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唐晖

个人简介

招收博士研究生 专业&研究方向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081001) ● 宽带无线移动多媒体通信技术 ● 互联网应用支撑技术 ● 分布式计算和P2P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9/1995—7/1998 中科院声学所,博士学位,宽带IP网络技术和高性能路由交换技术; 9/1992—7/1995 中科院计算所,硕士学位,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理论; 9/1988—7/1992 兰州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学位,计算机软件; 工作履历 拥有多年的网络通信技术和设备研究开发经验以及电信网络和宽带互联网运行维护经验,在互联网和电信领域里形成了较好的知识积累和研究经验积累。具体工作经历如下: 8/2004—至今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高性能网络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国家重大专项(三)—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专家组成员。先后领导和参与了多项重点国家项目;在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上,在相关行业领域里也取得了重要影响。 8/2004—9/2008今 网通宽带公司首席技术顾问,负责公司的总体技术咨询管理工作。 4/2005 发起成立“宽带无线产业联盟”,作为信息产业商会的分会,负责建立Cellular国WLAN的产业链、编写国家标准、进行市场化推广工作。 8/2004—2006/7 负责国家移动通信专项“高品质微蜂窝无线局域网系统”,担任项目负责人。 5/2002—7/2004 担任重庆网通信息港宽带网络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承担了重庆网通宽带城域网的设计、优化、运维分析等工作。 10/2001—4/2004 参与中科院创新重大项目“IPv6关键技术研究及城域示范系统”,任总体组成员,负责城域示范系统的设计和重庆IPv6实验网的建设和管理;此外作为子课题“内容分发管理系统”和“有线无线宽带IP统一接入系统”的负责人,承担该系统的研制管理工作。 10/1998—12/2000 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系统结构设计者,主持了中科院创新重大项目“高性能路由交换机的研制”,开发完成了两种型号的线速路由交换机DS1000和DS2000。DS1000/DS2000引入网络处理器的概念,采用MMC公司的网络处理机和基于共享内存的交换结构,实现网络第二层和第三层数据包的线速转发,以及多达64个10/100M以太网端口或8个千兆以太网端口的无阻塞交换;背板速度达到22Gbps,包转发率超过10Mpps;支持RIP/OSPF等路由协议、DHCP动态地址管理协议和访问控制列表等;可扩展支持ATM和POS端口、PPP协议、大容量VLAN、Radius认证和计费等;支持分类服务和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对不同传输数据流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支持话音、视频等实时业务的传输。 3/2000—2001 负责发起筹备中科院与中国网通公司的联合投资计划—中科院网通联合宽带网络研究中心,并与网通公司技术战略部一起对该中心进行管理。该中心旨在利用中国网通公司提供的光缆传输通道,在全国建立一个宽带IP实验网络,作为测试床和实验基地,主要针对网通公司以及其他城域网络运营商在骨干网和接入网的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实验和研究,设计特定的网络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开发相关网络核心技术和网络产品,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等方式进行宽带IP关键技术的跟踪研究。 8/2000—11/2000 作为主要负责人,联合北京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心、重庆信息港、宁波信息港和网通北京分公司,发起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城域网实验—“中国宽带城域网实验’2000”。此次实验以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宽带IP城域网解决方案为核心,旨在解决城域网运营商面临的共同问题。实验内容覆盖了城域光网络技术和骨干IP路由交换技术、宽带接入、网络运维管理和计费、IP增值应用和宽带多媒体应用等方面。实验共邀请了国内外最著名的近20家厂商参加,最后获得巨大成功。 10/1999—3/2000 作为网通公司的顾问,与网通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侯自强教授、主要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一起参与了网通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宽带IP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移动IP网络以及主要业务产品等的规划和设计。同时作为北京有线网络的首席网络顾问、重庆信息港宽带网络技术委员会的主席以及宁波信息港和陕西信息港等城域网运营商的顾问,主持和参与了这些国内主要城域网的规划、设计和业务产品开发等工作。 7/1999—10/1999 代表中科院,与中国网通公司和广电总局合作,成功得发起了国内首次IP over DWDM网络现场实验。此次实验在当时技术和市场发展不很成熟的情况下,验证了IP over DWDM的技术和工程可行性。实验网络覆盖了北京、天津和石家庄,实现光缆传输总长度超过2800公里,为网通公司骨干网的建设和技术、设备选型奠定了基础。此次实验也是当时国际上最大规模的商用IP over DWDM网络实验。 12/1998—6/1999 参与了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China Netcom)的发起全过程。