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姜鸿

个人简介

1.1987年9月至1991年6月,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1993年9月至1996年6月,中南财经大学商业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3.2000年9月至2003年12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4.2001年,受德国政府资助,在德国柏林财经大学和柏林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宏观经济政策。 5.2007年11月——2011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6.1991年7月至1993年8月,工作于武昌造船厂,从事船舶计算机辅助建造工作,助理工程师。 7.1996年7月至2010年2月,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4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晋升为教授,2009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8.2010年3月至今,任教于常州大学商学院。 二、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 1.中国绿色贸易利益的测度及提升对策研究,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18AJL012,主持人。 2.中美贸易利益结构测算模型的构造与应用研究,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13BJL055,主持人。 3.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问题研究——基于产业安全与贸易平衡协调模型的分析,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08CJY046,主持人。 4.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2008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0430497,主持人。 5.信息与通信产业对于气候变化减缓的贡献,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课题,项目编号:CN0875.01-1.1.01.01,主持人。 6.江苏石化产业出口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201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项目,立项号:17SSL049,主持人。 7.江苏石油石化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研究,2014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项目,立项号:14SSL47,主持人。 8.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模型及在苏南地区的应用,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1JSJG106,主持人。 9.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外贸倒逼机制研究,2011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SJB790003,主持人。 10.常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2010年度常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资助课题,项目编号:CZSKL-2010A001,主持人。 11.常州对接融入上海自贸区的路径研究,2014年常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特约课题,主持人。 6.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7.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8.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奖 9.常州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0.常州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1.常州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2.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3.常州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4.武汉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5.2018年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16.2019年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17.常州大学十佳师德标兵

研究领域

跨国经营、国际贸易利益、自由贸易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与收入再分配——基于特定要素模型的分析.管理世界,2006(10). 2.日本华人的贸易创造效应测定.管理世界,2008(7). 3.基于资产所有权的贸易统计方法与中美双边贸易额矫正.财贸经济,2014(2). 4.基于碳排放权价值的中美贸易利益评估.财贸经济,2012(3). 5.中美贸易、就业创造与要素报酬.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5) 6.碳关税和碳税经济效应局部均衡比较分析.商业研究,2014(1) 7.陶瓷制品贸易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国别比较.商业研究,2013(4) 8.FTA 框架下中蒙矿产资源合作模式.东北亚论坛,2012(1). 9.中国维护矿产资源供给安全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1). 10.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协定农产品关税减让策略——基于产业安全与贸易平衡协调模型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0(6). 11.自由贸易区下产业安全模型及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选择.宏观经济研究,2010(10). 12.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与应对策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4). 13.中国农产品应对国际舆论壁垒的策略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8(3). 14.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探讨.财政研究,2008(4). 15.欧盟EuP指令内容及其对中国耗能产品出口的影响.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6). 16.美国对华337调查的原因与我方对策.经济管理,2007(1). 17.欧盟REACH法令对中国化工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4). 18.出口退税率下调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财政研究,2007(9). 19.中国理论外贸依存度的测定与国际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6). 20.国外吸引外资的经验教训及武汉的借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2). 21.对新增长理论的改进与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4). 22.我国进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3). 23.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问题研究——基于产业安全与贸易平衡协调模型的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 24.技术引进策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25.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12月. 26.技术营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学术兼职

1.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2.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3.常州市“六个一批”人才培养对象 4.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 5.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