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魏永霞

个人简介

魏永霞,女,1961年09月生,现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教学科研骨干;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建设指导组成员。目前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黑龙江水利科技》编委会、黑龙江省水利系统高级职称评委会、黑龙江省水利学会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及水工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节水农业与水土保持理论与技术、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黑龙江省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出版国家级各类规划教材5部,获省部级科研和工程设计奖励10余项,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余名、全日制国际国内博士研究生5名。 【学习经历】 1979.03-1982.12,东北农业大学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1990.08-1990.12,荷兰国际农业中心国际农田排水研究生班进修 2002.09-2006.01,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2006.09-2009.06,东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农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2.12-1998.05,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历任助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设计室主任,技术处主任工程师、技术处副处长兼主任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兼技术处处长、院长助理兼院副总工程师和技术处处长等职 1998.05-至今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副院长、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职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工程水文学》、《水泵与水泵站》 硕士生课程:《农业水文学》、《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前沿讲座》、《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前沿讲座(硕士)》 博士生课程:《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前沿讲座(博士)》 【编写教材】 《工程水文学》,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08 《水泵与水泵站》,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08 《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基础》,副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0 《水泵与水泵站》第二版,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06 【教学获奖】 2010年3月,《工程水文学》获东北农业大学优秀教材 2009年1月,获东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优秀导师称号 2005年9月,获东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科研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秸秆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生产能力的调控机制及应用模式”(No.51479033),2015.01-2018.12,84.0万,主持【在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水稻耗需水过程与产量形成响应机制”(No.2016YFC040010101),2016.7-2020.12,80.0万元,主持【在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黑龙江西部节水增粮玉米调亏灌溉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No.2014BAD12B01-1-1)”,2014.01-2018.12,20.0万元,主持【在研】 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机械化暗式坐水播种技术、机械化苗期补灌技术、坡耕地垄向区田保水技术集成与示范”(No.2002AA2Z4251-1),2002.06-2005.12,50.0万元,主持【结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坡耕地深松筑挡蓄水保土技术研究与示范”(No.2007BAD88B01),2008.01-2010.12,60.0万元,主持【结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黑土旱作区农田生态系统水分运动规律研究”(No.2006BAD29B01-01),2006.10-2010.1,10.0万元,主持【结题】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坡耕地农田生态系统水分转化规律及水土保持技术研究”(No.GB06B106-3),2006.01-2008.12,10.0万元,主持【结题】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专题“黑土区水田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研究”(No.GA09B105-1-1),2009.1-2011.12,10.0万元,主持【结题】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团队计划专题“寒地黑土区水土流失规律与水土保持技术模式的试验研究”(No.CXT003-2-3),2007.01-2009.12,18万元,主持【结题】 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黑龙江西部丘陵漫岗黑土区坡耕地干旱渍涝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研究”(No.2010RCB65),2010.10-2013.12,6.0万元,主持【结题】 【学术专著】 魏永霞,张忠学,赵雨森著:《坡耕地水土保持理论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3月,23.0万字 【科研获奖】 2011年4月,“坡耕地主要粮食作物蓄水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同年12月,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1 2012年12月,“黑龙江半干旱区粮食作物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3 2008年02月,“东北半干旱抗旱灌溉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同年12月,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5

研究领域

节水农业理论与技术 水土保持理论与技术 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Yangwang Yan , Yongxia Wei*, andJipeng Sun, Biochar Application Promotes Growth Parameters of Soybean andReduces the Growth Difference [J].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Analysis.2016.47(12):1493-1502.【SCI】 Yongxia Wei, Yufeng Zhang,YipengZhang, Zhikai Liu.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tes of Biochar on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and Its simulation[J].Journal of Residuals Science& Technology. 2016.13(8):76.1-76.5.【SCI】 魏永霞,马瑛瑛,冯鼎瑞,熊建,张雨凤,张翼鹏, 调亏灌溉下滴灌玉米根冠生长与水分动态响应特征[J].农业机械学报.2017.48(7):180-188.【EI】 魏永霞,刘志凯,冯鼎锐等,生物炭对草甸黑土物理性质及雨后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8):201-207.【EI】 王艳阳,魏永霞*,孙继鹏,张雨凤.不同生物炭施加量的土壤水分入渗及其分布特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8):113-119.【EI】 Liu Hui,WeiYongxia*,Wang Long, Wu Xian.Influence of soil erosion thickness on soybeanyield and coupling mode of water and fertilizers of black soil in northeast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and e-Service[J], Science andTechnology.2015.8(3):189-200.【EI】 刘慧,魏永霞*.黑土区土壤侵蚀厚度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及其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0):288-296.【EI】 杨爱峥,魏永霞*,张忠学,张宝丽,齐智娟.坡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的蓄水保土及增产效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1):222-226.【EI】 陈伟,魏永霞*,王存国,王晓艳.不同水土保持技术模式的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6):27-30. 刘慧,魏永霞*,刘超,吴限. 黑土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技术模式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29(5):50-55. 刘超魏永霞*.玉米苗期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炭耦合的节水增产效应[J].灌溉排水学报.2016.35(10):58-63. Wei Yongxia*, Zhao Yuyu, WangXiaoyan. Optimization of corn furrow irrigation modes based on RAGA-PPCmodel.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2012.9:561-566.【EI】 Wei Yongxia*, Qu Mingyang, WangXiaoyan.Groundwater prediction based on time series model and waveletde-nosing.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2012.9:561-566.【EI】 Li Yuexing, Wei Yongxia*, Zhang Zhongxue.Comprehensiveevaluation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technology model based on greyrelation projection method.Proceedings. 2012 SRA.2012:660-663.【EI】 Yang Aizheng, Wei, Yongxia*,Zhang Zhongxue. Qi, Zhijuan.Application of fuzzy matter-element model based onentropy weight coefficient method in evaluation of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modes on sloping farmland. 2012 SRA.2012:634-637.【EI】 Lv Guo-liang, WEI Yongxia*.Evaluation of Component Factors of Maize Yield Based on PPC Model underDifferent Film-Mulching Methods and Drip Irrigation.The 2010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System Modeling.2010.10:630-633.【EI】 Yongxia Wei, Mingyang Qu ,Zhongxue Zhang. Application of Entropy-Weight Based Fuzzy Matter-Element Modelin Evaluation of Paddy Fiel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FSKD'10 VOL.2:827-830.【EI】 Wei Yongxia, Lina. Study on theHigh-Dimension Non-linear Index Model GWS(n,m) for Soil Erosion Simulation andIts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 Method. Wei Yongxia, Lu Yongling.Application of a Rainfall and Runoff Model Based on the Equation of KineticWave.Proceedings of the 2009 WRI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er Science andInformation Engineering.Volume Ⅱ:223-227.【EI】

学术兼职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水利学会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水利学会水工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水利科技》编委会委员 黑龙江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 各类科研、生产项目及奖励评审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