪工艺及物性影响因素的研究,2010/01-2012/12,已结题,主持; 14.黑龙江省“十一五”畜禽副产物重大专项-子课题,GB06B403-2,畜禽骨骼超微粉碎技术及其产品应用的研究,2006/01-2008/12,已结题,主持; 15.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重大专项子课题,东北农区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益生菌在乳制品中应用技术研究,2006/01-2010/12,主持; 16.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专项子课题,常温再制干酪保质期的研究,2006-2010,主持人; 17.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奶业专项课题子课题,亚油酸强化奶粉的研制,2003-2005,主持人; 18.黑龙江省工信委《黑龙江省十三五乳制品工业发展规划课题》,2016,主持; 19.“三区”科技人才选派,克山县黑龙江汇昌贝滋特乳业有限公司,2015,主持; 20.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面上项目,10551023,涂抹型再制干酪加工机理及其流变学特性的研究,2005/01-2007/12,已结题,主持; 21.黑龙江省科技厅攻关课题,GCB05404,涂抹型再制干酪的研制及其物性和流变学特性的研究,2005/01-2006/12,已结题,主持; 22.哈尔滨市科技局青年基金,2003AFQXJ045,大豆牛乳混合干酪的研制及加工机理的研究,2004/01-2006/12,已结题,主持。 三、专利 1.一种以益生元和乳清浓缩蛋白为壁材的微胶囊化乳清蛋白水解物的制备及其方法,2017.9.19,中国,ZL201510207262.X;已转化(海南国健高科技乳业有限公司) 2.利用乳清蛋白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产品和制备方法,2016.2.5,中国,ZL201310741701.6; 3.加压二氧化碳和三种天然抑菌剂对液体食品中芽孢的协同杀菌方法,2015.12.3,中国,ZL201310741702.0; 4.含有低聚异麦芽糖和鼠李糖乳杆菌的干酪及其生产方法,2015.8.12,中国,ZL201310743236.X; 5.含有产胞外多糖干酪乳杆菌的低脂契达干酪及其制备方法,2015.6.17,中国,ZL201310743315.0; 6.一种低钠低脂型模拟干酪及生产方法,2013.7.31,中国,ZL201210136871.7; 7.一种非褐变的常温贮藏干酪生产方法,2013.6.12,中国,ZL201210139822.9; 8.新型研磨石超微粉碎机,2009.11.11,中国,ZL200920099017.1; 9.超微粉体滑角自动测量仪,2008.4.30,中国,ZL200720116427.3。 奖励 荣誉 一、科研奖励 1.《适合我国系列干酪食品加工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7年,排名第一; 2.《适合我国系列干酪食品加工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获得度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奖二等奖,2016年,排名第一; 3.《脱盐乳清粉系列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得黑龙江省畜牧科技奖二等奖, 2016年,排名第五; 4.《大豆低聚糖的提取、酶改性及应用研究》,省“九五”攻关项目,第六名,2001年1月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12月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5.《黑龙江省优质淡水鱼深加工技术的研究》,1997年黑龙江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第七名,2001年1月获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12月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6.《应用酶技术提高牛肉品质及系列方便食品的研究》,省攻关重点项目,第八。2004年3月黑龙江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7.《畜禽骨骼营养成分分离及提取技术的研究》,黑龙江省科技厅重大攻关课题,获2012年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名; 8.《畜产品加工储藏新技术》获得第十一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著作类)第二名,2009年; 二、教学奖励 1.《构建“四元一体”教学平台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6; 2.“关于乳品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与探讨“研究成果,黑龙江省高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专题报告,被评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3.荣获东北农业大学第二届课堂教学质量奖三等奖,排名第1; 4.乳品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2; 5.乳品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 6.东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排名第2; 7.主编《乳品工艺学》获得东北农业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2013年,排名第1; 8.主编《蛋品科学与技术》教材,东北农业大学出版,获得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优秀教材评选二等奖; 9.《乳品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课件,获得2005年东北农业大学课件评比优秀奖; 10.担任副主编的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食品营销学》获得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2005年; 11.主编的《蛋品科学与技术》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获得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优秀教材评选一等奖; 12.论文《Characteristics of microencapsulated nutritional oils for infant formula food》在哈尔滨市2009年度自然科学技术成果评奖评审中,荣获优秀奖(论文类)李晓东,韩璐璐,赖莹; 13.2006年度获得东北农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Effect of microencapsulation with the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of whey proteins and isomaltooligosaccharide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in white brined cheese, Food Control, 2017, 79: 44-49.(2区,IF=3.496) 2. Application of microencapsulation for the safe delivery of green tea polyphenols in food systems: Review and recent advance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8.(2区,IF=3.086) 3. Effect of microencapsulation with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of whey proteins and isomaltooligosaccharide on the survival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73: 37-43.(2区,IF=2.712) 4.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heddar cheese during ripening and under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95:99-106(2区,IF=2.329) 5. Effect of exopolysaccharides-producing strain on oxidation stability of DHA micro algae oil microcapsules, Food Bioscience, 2018.