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冯鸣阳

个人简介

学科方向: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 一、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04.9——2008.7,四川美术学院,学士 2008.9——2010.7,上海大学,硕士(硕博连读) 2010.9——2013.7, 上海大学与美国密歇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2014.5——2017.7,复旦大学,博士后 2013.12——2017.8,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2017.9——至今,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二、获得的科研人才计划 1.2014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2.2013年上海市“晨光”人才计划 3.2020年东华大学“励志计划”人才计划 三、个人主持的国家、省部级课题 1.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专项(国家级),在研,被CSSCI期刊《民族艺术杂志》2019第6期封面二、三推介 2.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部级),已结题 3.第56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部级),已结题 4.2014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省级),已结题 5.2013年上海市晨光人才计划资助(省级),已结题 四、参与的国家、省部级课题 1.2018国社科后期资助(国家级),在研 2. 2016年国社科艺术学重点(国家级),在研 3. 2008年国社科艺术学一般项目(国家级),已结题 4.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部级),已结题 5.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3项(部级),在研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设计史论、文化创意产业及产品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独作/一作发表的CSSCI、中文核心论文 1.独作:《三种真实——宋代祥瑞画<瑞鹤图>的写实》,《美术》,2019年第4期, CSSCI/中文核心 2.一作:《伦理、风俗、复古:南宋画院人物画中的儒学倾向》,《美术学报》,2020年第2期,中文核心 3.独作:《宋代<耕织图>的产生、图像变化及政治功能》,《中国美术研究》,2019年第4期,CSSCI 4.独作:《节令、礼乐、道教:政治文化视域下的宋画<瑞鹤图>》,《民族艺术》2019年第5期,CSSCI/中文核心 5.独作:《南宋<耕织图》的流变、传播及政治使用脉络》,《艺术设计研究》,2018年第4期, CSSCI/中文核心 6.独作:《政治的合法性:龙美术馆藏宋<瑞应图>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 7.独作:《宋画<采薇图>中的环境考察——兼论南宋环境人物画的新样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年第5期,CSSCI/中文核心 8.独作:《情节、风格、意义——宋画<采薇图>的图文关系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第5期, CSSCI/中文核心 9.独作:《“帝国映射”与“崇儒教化”:南宋画院人物画政治功能的两种类型》,《民族艺术》2015年第4期,CSSCI/中文核心 10.独作:《从意象服饰到象征服饰:对<点石斋画报>中西洋女装的研究》,《艺术设计研究》,2015年第2期,CSSCI 11.独作:《宋徽宗的形象塑造与<画继>著史态度》,《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1期, CSSCI/中文核心 12.一作:《形式、观看与视域——论南宋画院人物画<采薇图>的视觉模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年第6期,CSSCI/中文核心 13.独作:《<采薇图>的政治意涵探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第3期,中文核心 14.独作:《东方想象和视觉修正——谈<点石斋画报>展现西方图景时所采用的图像改良主义》,《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5期.中文核心 15.独作:《复合之眼——以<剖割怪胎>为例分析<点石斋画报>中外国女性形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第5期,中文核心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