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凯

个人简介

姓名:李凯 性别:男 职务: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课程项目主任 职称:教授 博导 所在部门:产业经济学系 李凯,东北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产业组织理论方面的研究。作为负责人之一,指导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计划项目“沈阳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示范工程”及其核心子课题“沈阳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推进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战略与对策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省市纵向课题及企业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4部,在学术期刊《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软科学》、《管理评论》、《南开管理评论》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奖励。 工作岗位: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 东北大学-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副院长 讲授课程: 高级产业经济学,公司治理理论 教育背景: 东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东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东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2-至今 东北大学助教(1982),讲师(1988),副教授(1992),教授(1999) 1994-1998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1999-2011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访问学者: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1989-1990) 关西大学(日本,1996-1997) 美国政府富布赖特学者(美国,2000) 青山学院大学(日本,2005) 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美国,2009, 2011-2012 ) 科研获奖 1、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6 2、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7 3、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 4、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5 5、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8,2002,2006 6、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2007,二等奖2006 7. 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8 8.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 教学获奖 1. 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1998 《东北大学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1998 2. 东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1998 《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1998 3. 东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冶金工程概论课程的设计与实践》,1998 4. 东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2;2003;2005 5. 东北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先进个人,2005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产业组织理论,战略管理,公司治理理论 主要科研项目 1 企业纵向控制策略的识别、机理及效应的实证研究(2019-2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873026),负责人 2 抗衡势力背景下产业链纵向控制的机理研究(2015-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472032),负责人 3 基于消费者偏好的买方抗衡势力形成机理及其影响研究(2012-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71172150),负责人 4 衰退集群中企业非合作行为研究(2008-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70772097), 负责人 5 沈阳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示范工程(2001-2003),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计划项目,负责人之一 6 沈阳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推进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战略与对策研究(2001-2003),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之一 7 产业集群治理制度的自我选择理论与经验研究(2009-201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负责人 8 社会保障试点评估方法研究(2005),国家劳动部课题,负责人 9 辽宁省人才需求结构分析(2001-2002),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人 10 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客观规律性研究(2004-2005),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 11 辽宁省科研投入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研究(2005-2006),辽宁省财政厅,负责人 