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礼

个人简介

一直致力于从事传感大数据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重庆市科委重大专项,教育部科研启动基金等10余项,主研完成欧盟框架7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重大重点等项目近20项;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40篇、SSCI论文4篇,其中JCR一区论文2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CCF ABC列表论文40余篇,包括AAAI、CSCW、PR、INS等人工智能顶级期刊会议,Google引用率1600+次;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创立了重庆大学物联网体感大数据实验室;结合大数据技术实际应用于建筑、医疗、制造等行业,与重庆本地企事业单位合作,研发完成大数据驱动的智慧建筑工地信息管理平台、肿瘤风险等级预测模型、长安汽车发动机生产质量预测等一系列实际上线应用,实现了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 重庆大学物联网体感大数据实验室 * 实验室长期招收硕士生和本科生,有意者请邮件联系。 近期主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 “基于生理特征感知的具身学习认知负荷智能测评研究” 2020.01-2023.12 主持 2.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 “基于跨媒体知识图谱的因果计算 (课题:基于因果图谱的跨媒体创意设计)” 2020.01-2022.12 子课题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 “普适环境下支持生物电信号的多模态情感特征建模和推理研究” 2011.01-2013.12 主持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综合科技服务资源集成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2018.05-2020.11 主研 5. 工信部科技计划项目 “长安汽车智能柔性高速冲压新模式应用” 2017.06-2018.06 主研 成果获奖 1. “大数据驱动的智慧建筑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关键技术与综合应用” 华夏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二等奖 2019 专业任职经历 2010/05 至今,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6/11 至今,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专业组,委员 2018/09 至今,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9/04 至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药工程分会,委员 人才计划 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第四类) 书籍 1. 张育新, 刘礼, 破解SCI论文写作奥秘,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 专著 1. Liu, L., Li, X., Jin, J., Huang, Z., Liu, M., Palaniswami, M., Graph-Based Routing, Broadcasting and Organizing Algorithms for Ad-Hoc Networks. Wireless Ad-hoc Networks, InTech, 55-73, 2012.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生理特征感知的具身学习认知负荷智能测评研究” 2020.01-2023.12 2.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 “基于跨媒体知识图谱的因果计算 (子课题:基于因果图谱的跨媒体创意设计)” 2020.01-2022.12 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防技创新专项 “面向******场景的*****应用研发” 2019.01-2020.12 4. 重庆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重大主题专项 “基于可穿戴智能终端的手势识别系统开发与产业化” 2018.01-2019.12 5. 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子课题 “长安汽车产品质量与生产过程大数据分析” 2014.06-2018.06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 “普适环境下支持生物电信号的多模态情感特征建模和推理研究” 2011.01-2013.12 7.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面向山体滑坡预警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技术的研究” 2013.01-2013.12 8. 横向项目 “车联网平台的数据技术支撑项目” 2017.02-2018.01 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人才引进费 “面向可穿戴传感数据的复杂行为识别” 2015.07-2017.12 10. 甘肃省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2010.10-2012.09 11. 甘肃电信萃英科研基金项目 “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用户日常行为识别及其在高校用户娱乐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2014.01-2015.12 12. 兰州市城关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兰州南山山体滑坡预警关键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研发” 2012.07-2015.07 13. 日本Digicom公司专项科研项目 “大规模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架构” 2011.08-2012.04 1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由探索项目 “西部特殊人群的生物特征与网络行为特征可计算情感模型研究” 2010.01-2010.12 15. 兰州大学“萃英学者”引进人才专项基金项目 “普适环境下的关键技术问题”,2009.01-2013.12 主研项目 16. 重庆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重大主题专项 “复杂制造过程智能决策一站式云平台产品开发与应用示范” 2018.01-2019.12 17. 广东省佛山市创新科研团队项目 “基于智慧服饰的可穿戴设备研发和产业推广” 2016.01-2018.12 第1主研人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 “面向网络规范的演化程序开发理论与方法” 2014.01-2017.12 第1主研人 19. 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 “对英语四、六级写作智能评阅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2013.07-2016.07 第2主研人 20. 