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杜萍

个人简介

一、基本信息 杜萍,女 ,1965年生,四川平昌人。 二、教育背景 1982.9—1986.7,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专业读本科。 1988.9—1989.7,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原理助教进修班学习。 1995.9—1996.7,在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原理硕士研究生班学习。 2005.9—2006.7,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 2015.02-2.16.02,在华东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 2012.1—2012.2,在德国歌德学院波恩分院学习。 2015.2-2016.2,在华东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 三、工作经历 1986年7月,分配到重庆师范大学工作至今。 四、教学工作 主讲本科生课程:教育原理,教育概论,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原理,教师礼仪与沟通艺术,综合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等。 主讲研究生课程: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课程与教学论流派,教学设计、教师教学智慧与教学能力研究。 五、学术活动 主持课题: 1、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有效教学模式研究(03JWSK048),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03.1-2004.12, 已结题 2、德育有效教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05-KJD-06),重庆市课程与教学基地课题,2004.1-2005.12, 已结题 3、中小学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研究(2006-GJ-010)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 2006.1-2011.12 已结题 4、职后教育中教师教学智慧养成研究(07SK043)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07.1-2011 已结题 5.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基本标准研究(2008-GJ-222)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 2008.6-2012.12,已结题 6.师范生教学能力标准与实训培养模式研究(103240)2010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10.10-2012.12 已结题 7.中国西部地区农民工社会适应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07XSH01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9-2011.12,已结题 8.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基于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 2016.10—2018.12 在研 9、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师专业标准下微课应用于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163050) 2016.10—2018.12 在研 10.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复杂性思维视域下教师教学智慧生成机制研究”(13YJA880015) 2013.1-2016.12 在研 主要著作: 主编 新世纪育才者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7.12 主编. 当代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16.8 主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案例与评析.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12 参编专著《青年教师论》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12(获全四川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参编专著《大学生心理与德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9 参编教材《教育学教程》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1 参编教材《教育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6.9 参编教材《教育学教程》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1 参编教材《教育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6.9 参编教材《公务员行为规范:品行端正篇》中共重庆市委干部教育培训音像教材 重庆教育电视台多次滚动播出2003、05 参编教材《班主任工作规范与技能》.重庆出版社, 2007.4 参编教材《现代教育学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参编教材《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 六、获奖情况 1、1992.12,专著《青年教师论》 获四川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2004.7,论文《教育关系论》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第十一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3、2005.3,论文《教育关系论》被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四川省第十一次社科优秀成果奖。 4、2007.11,论文《农民工社会心态与思想政治工作》获重庆市宣传部颁发的首个重庆农民工日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调研论文三等奖。 5、2009.11,论文《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因子探新》获广州市社会工作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6、2011.12,参与完成的《平安重庆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中国发展研究奖三等奖。 7、2013.12,参与完成的课题成果 “后移民时期三峡库区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社会问题前瞻性研究”获2013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8、2014.5,参与课题成果“中小学课程育德研究与实践”获2014首届国家级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学术论文(代表作) 重新构建高师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论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权威核心1997 高校德育审美化初探 高教探索 权威核心 1999(2) 教育关系论.教育研究.2002(12) 2/2. 构建课堂的交往模式 实践学会学习的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3(11) 德育工作细微品性刍论.教育研究.2005(10) 高师成人课堂教学新探.继续教育.2005(7) 教师教学智慧的养成策略.当代教育科学.2006(16) 1/2 生成教学智慧 迎战变化的课堂.中国教育报.2006.5.10;教育文摘周报(全文转载),2006.6.14 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教育研究.2007(6) 制造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建议 . 教育研究2008(6) 试论教学智慧及其生成条件.课程教材教法. 2009(2) 1/2 教学智慧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初探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2)1/2 顶层设计:高校人才培养新视角.中国高等教育,2010(7) 2/2 当代中小学教师基本教学能力标准的研制与反思 课程教材教法.2011(8) 学科课程育德问题与对策探析 中国教育学刊 2011(8) 强化课堂师生互动的依据与教学策略探析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3) 中国西部农民工社会适应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5) 1/4 初中教师课堂沟通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基于重庆市主城区的调查.教育科学研究,2014(12) 1/2 警惕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兄弟帮 中国德育 2015(16) 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两段七环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6(2)

学术兼职

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重庆市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