12 河北省外商投资环境研究(2005-2005),河北省商务厅,负责人 13 河北省钢铁工业战略定位与持续发展研究(2005-2007),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 14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现象与演进机理研究(2004-2005),沈阳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 15 沈阳市特色产业集群创新战略与对策研究(2007-2008),沈阳市政府科技计划招标项目,负责人 16 现代服务业与沈阳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需求关系研究(2009-2010),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负责人 17 钢铁工业发展前景研究(2003-2004),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18 山东招金集团夏甸矿业有限公司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评价(2003-2004),山东招金集团夏甸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19 山东招金集团金亭岭矿业有限公司战略规划研究(2003-2004),山东招金集团金亭岭 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20 山东招金集团黄金营销策略研究(2003-2004),山东招金集团,负责人 21 山东招金集团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研究(2003-2004),山东招金集团,负责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及著作 2019年 郭晓玲,李凯,农蓓. 买方市场势力对下游企业产品质量创新激励的影响[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0(8): 1197-1204. 赵伟光, 李凯. 外资纵向所有权安排与本土企业产业链利润分配[J]. 产业经济研究, 2019 (4): 37-48. 李伟, 李世杰, 李凯. 定价权争夺视角下买方势力的作用及效应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19 (7): 20-33. 赵球, 李凯, 唐晨曦. 买方势力对成本-价格传递率的影响[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0(7): 1051-1055. 郭晓玲, 李凯. 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研发投入:来自卖方与买方双维度考量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20): 85-93. 李伟, 李凯. 考虑渠道势力和研发溢出的竞争制造商研发决策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9, 27(5): 196-207. 李凯, 郭晓玲. 买方势力与技术创新: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J]. 科研管理, 2019, 40(4): 24-33. 李凯, 李伟, 安岗. 基于不同研发模式的零售商需求信息分享策略[J]. 系统工程学报, 2019, 34(2): 186-198. 郭晓玲, 李凯. 供应链集中度、市场地位与企业研发投入:横向与纵向的二维视角[J]. 产经评论, 2019, 10(2): 6-19. 郭晓玲, 李凯, 孟一鸣. 基于不同市场圈定策略下的垂直整合与创新激励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9, 38(2): 3-12. 李凯, 郭晓玲. 零售规模差异视角下的制造商创新决策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0(1): 132-137. 2018年 李凯, 赵伟光. 转售价格维持与竞争损害:以中国乘用车市场为例[J]. 经济学动态, 2018 (12): 66-84. 李凯, 郭晓玲, 冯达. 市场势力、 技术创新与价格歧视[J]. 工业技术经济, 2018 (9): 3-10. 李明玉, 李凯, 张广胜. 政府补贴条件下秸秆回收企业收入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 农业经济, 2018 (7): 82-84. 陈卫华, 苑红涛, 李凯. 考虑服务水平的平行进口供应链经济效用研究[J]. 科技与管理, 2018 (4): 68-76. 李凯, 赵伟光. 中国乘用车合资模式下中方议价势力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18 (2). 庞卫宏, 陈卫华, 李凯, 等. 风险厌恶下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供应链定价策略[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 750-755. 李凯, 司马林, 冯飞. 纵向市场中的排他理论研究评述[J]. 产经评论, 2018 (3): 47-56. 张维今, 李凯, 王淑梅. CEO权力的调节作用下董事会资本对公司创新的内在机制影响研究[J]. 管理评论, 2018 (4): 70-82. 2017年 Li K, Liu X Y, Jacobson D. Information and profit sharing between a buyer and a supplier: Theory and practice[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018, 39(1): 79-90. 陈安平, 李凯, 李伟, 等. 银保独家交易模式的条件及影响研究[J]. 保险研究, 2017 (9): 67-76. 苏慧清, 李凯, 黄玮. 基于平行进口的渠道选择问题[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9): 1363-1368. 李伟, 安岗. 上游企业定价能力与独占交易排他条件[J]. 产经评论, 2017 (4): 74-85. 李凯, 郭晓玲. 产业链的垂直整合策略研究综述[J]. 产经评论, 2017 (3): 81-95. 李凯 , 司马林 , 刘馨阳 . 排他交易理论的研究脉络及进展——基于“卖方势力”与“买方势力”的综述[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 2017 (2): 64-81. 李凯, 李伟, 安岗. 链与链竞争背景下的制造商定价策略[J]. 系统管理学报, 2017 (4): 771-778. 李凯, 赵球. 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J]. 技术经济, 2017 (5): 74-81. 李伟, 李凯, 安岗. 考虑渠道势力与服务负溢出效应的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研究[J]. 管理学报, 2017 (5): 767-774. 李凯. 基于G1组合赋权的企业并购效应研究——以钢铁产业为例[J]. 