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艾海男

个人简介

教育及进修经历 2000年9月-2004年7月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专业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学位 2004年9月-2009年7月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 工学博士学位 2009年9月-2011年9月 重庆大学 市政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专职博士后研究 2010年8月 荷兰代尔夫特大学 学术访问 2011年10月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高级水管理中心 学术访问 4. 主持或主研的科学研究项目 1、排水管道复杂流态生物膜结构及反应特性(项目批准号:511084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 2012.1~2014.12。 2、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脱氮过程N2O产生机理及影响机制(项目批准号:512785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研, 2013.1~2016.12。 3、活性污泥模型参数识别与校核的技术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505781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研,2008.12~2011.12。 4、重庆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2ZX07307-001),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主研, 2012.8~2015.12。 5、三峡库区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专题——排水管道突发性破坏应急方案研究(专题编号:2008ZX07315-001-03-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负责人,2008.9~2010.10. 6、饮用水水质监控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专题-城乡协调供水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专题编号:2008ZX07420-006-0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负责人, 2008.9~2010.10。 7、三峡库区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子课题——城市排水系统与面源污染控制协同作用对水环境影响(子课题编号:2008ZX07315-001-06)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主研,2008.9~2010.10。 8、城市市政管网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批准号:2006ba16b08-04)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主研,2009.1~2011.12 9、中荷可持续建筑综合研究与示范(2008DFA91770)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主研, 2009.12~2011.12. 出版物及代表著作: 主笔.《废水COD组分表征方法体系构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11年. 专利: 1、CN102120654A、小城镇污水预处理一体化设备及方法,2011(第四) 2、CN201908357U、一种改进型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小船,2011(第四) 3、CN102094454A、改进型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小船,2011(第四) 4、CN102032416A、一种大管径排水管道内插钢管局部加强非开挖修复方法,2011(第五) 5、2011SR038517、重庆主城排水管网日常管理及应急系统,2011(第一) 6、2011SR038499、重庆主城排水系统安全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GIS系统,2011(第二) 7、2011SR057620、基于GIS的山地城市泄洪排涝关键节点空间识别系统,2011(第五) 8、2011SR038497、重庆主城排水管网结构性安全运行与监控管理系统,2011(第八)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排水管道污水处理以及污水处理生物脱氮过程温室气体排放。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学术论文与代表作 论文: 1、Hainan Ai, Daijun Zhang, Peili Lu,et al. A nine-point pH titr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low-concentration VFA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4(63): 583-589.(SCI) 2、Hainan Ai, Qiang He, Hongxiang Chai, et al.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mustard wastewater using porous carbon paper electrod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3(10):333-337. (SCI) 3、Ai Hainan; Zhang Daijun; He Qiang,et al.A protocol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biodegradable COD fractions(SS,XS and SF)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12, 21(4A): 1018-4619. (SCI) 4、Ai Hainan, He Qiang, Long Tengrui. Experiment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Fluoride Wastewater by Red Clay. The 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Transportation, 2010,9:5432-5436. (EI) 5、艾海男,何强,张代钧.基于COD组分表征的GPS-X对污水厂的模拟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11,5(34):82-86. (EI) 6、艾海男,卢培利,张代钧. 废水可生物降解COD组分2种表征方法的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09, 3(11):1969-1972. 7、艾海男,何强等. Fe/C内电解法处理二硝基重氮酚废水实验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10,4(8):1739-1742. 8、艾海男,张代钧,何强等.基于ASM2的快速易生物降解COD组分表征方法构建.环境工程学报,2011,5(9):2005-2008. 9、艾海男,刘利斌,张永等.基于Lingo和单纯型算法的综合暴雨强度公式参数解析.中国给水排水,2011,17(27):1-4. 10、张代钧,艾海男,卢培利.混合呼吸仪同时表征废水RBCOD和SBCOD组分.环境科学, 2009,8(30):2293-2296.

学术兼职

社会兼职、国内外学术团体任职情况: 学术期刊编委及客座编辑: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国际期刊审稿人. ISSN 0959-3330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