甘肃省工信委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基于物联网的城际物流公共示范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的研发”2013.05-2016.05 子课题负责人 21. 微软亚洲研究院“Inferring People’s Mood and Context: Methods and Framework” 2013.04-2014.04 第5主研人 22. 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基于隐马尔可夫的多模态情感行为识别方法” 2012.06-2013.05 项目通讯联系人 23.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与技术基金启动项目 “Felicitous Computing Institute” 2012.01-2015.12 子课题负责人 2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 “普适情感计算软硬件关键技术研究” 2011.01-2012.12 第5主研人 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 “网络连通控制集和斯坦纳树变形的近似算法” 2011.01-2011.12 第1主研人 2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 “航天环境下人的基本认知功能与情绪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影响” 2010.01-2015.12 子课题第7主研人 27. 欧盟框架7重大项目 “Online Predictive Tools for Intervention in Mental Illness” 2010.01-2012.12 子课题第3主研人 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 “面向普适计算的针对生物电信号上下文感知的研究” 2010.01-2012.12 第1主研人 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 “网络计算的作业调度方法研究” 2005.01-2007.12 第6主研人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1. 大数据分析:因果学习技术、数据分析应用(医疗健康、教育、工业制造等) 2. 人工智能:① AI艺术(设计图、艺术图等自动生成技术)② 人机交互技术(智能穿戴技术、VR/AR交互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近期主要论文(Selected Papers) 1. Su, G.X., Liu, L.*, Zhang, M.J., Rosenblum, D.S., Quantitative Ver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Event-Streaming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2020. (accepted) (JCR一区, CCF A) 2. Hu, J.F., Liao, J., Fan, Z.C., Liu, L.*, Predicting Long-Term Skeletal Motions by a Spatio-Temporal Hierarchical Recurrent Network, The 24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CAI 2020. (CCF B) 3. Yan, X.W., Liao, J., Luo, H., Liu, L.*, Predicting cancer risks by a constraint-based causal network,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 ICME 2020. (CCF B) 4. Liu, L., Wang, S., Hu, B., Qiong, Q.Y., Wen, J.H., Rosenblum, D.S., Learning structures of interval-based Bayesian networks in probabilistic generative model for human complex activity recogni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81:545-561, 2018. (JCR一区, CCF B) 5. Liu, L., Wang, S., Su, G.X, Huang, Z.G., Liu, M., Towards complex activity recognition using a Bayesian network-based probabilistic generative framework, Pattern Recognition, 68:295–309, 2017 (JCR一区, CCF B) 6. Lu, Y.G., Wei, Y., Liu, L.*, Zhong, J., Sun, L.T., Liu, Y., Towards Unsupervised Physical Activity Recognition Using Smartphone Accelerometers,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76(8):10701-10719, 2017. (ESI高被引论文,JCR二区, CCF C) 7. Liu, L., Wang, S., Peng, Y.X., Huang, Z.G., Liu, M., Hu, B., Mining intricate temporal rules for recognizing complex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under uncertainty, Patten Recognition, 60:1015-1028, 2016. (JCR一区, CCF B) 8. Liu, Y., Nie, L.Q., Liu, L., Rosenblum, D.S., Action to Activity: Sensor-Based Activity Recognition, Neurocomputing, 181:108–115, 2016. (ESI高被引论文,JCR一区, CCF C) 9. Liu, L., Cheng, L., Liu, Y., Jia, Y.P., Rosenblum, D.S., Recognizing Complex Activities by a Probabilistic Interval-Based Model, The 30th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AAI 2016, pp. 1266- 1272, AAAI press, 2016. (CCF A) 10. Jia, Y.P., Song, X.M., Zhou, J.B., Liu, L.*, Nie, L.Q., Rosenblum, D.S., Fusing Social Networks with Deep Learning for Volunteerism Tendency Prediction, The 30th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AAI 2016, pp. 165- 171, AAAI press, 2016. (CCF A)

学术兼职

担任Sensors、Web Intelligence等国际SCI期刊的客座主编,在UbiComp、CSCW等CCF ABC类国际会议或研讨会任程序委员会主席、委员等,任全国可穿戴计算会议秘书长,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Intelligent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等人工智能顶级期刊的评审;重庆市高层次人才。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