财会通讯, 2017 (20): 41-44. 李凯, 李伟, 安岗. 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定价形式决策的影响——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分析[J]. 运筹与管理, 2017 (5): 37-44. 马亮, 李凯, 李伟. 主导零售商自有品牌决策及影响研究[J]. 产经评论, 2017 (2): 122-135. 陈卫华, 苑红涛, 李凯.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风险厌恶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J]. 物流技术, 2017 (2): 126-131. 李凯, 李伟. 买方势力条件下的供应链扭曲与协调问题研究[J]. 系统工程学报, 2017 (4): 522-534. 郭晓玲, 李凯. 煤炭企业低碳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生态经济, 2017 (10): 69-75. 李凯, 丁正良, 于冠一. 买方势力对医药产业利润的空间溢出效应[J]. 产经评论, 2017 (6): 81-96. 2016年 张维今, 李伟, 李凯. 基于我国零售业市场特征的大型零售商买方势力效应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6 (8): 175-183 李凯, 李伟. 买方抗衡势力条件下零售商的最优价格和服务联合决策[J]. 系统工程. 2016 (4): 70-74 李凯, 李伟. 零售商具有买方抗衡势力时的竞争供应链纵向结构决策[J]. 管理学报. 2016 (3): 454-460 张维今, 李凯. 城市产业差异、外部性与经济增长——基于285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J]. 产经评论. 2016 (3): 141-152 李凯, 李伟, 马亮. 买方抗衡势力条件下的特许费、通道费研究[J]. 产经评论. 2016 (1): 35-49 李凯, 李伟, 司马林. 考虑受让企业谈判势力的技术转移定价研究[J]. 预测. 2016 (2): 62-68 李凯, 苏慧清, 刘智慧, 赵红. 需求弹性、抗衡势力与价格歧视[J]. 运筹与管理. 2016 (2): 120-127 李凯, 李伟, 崔哲. 什么因素抑制了本土小型零售商自主创新?——基于纵向市场势力的分析[J]. 经济评论. 2016 (3): 122-134 李凯, 李伟, 安岗. 跨国零售商买方抗衡势力条件下的制造商工艺创新决策[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9): 1353-1358 李凯, 李伟. 买方抗衡势力背景下的零售商最优服务决策[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2): 295-299 陈卫华, 李凯, 冯俏, 苑红涛. 随机需求下基于CVaR的资金约束供应链决策问题研究[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6 (1): 29-36 张展, 李凯. IT外包综合收益评估模型研究[J]. 财会通讯. 2016 (20): 44-46 2015年 安岗, 李凯, 崔哲, 李伟. 基于合作博弈的买方抗衡势力市场绩效与卖方工艺创新强度分析[J]. 运筹与管理. 2015 (5): 206-213 向涛, 李凯, 綦勇. 粮食安全、收入约束与生物燃料替代: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产经评论. 2015 (1): 92-102 李凯, 刘馨阳. 通道费理论的研究脉络及进展——基于“效率促进派”与“市场势力派”的研究综述[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15 (4): 180-198 李凯, 陈卫华. 零售商资金约束的多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0): 1511-1515 赵建喆, 李凯. 一种改进的多模块贝叶斯网络局部推理算法[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9): 1251-1255 陈卫华, 李凯, 冯俏. 考虑资金约束和风险态度的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J]. 软科学. 2015 (9): 43-48 李凯, 李伟, 马亮. 考虑买方议价能力的双寡头供应商技术创新决策[J]. 技术经济. 2015 (5): 22-28 李凯, 李伟. 主导零售商买方势力背景下的制造商技术创新决策[J]. 技术经济. 2015 (2): 21-26 陈卫华, 李凯, 苑红涛. 风险厌恶下基于收入共享契约的供应链协调策略[J]. 工业工程. 2015 (5): 74-80 庞卫宏, 李凯, 李刚. 资本结构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基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J]. 财会月刊. 2015 (32): 21-23 2014年 李伟, 李凯. 零售商买方势力一定会导致通道费吗?——基于纵向市场结构的合作博弈分析[J]. 产经评论. 2014 (6): 92-103 李凯, 李伟, 崔哲. 买方抗衡势力与制造商定价决策[J]. 产经评论. 2014 (1): 72-85 李凯, 刘智慧, 苏慧清, 陈安平. 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质量创新的影响:基于零售商Stackelberg竞争的分析[J]. 运筹与管理. 2014 (6): 274-280 李凯, 刘智慧, 苏慧清. 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产品创新的激励研究[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14 (3): 98-115 向涛, 李凯. 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能源、粮食、环境视角的跨国面板数据分析[J]. 生态经济. 2014 (12): 42-44 赵建喆, 李凯. 基于强相关逻辑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方法[J]. 情报学报. 2014 (11): 1204-1214 李凯, 陈安平, 刘智慧, 王廷臣. 基于外部选择博弈的银保合作机理研究[J]. 保险研究. 2014 (8): 93-103 2013年 刘智慧, 李凯, 苏慧清. 下游竞争、买方谈判能力与上游产品差异化[J]. 产经评论. 2013 (2): 59-68 李凯, 苏慧清, 刘智慧. 基于合作博弈的耐用品以旧换新政策研究[J]. 产业经济评论. 2013 (1): 74-85 李凯, 孙乐, 安岗, 李斌. 需求信息不对称下数量折扣契约研究[J]. 财会通讯. 2013 (36): 112-117 于晓东, 李凯. 基于扎根理论视角的大连服务外包产业集聚研究[J]. 财会通讯. 2013 (9): 119-122 于晓东, 李凯, 孙艳阳. 资本结构、公司治理质量与企业业绩:基于沪市A股家族企业的实证检验[J]. 财会通讯(综合版)(下). 2013 (3): 55-57 2012年 綦勇,李凯,刘智慧.