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召红

个人简介

李召红,男,博士,山东邹城人,先后于2005、2008年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2012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2017年至2018年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半年访学。2012年9月起任职于文理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承担《工程电磁场》、《电工与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硕士期间,目前主要从事微纳光学与光子学研究。研究成果在 Europhysics Letters、Plasmonics等期刊发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市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激光全息制作光子晶体方面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1、ElectromagneticBloch-like oscillations in planar quasiperiodic metal-dielectric waveguide arrays, EPL, 2015.9.17, 111:5605 2、Electromagnetic Bloch-like oscillations in one-dimensional quasicrystal consisting of negative permeability metamaterial, Europhysics Letters, 2011.7.20, 95(3): 36004-1~7 3、Optical multistability in metal/dielectric nonlinearmetamaterial multilayers, Optik, 2016.5.30, 127:124~127 4、Low-threshold optical bistability in metal-nonlinear dielectric multilayer nanostructure, Europhysics Letters, 2013.5.7, 102(2): 24003-1~7 5、Optical bistabilitywith low intensity threshold (1.83 MW/cm2) inSPPs resonator multilayeranostructure, Optik, 2016.1.4, 127: 3509~3512 6、In-Plane Plasmonic Modes in a Quasicrystalline Array of Metal Nanoparticles, Plasmonics, 2011.4.15, 6(3):507~514 7、第一性原理对AlnSin( n =1 -7)团簇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6.6.25, 33(3): 223~228 8、金属Ag 包覆介质球的FCC结构反射特性研究, 光子学报, 2009.3.9, 38(3): 581~586 9、气相沉积技术在制备高折射率光子晶体中的应用, 化学通报, 2008.5.3, 3(2): 97~10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