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于春玲

个人简介

于春玲,女,1976年生,辽宁本溪人,中共党员,现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研究所)主任(所长),教授,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9509-199907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学士 199909-200207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硕士 200703-201001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法学博士 201203-201412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 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207-200512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助教 200601-201012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讲师/党支部书记 201101-201512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党支部书记 201601-今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 硕士生课程:“文化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博士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精读” 科研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技术与现代性”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 出版著作: 1.《文化哲学视阈下的马克思技术观》,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 2.《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文化反思》,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 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案例教材》,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获奖情况 获得科研、教学及其他奖项40余项,主要包括: 1.2013-2014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政府奖)二等奖; 2.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政府奖)三等奖; 3.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年会成果奖二等奖; 4.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5.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6.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7.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8.辽宁省社会科学活动月三等奖 ; 9.陈昌曙技术哲学奖金一等奖 ; 10.辽宁省哲学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 11.辽宁省哲学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 12.辽宁省哲学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3.辽宁省委宣传部论文征文二等奖 ; 14.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 15.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16.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优秀奖; 17.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8.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9.辽宁省哲学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案评选一等奖; 21.辽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大赛一等奖 ; 22.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二等奖 ; 23.沈阳市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选手奖; 24.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案例评选三等奖 ; 25.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多媒体课件”三等奖 ; 26.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典文章推荐二等奖 ; 27.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二等奖 ; 28.2018年东北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9.文法学院精彩课堂奖; 30.2018年东北大学优秀教师; 31.2014年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后; 32.2015年东大大学“三八”红旗手; 33.2017年东北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34.2017年东北大学“三八”先进集体; 35.2017年张捷迁奖教金; 36.2006年被评为文法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37.2007年被评为文法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38.2009年被评为文法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39.2013年被评为文法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作为主持人承担项目主要包括: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技术与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文化哲学视阈下的马克思技术观——基于马克思文本的研究》 ;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现代性追问与技术化生存批判——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研究》 ; 4.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现代性追问的技术批判之维》 ; 5.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化哲学视阈下的马克思技术观研究》 ; 6.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 7.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现代性追问与技术化生存批判——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研究》 ; 8.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项目: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野中的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思想研究 9.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马克思主义“技术—现代性”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10.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种子基金项目:《马克思的技术观研究》; 11.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种子基金项目:《法兰克福学派技术批判研究》; 12.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种子基金项目:《马克思技术与现代性思想研究》 13.沈阳市科技局项目:《沈阳市民族、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研究》 ; 14.沈阳市民委项目:《沈阳市民族、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研究》; 15东北大学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基于文化哲学视角的研究》 ; 16.东北大学党委组织部项目:《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17.马克思主义学院项目:《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理论意蕴、制约因素即实现路径》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包括: 1.《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现代性追问的逻辑进程》,《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2.《<资本论>对技术的文化哲学之思》,《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1期; 3.《马克思劳动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思想教育研究》,2017第12期; 4.《马克思的技术价值观:指向人类自由的技术价值与文化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4期;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技术观——基于文化哲学视角的阐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2期; 6.《马克思技术批判之现代性根基的文化哲学解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年第2期; 7.《作为文化批判的技术批判——马克思技术观的文化哲学解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第5期; 8.《技术实践:哲学的观照及嬗变》,《东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9.《论马克思对西方哲学技术价值困境的超越——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东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10.《马克思技术本质观的文化哲学视阈——兼论对西方哲学技术本质观的超越》,《东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1.《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构建》,《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的逻辑进程》,《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20期; 13.《国内法兰克福学派技术批判思想研究述评》,《科学经济社会》,2013第4期;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探索》,2009年第3期。

学术兼职

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理事; 辽宁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教育伦理学会理事; 全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