(IF=1.964) 6. Study on microwave-accelerated casein protein grafted with glucose and β-cyclodextrin to improve the gel propert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15,50(6), 1429-1435.(IF=1.640) 7.Relationship between membrane damage, leakage of intracellular compounds, and inactiv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treated by pressurized CO2, Journal of Basic Microbiology 2014, 54(8): 858-865.(IF=1.438) 8. Amino acid mutations in the env gp 90 protein that modify N-linked glycosylation of the Chinese EIAV vaccine strain enhance resistance to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Virus Genes, 2016,52(8):814-822.(IF=1.431) 9.Effect of resistant starch and inulin on the properties of imitation Mozzarella chee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Properties, 2016, 19: 159-171.(IF=1.427) 10.Imitation cheese manufacture using rapid visco-analyzer and its optim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Properties, 2016, 19: 1053-1064.(IF=1.427) 11.Impact of using exopolysaccharides (EPS)-producing strain on qualities of half-fat Cheddar chee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Properties, 2015, 18 (7) : 1546-1559.(IF=1.427) 12.Isomaltooligosaccharide increase the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viable count in Cheddar Chee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 2015, 68 (3): 389-399.(IF=0.912) 13. Effect of waxy rice starch on textural and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microwave-puffed cheese chi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2018(IF=0.912) 14.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hypocholesterolaemic peptides from whey protein and their stability under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 2018(IF=0.912) 15.Effects of ultrasonic pretreatment and glycosylation on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casein grafted with glucose,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2016(IF=0.791) 16.Comparison of inactivation effects of pressurized CO2and thermal pasteurization on natural microorganisms in raw milk, Food,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 11 (2013) 767-772. 17.Seasonal variation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uffalo milk,Buffalo Bulletin,2013(32) 1324-1329. 2013, Volume 32, Special Issue 2, 1324-1329. 18.Effects of rapid visco analyzer on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imitation mozzarella cheese (abstract).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2010,93(1):328-328. 19.消化对益生菌干酪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食品科学,2018,39(3):90-96. 20.植物乳杆菌低脂契达干酪降胆固醇活性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18. 21.益生菌对契达干酪成熟过程中抗氧化性变化的影响,食品科学,2018. 22.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对契达干酪抗氧化活性及模拟胃肠道活菌数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18; 23.微胶囊化对植物乳杆菌在高盐干酪中存活率的影响,中国食品学报,2018. 24.植物甾醇酯微胶囊制备及其在夸克干酪中的应用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18. 25.超声预处理对酪蛋白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性和结构的影响,中国食品学报,2018. 26.发酵乳清蛋白制备抗氧化肽对微胶囊化DHA微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中国食品学报,2018. 27.贮藏及消化对蓝莓酸奶中酚类物质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食品科学,2018. 28.美拉德反应对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抗氧化性的影响,食品科学,2017, 38(1): 171-176. 29.酪蛋白与大豆蛋白双蛋白微波膨化模拟干酪食品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17 17(1): 84-91. 30.微胶囊化乳清蛋白水解物的降胆固醇活性、苦味和稳定性影响,中国食品学报, 2017, 17(1): 31-38. 31.微胶囊化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在冻干香蕉粉中活力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17 32.超声协同美拉德反应对酪蛋白乳化性和凝胶性的影响,中国食品学报,2016,16(10): 73-79. 33.胶囊化鼠李糖乳杆菌在模拟胃肠道中活性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16, 16(12): 23-29. 34. RP-HPLC柱后衍生法检测干酪中六种生物胺,中国食品学报,2015 (5): 213-218.

学术兼职

1.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 2.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乳酸菌分会理事 3.黑龙江省发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4.黑龙江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5.黑龙江省科顾委食品专家组成员 6.黑龙江绿色食品工业诊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7.哈尔滨市政府科顾委专家 8.哈尔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安全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