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根保

个人简介

张根保,男,1953年8月生,重庆大学硕士,瑞士联邦洛桑高等工业大学博士,重庆大学博士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企业委托开发等项目80余项。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在国内外发表高水平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和全国统编教材11本,授权专利10余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20余名。 张根保教授为重庆大学机械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出版了专著、教材11本,包括《先进制造技术》、《清洁化生产的原理与方法》、《Advanced Tolerancing Techniques》、《自动化制造系统》、《现代质量工程》、《企业信息化》、《数控机床可靠性工程及应用》等,为机械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常年与企业进行合作,与四川普什宁江、宝鸡机床厂、秦川机床厂、北二机床、山东博特、无锡机床、杭州机床、昆明机床、烟台环球、南京工艺、华中数控、綦江齿轮、西安航空、长安等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多家企业建立了根据点,研究生做项目期间全部下厂,为机械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场地。帮助合作单位四川普什宁江机床厂将产品可靠性MTBF由最初的300小时提升到了现在的2200小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可靠性知识专题培训60余场,培训人员达到上万人次;开辟杂志专栏,发表28篇可靠性系列文章,受众超过10万人次;在国内数控机床和核电设备可靠性方面树立了重庆大学品牌,为提升学校声誉做出了贡献。常年在本校及各高校开展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辅导,为本校机械、汽车、航空等学院的青年教师审阅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多项已经成功立项;积极带动机械年轻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尽可能多地为年轻教师争取科研项目、铺垫合作关系;积极参与重庆大学机械学科建设工作,为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尽了一份力。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基于元动作的机械产品可靠性分析方法,目前正围绕元动作理论开展大量研究,并准备将其应用于数控机床设计、制造等各个环节,已获得2016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期望该方法能为国产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提升做出巨大贡献。张根保教授近几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近几年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面向多质量特性一体化控制的数控机床装配过程建模理论研究(51175527)”,2012-2015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元动作单元建模的机电产品质量预测控制技术研究(51575070)”,2016-2019,75.84万元 3.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产中高档数控转塔刀架系列产品开发及批量应用示范”,2013,92.7万元 4.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万台数控机床配套国产数控系统应用工程”,2013,123.3万元 5.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中高档国产数控磨床可靠性规模化提升工程”,2013,101.1万元 6.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800mm精密卧式加工中研发与国产功能部件配套应用”,2013,49.8万元 7.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高精度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箱体类零件柔性制造系统核心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2013,70万元 8.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精密机床主轴高效、柔性加工生产线”,2013,154.9万元 9.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自适应砂带磨削中心研制及应用”,2014,148万元 10.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綦江中重型车用变速器壳件柔性加工生产线示范应用”,2015,48.5万元 11.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机床制造过程可靠性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子课题4)—早期故障主动消除技术研究和机床行业服务系统研究”,2016,403.2万元 12.企业横向项目:宁江核电换料机可靠性项目,华都核电控制棒可靠性项目,东方电气核电项目,无锡油泵所项目 13.拟新增项目:1)课题组成员青年基金:基于可用性建模的数控机床主动维修决策方法研究(51705048),2)专项设计技术成果集成及机床设计手册修订(北京机床所:机床传动及可靠性管理修订),3)国产数控系统在枪械、小口径火炮及弹药类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领域的应用示范工程(长安工业换脑项目:改造升级装备与生产线可靠性保障技术研究),4)面向机床关键箱体精加工FMC 的示范应用(宁江:加工设备可靠性提升与精度保持性研究),5)机床主轴精加工示范应用(无锡:主轴精密磨削设备可靠性提升与精度保持性研究),6)台州千人计划工业园(东部数控) 近三年获奖 1.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16.10.23 近几年部分授权专利 [1]张根保,蔡亚超,刘雁,冉琰,李平,张学智,周密,陈波,徐人月,罗冬梅.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端齿盘B轴转台的装配方法[P]. 重庆:ZL 201610078815.0, 2017-07-25. [2]张根保,冉琰,李冬英,罗冬梅,佘林,王扬,刘雁,李平,张学智,周斌成. 一种柔性制造系统物流小车早期故障检测方法[P]. 重庆:ZL 201410807562.7, 2017-04-26. [3]张根保,冉琰,李冬英,罗冬梅,佘林,王扬,刘雁,李平,张学智,周斌成. 一种柔性制造系统清洗机早期故障检测方法[P]. 重庆:ZL 201410807363.6, 2017-01-04. 近几年部分出版专著和教材 [1]张根保. 数控机床可靠性工程及应用. 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2]张根保. 自动化制造系统(第四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3]张根保. 现代质量工程(第三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 [4]张根报.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修订版),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数控机床可靠性、现代质量工程、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近几年部分发表论文 [1]张根保,李立章,冉琰,肖杨亮.