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竞争策略的影响——基于讨价还价均衡的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2,05:217-222 綦勇,周霄雪,李凯.纵向结构对下游产品质量创新激励的影响[J].系统工程学报,2012,05:626-632 綦勇,周霄雪,李凯.下游存在质量差异的纵向兼并效应研究——基于古诺竞争模型[J].产业经济评论,2012,04:97-109. 綦勇,周霄雪,李凯.基于纵向差异的垂直整合福利效果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2,02:42-52. 高菲, 李凯, 阚双. 网络嵌入性与互惠:产业集群网络治理机制的一个研究视角[J]. 公司治理评论. 2012(4): 73-86 田海峰,李凯,孙广生.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视角确定EPR管制标准[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669-1672 秦绪伟,刘晓,李凯.面向自然灾害的救援准备计划:随机规划模型与案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654-1659 赵建喆,王大可,李凯,朱志良.质量预测及故障诊断建模过程中非线性特征提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793-796 刘大为,李凯.用户多归属与双边平台竞争的均衡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145-148 李凯, 李雪. 产业集群衰退的内生风险因素研究:基于多案例的研究[J]. 财会通讯. 2012 (11): 123-125 霍苗, 李凯, 李世杰. 集群企业竞争中的伯川德陷阱研究:基于永康保温杯企业集群案例的启示[J]. 财会通讯. 2012(2): 50-52 田海峰, 李凯, 孙广生. 交易费用视角下环境价值链运行模式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2 (9): 49-56 赵建喆, 王大可, 李凯. 基于粗糙集的多值属性关联规则挖掘[J]. 情报学报. 2012(10): 1083-1089 2011年 霍苗,李凯,李世杰.根植性、路径依赖性与产业集群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1:105-110. 刘大为,李凯.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兼容策略选择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1,02:180-185. 张玉明, 李凯. 基于知识溢出的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研究[J]. 管理学报, 2011, 8(5): 745- 751 李凯,陈浩.消费者偏好背景下的买方抗衡势力形成与影响[J].管理科学,2011,05:70-77 宋志华, 韩亮亮, 李凯.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绩效模糊综合评价[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2(8):1202-1205 李凯, 高佳琪. 基于买方垄断势力的产业集群纵向压榨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2(7):1044-1047 陈浩,李凯. 产业组织视角下零售商通道费行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6):895-899 李世杰, 李凯. 地方政府行为、企业选址与产业集群形成:转轨期中国产业集群现象的一个思考[J]. 学习与实践. 2011(10): 22-30 2010年 李凯, 霍苗, 李世杰. 集群形成中集群剩余的来源研究———基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2):68-72 李凯, 高佳琪, 王丹. 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8): 84-89 李凯, 邹怿. 金字塔控制、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预测,2010(2):13-20 王丽敏, 李凯,王世权. 大型国有分公司总经理自主权评价及实证分析[J]. 管理学报, 2010, 7(10): 1572 -1578 刘大为,李凯,高佳琪. 一个具有双边网络效应的均衡市场结构模型[J]. 系统工程,2010,28(4):54-58 田海峰, 孙广生, 李凯. 生产者责任延伸、废物再利用与政策工具选择——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一个考察[J]. 产业经济评论,2010,9(3):22-36 李凯, 王丹, 高佳琪. 基于创造性破坏的产业创新均衡分析[J]. 产经评论,2010(1):29-37 李世杰, 李凯. 三宝电脑公司[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3(1):82-91 刘烨,金秀,李凯,张彦博.高科技公司中的高管特征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0,06:181-186. 邹怿, 李凯,艾宝俊. 终极所有权与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关系[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1(9):1365-1368 李世杰,李凯著.《产业集群发展与老工业区振兴——以辽宁为例》,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12, ISBN 978-7-5136-0242-6 王丽敏, 李凯, 谭旭红. 国有大型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评价及实证分析:基于省级分公司问卷调研的研究[J]. 财会通讯 2010(15): 146-149,156 李凯. 从家族企业到公众公司[J]. 管理学家:实践版. 2010(11): 32-33 张玉明, 李凯. 完全资本流动下的企业集群分析[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4): 108-112 韩亮亮, 李凯. 资金占用与资本结构的“被选择”: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 2009年 韩亮亮, 李凯, 方圆. 金字塔股权结构、终极股东控制与资本结构[J]. 管理评论,2009(05):35-41 曾华, 李凯, 郑红. 我国货币需求函数非线性建模与应用[J]. 管理评论,2009,21(07):80-84 刘烨, 李凯, 高菲. 高科技公司的治理特征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9,27(1):87-92 邹怿, 李凯, 艾宝俊. 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全要素生产率[J]. 