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牟瑞瑾

个人简介

牟瑞瑾,女,民盟盟员,1964年6月出生于丹东市,现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 教育背景:1982年-1986年就读于辽宁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1989年就读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师从王忠教授,获法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进修物权法和侵权行为法,师从梁慧星教授。2000年9—12月在辽宁省委党校“辽宁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学习。 工作经历:1989年7月—1991年7月,辽宁工运学院,助教;1991年8月—1992年7月,辽宁工运学院,讲师;1992年7月—1996年7月,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1996年8月—2002年4月,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2002年5月—至今,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开设课程:本科生“民法总论”、“物权法”、“侵权行为法”、“律师实务”、“”;硕士研究生“国际人权问题研究”和“国际人权法” 发表论文:在《民商法论丛》、《法制与社会发展》、《经济与法》、《东北大学学报》、《法学与实践》、《公安司法纵横》、《媒体与司法》、《云南审判》、《辽宁警刊》、《人民法院报》、《辽宁法制报》、《沈阳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发表著作:1995年参编《中国民法学》,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全国成人高等法学教育通用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参编《中外律师制度与实务丛书—香港律师制度与实务》,法律出版社出版;2003年《民法学》副主编,普通高等法学教育精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参编《民法原理与实务》,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司法部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主干课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再版。 科研情况:2006年主持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委托项目“刑事诉讼法修改问卷调查—辽宁地区”;2006年-2008年参与辽宁省政府项目“辽宁省版权战略研究”;2006年-2007年,主持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项目“执政能力与依法执政研究”子课题:“加强党委领导,维护职工权利,促进生产发展——沈阳黎明航发集团工会工作调查报告”;2007年主持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委托项目“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平台项目—辽宁地区”;2011年主持“辽宁省见义勇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项目。 获奖情况:2003年获东北大学“应用现代化技术示范教学评估”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和2008年曾两次获东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09年获文法学院“精彩课堂”一等奖;2004年获文法学院“最佳班级导师”;2008年获文法学院“优秀班级导师”;;2009年和2011年曾两次获辽宁省法学会系统优秀法学工作者。另多篇论文获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国际交流:2005年在苏州大学参加中华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美国律师协会亚洲项目部、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栏目主办的“公益诉讼与人权保障、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在上海参加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罗马法和欧洲法研究中心主办、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欧洲法高级研究所协办的“物权法—大陆法系的历史经验、现代发展和制度比较国际研讨会”。 博客:http://blog.sina.com.cn/tianbianhungyun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研究领域:民法学、司法与人权法学。

学术兼职

辽宁省法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辽宁省诉讼法研究会副秘书长;沈阳市民商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法研究会理事;辽宁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第二届、第三届理事会理事;辽宁省人大立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盘锦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华侨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消费维权自愿者服务团顾问;辽宁省法学会“法学专家宣讲团”核心成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