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朱春艳

个人简介

朱春艳,女,中共党员,哲学博士,1969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现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1988年—1992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8年—2001年就读于辽宁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2年—2005年就读于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2年—2010年在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部任教,2006年晋级教授;2010年9月调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哲学系。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语境的技术哲学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 博士研究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论文情况:在《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哲学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期刊发表《技术批判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语境论与技术哲学研究的当代特征》、《技术批判视阈下的现代性理论研究》、《费恩伯格对马克思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批判与重建》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著作情况:专著主要有《技术理念:从思想到行动》(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译著主要有:译著《全球化时代的技术哲学》(合译,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通过技术思考》(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技术哲学》(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此外,还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了《自然辩证法概论》(陈凡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14),并参与了《自然辩证法概论》(陈凡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工程社会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等编写工作。 科研情况:主持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马尔库塞技术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语境的当代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等,完成2008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技术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005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法兰克福学派在当代美国的新发展”等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完成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技术认识论研究”、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研究”等课题。 获奖情况及其他荣誉称号:论文《论费恩伯格的“技术民主化”理论》2010年获辽宁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著作《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2008年获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论文《费恩伯格技术本质观评析》2006年获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研究报告《解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2006年获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等。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是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

学术兼职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哲学学会理事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