管理科学,2009,22(5):6-12 李明玉, 李凯, 郁培丽. Hubbert 曲线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能力分析——以美国石油产量数据为例[J]. 系统工程,2009,27(2):103-108 李世杰, 李凯. 产业集群治理逻辑. 一个分析框架[J]. 产业经济评论,2009,8(3):65-76 王世权,李凯.中国公司治理制度行程的源流考察及创新发展的理论解析,公司治理评论,2009(1):73-90. 李世杰, 李凯.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及政策启示. 来自产业集群发达国家的经验[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77-84 陈国宏, 李凯. 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逻辑. 组织本质、效率与边界[J]. 财经问题研究,2009(1):37-42 王世权, 李凯. 企业社会责任解构, 逻辑起点、概念模型与履约要义[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 31(6): 25-32 高菲, 李凯, 王世权. 监事会治理影响要因的灰色关联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8):1205-1212 刘烨, 李凯, 金秀, 高菲. 基于高科技公司治理角度的多重委托代理模型的构建[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3):445-448 李明玉, 李凯, 郁培丽, 陈浩. 能源节约视角下辽宁省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0(1):145-148 2008年 宋志华, 李凯. 社会保障会计方法研究[J]. 会计研究,2008(5):10-14 韩亮亮, 李凯. 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资本结构——一项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会计研究,2008(3):66-73 张玉明, 李凯. 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性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8,26(3):659-665 李凯, 李明玉, 张玉明, 陈国宏. 基于系统结构模型的欠发达地区集群战略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0):99-103 韩亮亮, 李 凯, 徐业坤. 金字塔结构、融资替代与资本结构—— 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2008,11(6):74-78 李凯, 杜新华. 基于SCP 范式的网络游戏产业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96-97 李凯, 乔红艳. 中美日钢铁产品结构比较研究——兼论中国钢铁产品结构演进绩效[J]. 工业技术经济, 2008, 27(1):74-78 陈国宏, 王秋菲, 李凯. 基于纵向控制框架的上游厂商新产品特许决策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29(8):1196-1216 张玉明,李凯. 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经济增长模型[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2):297-300 张玉明,李凯. 技术外溢与创新型企业集群博弈[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29(3):424-428 高菲, 李凯, 刘锐. 基于模糊贴近度的集群风险评价方法[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9(12): 1787-1802 刘烨, 李凯, 秦丽娜. 我国高科技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9(4):597-604 郑云虹, 李凯. 中国与日本废弃物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5):404-409 高菲, 李凯, 王妮. 企业集群衰退风险及化解方法[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4): 327-330 张玉明, 李凯, 聂艳华. 技术溢出、企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1): 26-31 Gao Fei, Li Kai, Li Yaning. Mature. Cluster’s risk evaluation[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2008(3):176-179 Gao Fei, Li Kai, Zhang Chen. Cluster’s risk evaluation based on fuzzy nearness degree[J]. 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8(9):147-152 Gao Fei Li Kai, Gu Zhengguo. Cluster’s social network and knowledge transfer[C].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8(9): 1095-1099 2007年 张玉明, 李凯. 中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基于1996-2005年省际专利统计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7(11):97-103 张玉明, 李凯. 区域创新视角下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建设与实践[J]. 中国软科学, 2007(3):143-146 秦丽娜, 李凯. 自然人控股公司的治理特征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7(3):99-105. 李凯, 秦丽娜, 刘烨. 自然人控股公司中的高管特征与绩效[J]. 管理评论,2007,19(4):56-62 李凯, 任晓艳, 向涛. 产业集群效应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基于国家高新区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7,25(3):448-452 韩亮亮, 李凯. 民营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与资本结构决策[J]. 管理科学,2007,20(5):22-30 李凯, 李明玉, 郁培丽, 张玉明. 企业研发合作进入的成本与技术机会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 19(2):20-25 宋志华, 李凯.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财政策略研究[J]. 