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下基于相似元的工序能力分析[J].工程设计学报,2018,25(01):18-26+34. [2]刘英,银刚,张根保,冉琰.数控机床质量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18,41(02):21-28. [3]王毅,李丽,朱清,冉琰,慕宗燚,钟德明,张根保.机床行业可靠性服务平台设计与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8(01):21-26. [4]张根保,王新,冉琰,朱国云.复杂机电产品基于元动作分解的可靠性建模及故障诊断[J].重庆大学学报,2017,40(08):9-18. [5]张根保,徐付伟,冉琰,章小刚.机械结构相似度评价及可靠性预计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7,24(03):264-272. [6]朱国云,刘英,张根保,夏长江.FMA结构化分解驱动的加工中心设计过程规划[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7,36(08):1167-1174. [7]刘英,孙云艳,张根保,冉琰.元动作装配单元误差传递模型及有效路径求解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17,40(03):1-11. [8]张根保,佘林,冉琰,罗冬梅.数控机床可靠性试验中关键功能部件的提取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6,27(17):2372-2378. [9]张根保,罗静.数控机床可靠性工程的实施[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09):5-10. [10]张根保,徐人月.“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二十五) 可靠性工程之测量因素分析与控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08):4-11. [11]张根保,章小刚.“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二十四) 可靠性工程之环境因素分析与控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07):4-10+14. [12]张根保,冯旭克.可靠性工程之方法因素分析与控制(下)[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06):4-9. [13]张根保,杨兴勇,李冬英,李磊.结合灰色理论的可靠性综合评分分配技术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35(06):906-912. [14]张根保,冯旭克.“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二十三) 可靠性工程之方法因素分析与控制(上)[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05):5-10+21. [15]张根保,罗冬梅,冉琰,佘林.基于相对熵排序的装配序列质量模糊评价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6,27(08):1089-1095. [16]张根保,杨兴勇,李冬英,李磊.元动作装配单元的故障维修决策[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35(05):722-728. [17]张根保,李磊,李冬英,杨兴勇.液压缸漏油可靠性强化试验加速应力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35(04):551-556. [18]张根保,罗冬梅.可靠性工程之机器因素分析与控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02):5-12+16. [19]张根保,张坤能,王扬,康丽娜.多台数控机床强度函数浴盆曲线建模技术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35(01):104-108. [20]张根保,冉琰.可靠性数据管理 “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十八)[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12):5-10. [21]马军旭,赵万华,张根保.国产数控机床精度保持性分析及研究现状[J].中国机械工程,2015,26(22):3108-3115. [22]张根保,喻春.“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十六) 可靠性管理体系[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10):5-11. [23]张根保,王扬.国内外五轴加工机床可靠性研究现状分析[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5(18):43-47. [24]张根保,夏长江,娄金花.“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十五) 早期故障消除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09):6-10+28. [25]张根保,康丽娜.可靠性评估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08):5-10. [26]张根保,李荣祖,喻春,李冬英.数控磨床几何误差辨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34(07):1019-1023. [27]张根保,郭书恒.“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十三) 可靠性试验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07):6-11+22. [28]张根保,李磊.“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十二) 使用可靠性保障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06):5-12+23. [29]张根保,杨兴勇,李磊,李冬英.基于混合威布尔分布的加工中心可靠性评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32(11):3278-3282. [30]李冬英,李梦奇,张根保,王扬,冉琰.元动作装配单元误差源及误差传递模型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5,51(17):146-155. [31]张根保,冉琰.基于模糊物元的小批量生产典型工序能力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5,51(23):116-122. [32]张根保,喻春.基于GBM模型的复杂机电产品故障部位频率动态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32(08):2356-2360. [33]张根保,张坤能.残余应力消除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04):6-11. [34]刘英,李荣祖,张根保.非同型单元k/n(G)马尔可夫系统可靠性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03):17-21. [35]张根保,赵洪乐,杨兴勇.“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九) 可靠性驱动的装配工艺[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03):6-10. [36]张根保,彭露.“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八) 加工一致性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02):8-14+24. [37]张根保,王扬,李冬英,冉琰.基于可靠运行区间重叠度的设备维修决策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21(03):859-866. [38]张根保,柳剑.