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车德勇

个人简介

车德勇,1975年4月出生,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教授。 个人经历 1998.09-2001.04,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部,硕士 2009.09-2013.06,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博士 1995.07-1998.09,东北电力大学科研产业处,助教 2002.01-2007.12,东北电力大学能动学院,讲师 2008.01-2013.8,东北电力大学能动学院,副教授 2013.09-至今,东北电力大学能动学院,教授 2008.05-至今,东北电力大学硕士生导师 获奖 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1] 火电站运维管控虚拟现实平台研发与应用,2017,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2] 基于三维可视化的电站设备结构及检修仿真系统,2015,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3] 火电站标准化建设过程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2013,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研究领域

从事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多能互补供热以及电站生产过程三维化方面的研究。 科研项目 在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多能互补供热方面: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余热深度利用与热泵集成的分布式热电联供技术,2018.07~2021.06,176万,在研,排名第一 [2] 吉林省科技厅技术攻关项目: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及冷凝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2019.01~2021.12,50万,在研,排名第一 [3] 吉林省科技厅技术攻关项目:城乡高效集中供热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与示范,2018.01~2020.12,100万,在研,排名第二 [4] 与大连热电集团合作项目:太阳能光热利用及多能互补在城市供热中的应用,2018.01~2019.12,135万元,已验收,排名第一 电站生产过程三维化方面: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出多套电力生产过程虚拟仿真系统,已在大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发电集团的部分电力公司推广应用,并已在电力相关学校应用,包括华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重庆电专等,累计合同额逾两千万元。并承担两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 [1] 吉林省科技厅技术攻关项目:火电站设备标准化施工过程三维仿真系统研发与产业化,2012.01~2015.12,已验收 [2] 吉林省科技厅技术攻关项目:火电站设备结构及标准化检修过程三维仿真系统研发与产业化,2015.01~2017.12,已验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著成果 [1] 木质素热解气相产物释放特性实验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24).第一作者 [2] 生物质与褐煤气化特性及半焦物化特性的演变规律[J]. 太阳能学报, 2015, 36(11).(EI收录),第一作者 [3] 生物质热解挥发分析出及动力学特性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42(09).第一作者 [4] 生物质热解半焦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J]. 化工机械, 2015, 42(4).第一作者 [5] 太阳能热发电机组蓄热堆积床放热性能数值模拟[J]. 热力发电, 2015, 44(08).第一作者 [6] 松木屑与褐煤催化共气化特性实验研究[J]. 热力发电, 2015, 4(1).第一作者 [7] CPC内聚光式集热器真空层传热的模拟研究[J]. 可再生能源 , 2016, 34(11).第一作者 [8] 松木屑与褐煤流化床共气化过程的(火用)分析[J]. 太阳能学报, 2016, 37(04).第一作者 [9] 生物质半焦FTIR分析及孔隙结构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 37(07).第一作者 [10] 钠盐对玉米秸秆热解气生成规律影响及反应动力学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35(20).第一作者 [11]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pyrolysis of levoglucosan to generate small molecular gases[J]. RSC Advances, 2019, 33(9).第三作者 [12]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of CO generation by pyrolysis of furan and its main derivatives[J]. RSC Advances, 2019, 9(16).第三作者

学术兼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化工进展》、《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发电技术》等期刊审稿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