财政研究, 2007(4):28-30 郑云虹, 李凯. 基于AHP的矿产资源型企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8(3):445-448 王秋菲, 李凯, 许波. 产业结构、技术溢出与上下游厂商合作创新决策[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8(5):749-752 李凯, 李明玉, 郁培丽, 孙广生. 辽宁省能源消费的因素分解——基于完全分解模型[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8(11):1656-1659 李凯,李世杰著.《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5, ISBN978-7-80207-918-21 李凯,韩爽等著.《钢铁工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6, ISBN978-7-5058-5848-0 2006年 邓健, 李凯. 以股抵债政策对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行为影响[J]. 管理世界, 2006(9):145-146 李凯, 王秋菲, 许波. 美国、欧盟、中国绿色电力产业政策比较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6(2):54-60 韩亮亮, 李凯, 宋力. 高管持股与企业价值——基于利益趋同效应与壕沟防守效应的经验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6,9(4):35-41 李凯, 史金艳, 武珊. 基于聚类分析的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实证研究[J]. 预测,2006(2):59-63 王秋菲, 李凯. 外部效用、过度竞争与最有管制[J]. 产业经济评论,2006,5(2):185-196 李凯, 陈宝清,孙万真. 特许经营体系的组织性质. 属性与内涵[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6):88-90 李世杰, 李凯. 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双重效应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6):118-119 李凯, 史金艳, 李亚宁. 部分信息下基于过度自信的动态最优消费投资决策[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9):1038-1041 曾华, 赵爽, 李凯. 我国货币供给函数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7(3):324-327 李凯, 曾宪章, 韩爽. 基于废钢指数的美、日、中废钢资源分析及启示[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8(1):24-30 Li Kai, Han Shuang, Qiao Hongyan. The performance evolution of China’s iron & steel products structure compar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The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2006,22(2):149-163 Qin Lina, Li Kai. Factors analysis on the dividend policy in the listed corporation—experience data from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boar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2006(6):95-104 李凯,樊治平,郭伏主编.《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9, ISBN7-111-04683 -8 2005年 邓健, 李凯, 孙丽辉. 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的决策行为风险研究[J]. 管理世界,2005(6):157-158 李凯,李世杰. 装备制造业集群耦合结构——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2):51-57 秦丽娜, 李凯, 刘烨. 我国独立董事薪酬支付方式的方案设计[J]. 管理评论,2005,17(8):24-28 李凯, 王秋菲. 激励性规制理论与实践及对我国电力产业改革的启示[J]. 预测,2005(6):5-8 刘烨, 李凯. 我国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探讨[J]. 预测,2005(4):12-25 王秋菲, 李凯. 纵向RJVs研发成本分担机制[J]. 系统工程,2005,,25(5):104-107 陈维义, 李凯, 张东光. 金融业总产出与不变价增加值核算探析[J]. 统计研究,2005(1):55-58 李凯, 代丽华, 韩爽. 产业生命周期与中国钢铁产业极值点[J]. 产业经济研究,2005(4):38-43 李世杰, 李凯. 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逻辑与治理机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36-39 刘烨, 李凯, 秦丽娜. 公司征信等级及其模糊综合评价[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6(5): 508-510 史金艳, 李凯, 郁培丽. 考虑损失厌恶的最优消费投资决策[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6(12):1196-1199 韩爽, 李凯. 钢铁工业国际转移问题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7(5):334-337 秦丽娜,李凯. 我国R&D投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7(2):104-106 Li Kai, Li Shijie. Study on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an empirical case[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2005,21(1): 1-24 Zeng Hua, Li Kai. On financial process and efficient financial characteristics in economic growth model[J].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2005,1(4):88-97 2004年 李凯, 李世杰. 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与实证[J]. 管理世界, 2004(12):68-76 刘烨, 李凯, 秦丽娜. 