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邱景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1. 2019–至今: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 2013–2019: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3. 2011–2013: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4. 2005–2010: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获工学博士学位 5. 2000–2004: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获工学学士学位 承担项目及研究成果 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总装预研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中央高校重点和面上项目以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完成了多项“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Cera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收录近30篇,他引超过50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1项),授权6项。 教学及社会服务 主讲《传感器技术》、《纳米电子学及应用》等课程。作为指导教师指导的参赛作品在 “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大赛”上荣获全国“二等奖”(2012年)和全国“三等奖”(2014年)。获得2016年重庆大学十佳优秀青年教师,获得2019年重庆大学教学基本功比赛全校二等奖。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研究方向 1. 可穿戴柔性传感技术:具有独特柔性、延展性、可适应复杂不平整表面的柔性传感器在智能穿戴领域优势明显,是可穿戴传感器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主要研究各种柔性传感器(包括:磁、电、力、光等)的传感机理、制备工艺及传感系统等。 2. 环境能量采集及自供电传感技术:自供电传感器同时具有能量采集和信息获取功能,无需外接电源或电池维护,是传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研究环境能量采集技术(包括:振动、电磁、光、热等)、储能技术(超级电容等)、自供电传感技术等。 3. 微弱磁场探测技术:主要研究磁电耦合机理、纳米磁电复合材料、高灵敏磁传感器、弱磁场探测技术等。 4. 雷达隐身技术:主要研究微波磁学、吸波材料、超材料、雷达隐身技术等。

学术兼职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IEEE会员,中国仪表仪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担任Applied Physics Letter、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重庆市科技专家库专家、重庆市感知科创智能技术研究院高级专家,及其它多个省市的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