数控机床可靠性概述[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4(07):8-14+22. [39]张根保,郭书恒,柳剑.加工中心加速可靠性增长试验中加速应力的选择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2):1623-1629. [40]张根保,钱宝明,柳剑,李冬英,彭露.基于灰色广义随机Petri网的产品装配过程可靠性建模与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1):1460-1465. [41]张根保,彭露,柳剑,李冬英.基于清洁度熵的液压系统故障源排序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0):1362-1368. [42]张根保,范秀君.机床关键几何误差辨识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4,25(07):853-856. [43]张根保,李冬英.数控机床可靠性方法论:8341工程[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4(04):54-59. [44]张根保,刘杰,杨毅,高琦樑.面向最小维修的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J].机床与液压,2014,42(05):180-184. [45]张根保,范秀君.基于蚁群算法优化选取阈值的EMD消噪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4,25(04):427-432. [46]张根保,柳剑.提高国产数控机床可靠性的若干关键问题[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14(01):85-89. [47]张根保,刘杰,高琦樑,杨毅.多台数控机床不完全维修的可靠性评估[J].重庆大学学报,2014,37(02):1-6. [48]柳剑,张根保,李冬英,李岳,钱宝明.基于脆性理论的多状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20(01):155-164. [49]Zhang G, Wang Y. Reliability Modeling of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with Meta-Action Chain Methodology[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8, 2018. [50]Yu H, ZHAnG G, RAn Y, et al. A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RELIABILITY ALLOC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FAILURE EFFECTS AND RELIABILITY COSTS KOMPLEKSOWA I PRAKTYCZNA METODA ALOKACJI NIEZAWODNOśCI UWZGLęDNIAJąCA SKUTKI USZKODZEń I KOSZTY NIEZAWODNOśCI [J]. EKSPLOATACJA I NIEZAWODNOSC, 2018, 20(2): 244. [51]Ran Y, Zhang G, Pang J. Research on assembly reliability control technology for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J].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7, 9(1): 1687814016685225. [52]Ran Y, Zhang G, Zhang L. Quality characteristic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based on meta-action assembly unit[J].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6, 8(1):1860-7. [53]Zhang G, Yan R. Typical Process Capability Analysis of Small-batch Production Based on Fuzzy Matter-element[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5, 51(23):116. [54]Zhang G, Ran Y, Luo D. Study on Quality Prediction Technology of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M]. IGI Global, 2015. [55]Zhang G B, Wang Y, Li D Y, et 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decision-making model based on coincidence degree of reliable operating range[J]. 2015, 21(3):859-866. [56]Zhang G, Ran Y, Wang Y, et al. Composite error prediction of multistage machining processes based on error transfer mechanis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5, 76(1-4):271-280. [57]ZHANG G, LI L. Simul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PS/2 Digital Keyboar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Based on STM32[J].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 2014, 3: 043. [58]Genbao Z, Baoming Q, Jian L, et al. Reliability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Assembly Process of Products Based on GGSPN[J].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4, 11: 008. [59]Liu J, Zhang G B, Li D Y, 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multi-state manufacturing system based on brittleness theory[J].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14, 1(20): 156-164. [60]Zhang G B, Zhang L, Ran Y. Reliability and Failure Analysis of CNC Machine Based on Element Action[C]//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2014, 494: 354-357.

学术兼职

张根保教授是国家科技成果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审专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全国高校制造技术及机床研究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全国高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研究会”的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床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还是国内外近10家学术杂志的副主任编委或编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