基于IT技术的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问题探讨[J]. 管理评论, 2004,16(5): 31-40 李凯, 史金艳.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交易行为的实证分析[J]. 管理学报, 2004, 1(6):178-182 刘烨, 李凯, 李雪. 欧盟东扩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6):421-423 高菲, 李凯. 沈阳市国有资本“退出”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5): 359-361 郑云虹, 李凯, 武珊. 发展中国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4): 260 -262 李凯, 李欣. 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与振兴策略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3):188 -191 赵林峰, 李凯. 我国多层次基金评估体系的构建[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3):181-183 李凯, 赵明.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3):13-15 李凯, 林娟, 王瑞平.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2):93-95 2003年 李凯, 史金艳. 略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及其发展思路[J]. 管理世界, 2003(12):140-141 李凯, 李世杰. 倾销与反倾销的博弈分析[J]. 管理科学,2003,16(5):36-39 李凯, 史金艳.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非系统性风险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5(3):172 -174 韩爽, 李凯.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环境因素[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5(2):94-96. 林娟, 李凯. 关于黄金市场交易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探讨[J].黄金. 2003(12): 4-6 李凯, 陆祥. 加快体制创新 重铸东北辉煌[J].中国乡镇企业. 2003(9): 38-41 赵林峰, 李凯. 钢铁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3(6): 35-36,39 李凯, 汪顺荣. 对于股指期货迟迟难以推出原因的探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3(3): 21-22,28 李凯, 邹宇阳. 论创业板的意义及风险防范[J]. 沈阳大学学报. 2003(3)19-20,43 韩爽, 李凯.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环境因素[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2): 94-96 李凯, 赵明.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 13-15 2002年 李凯, 高菲. 中国信用管理咨询业发展策略分析[J].中外科技信息. 2002(6):16-18 徐立平,李凯. 试论开放式投资基金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4(3):181-183 2001年 李凯, 隋欣, 邢文祥. 泡沫系数模型及中国股市泡沫检验[J].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1(2): 40-41 刘琨, 李凯, 张永平. 上海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性实证分析[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 70-72 李凯, 张婷.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综合评价[J]. 中外科技信息. 2001(C1): 63-65 2000年 张婷, 李凯.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绩效分析[J]. 预测,2000(1):41-44 李凯, 潘德惠. 具有破产概率的马尔可夫股利贴现模型[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21(6): 665-668 李凯, 路迹, 杨丽琴, 张俊国. 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21(3):320-323 李凯, 潘德惠, 肖建清. 企业安全条件下的资本结构模型[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21(4): 447-449 1999年 杨丽琴, 李凯, 张俊国. 辽宁省证券市场资源利用情况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1(1): 20-22 李丽华, 李凯, 赵西文. 上市高科技企业资本结构特征分析[J]. 冶金经济与管理. 1999(2): 42-43 张俊国, 李凯, 梁三龙, 潘德惠.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证券市场价值分析[J]. 控制与决策. 1999(A1): 573-577 1997年 刘德学, 李凯, 郁培丽. 沈阳市“八五”技术引进经济效益分析[J]. 国际经济合作. 1997(8): 37-39

学术兼职

1. 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2-2016) 2. 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012-2016) 3.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4. 辽宁省管理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5.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 6. (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7.《预测》编委会委员 8.《管理学报》编委会委员 9.《管理科学》编委会委员 10.《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委员 11.《冶金经济与管理》主编 12. 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13.沈阳市政府参事 14.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