1998年12月,作为网络总体结构和关键技术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代表中科院向国务院提出“中国高速互联网先导示范工程”的项目建议,并于1999年3月获得政府批准,联合广电总局、铁道部和上海市政府,一起发起成立中国网通公司,初始股份结构为四家股东各25%。1999年6月网通公司正式成立并开始运作后,作为技术顾问,与网通公司的总工程师等一起设计了其宽带IP骨干网的总体结构。 8/1998—10/1998 作为主要负责人,与北京有线网合作,成功了组织了国内首次宽带IP城域网实验,验证了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城域网骨干传输技术的可行性。实验结束后,帮助北京有线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千兆以太网城域网,并成功投入运行,开辟了国内宽带IP城域网建设的市场。 3/1998—7/1998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开发了多种型号的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产品。 9/1997—2/1998 参与了国家863项目“全业务网”的研制工作,主要负责视频服务器的开发; 1/1997—6/1997 作为项目负责人,设计并组织实施了深圳人才大市场内部网和外部网系统工程,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卫星远程人才招聘网络系统。 参加项目情况 2005年以来承担(课题负责人)的主要项目如下,总经费2400余万: 课题名称 项目执行期限 经费 (万元) 资金来源 项目级别 有线无线宽带统一接入控制器的研制 2005.1-2006.6 225 国家发改委CNGI项目 国家部位 IPv6流媒体分发应用支撑系统的开发 2005.1-2006.12 70 北京市科委 地方 宽带无线接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2005.2-2006.7 160 横向课题 横向 无线接入点VoWLAN支持技术和集中式管理技术研究开发 2005.4-2006.4 80 横向课题 横向 基于IPv6的P2P弹性重叠网络智能节点的研制 2005.2-2006.12 215 国家发改委CNGI项目 国家部委 wwwVOIP试运营系统整合技术研究开发 2005.12-2006.12 120 横向课题 横向 面向有线无线统一宽带接入的关键技术研究 2006.7-2010.12 200 所创新项目 声学所 新媒体整体技术平台规划和方案设计 2006.10-2007.1 40 横向课题 横向 基于IPv6和P2P的网络电话网关设备项目 2006.10-2007.10 150 国家发改委CNGI项目 国家部委 中国网通P2P相关技术规范 2007.9-2008.4 10 网通研究院 横向 开发建设杭州宽带无线交互数字电视演示网络 2007.10-2008.12 52 横向课题 横向 应急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2008.5 68 科学院重点项目 科学院 融合广播通信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多媒体(BWM)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2008.10-2010.10 510 科学院重大项目 科学院 基于P2P的下一代业务和网络 2008.12-2010.12 50 国家发改委发改委--下一代宽带网络 国家部委 获奖情况 中科院创新重大项目“IPv6关键技术研究及城域示范系统”的子课题“内容分发管理系统”和“有线无线宽带IP统一接入系统”的研制成功获得2005年北京市科委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55计-2-001-02。 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专利名称 发明人 专利申请号 一种基于P2P技术的多域内容分发系统及相应的方法 唐晖,赵志军,谭红艳,周旭,林涛,唐鼎 200710064156.6 基于IO事件通知机制的单进程内容服务器装置及方法 唐晖,赵志军,谭红艳,周旭,唐鼎,林涛 200710064157.0 一种802.11i密钥管理方法 唐鼎,唐晖,林涛,赵志军,谭红艳 200710117956.X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方法 唐鼎,唐晖,林涛,赵志军,谭红艳 200710117955.5 一种代理移动IP快速切换方法 林涛,唐晖,赵志军,唐鼎,谭红艳 200710118227.X 一种探测下一跳MAC地址的方法 200710117667.X 一种网络流量检测方法 周旭,唐晖,范鹏飞,赵志军,谭红艳 200710119341.0 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范鹏飞,唐晖,周旭,赵志军,谭红艳 200710119340.6 应用层协议识别方法 周旭,唐晖,范鹏飞,赵志军,谭红艳 200710119852.2 软件著作权名称 著作权登记号 IPv6/IPv4双协议栈接入路由器软件 2004SR05074 PPCDN系统追踪服务器软件 2007SRBJ1242 PPCDN系统认证服务器软件 2007SRBJ1240 PPCDN系统内容路由器软件 2007SRBJ1271 PPCDN系统边缘服务器软件 2007SRBJ1241 基于IPv6的WEB认证软件 2007SRBJ1665 快速移动IPv6客户端软件 2007SRBJ1667 AP控制协议服务器端软件 2007SRBJ1669 快速移动IPv6服务器软件 2007SRBJ1668 基于802.11分离MAC 架构的High-MAC软件 2007SRBJ1670 LINUX系统下的VLAN软件 2007SRBJ1671 RON系统网络关系系统软件 2007SRBJ1601 TCP流量旁路控制软件 2007SRBJ1664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研究领域 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术兼职

社会兼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03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总体专家组成员 国家发改委“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CNGI”专家组成员 歌华有线首席技术顾问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