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冒亚龙

个人简介

1988.9-1993.6 湖南大学 学士 2000.9-2003.2 昆明理工大学 硕士 2003.3-2006.6 重庆大学 博士 2008.1-2010.6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 4、已完成或已在承担的主要课题 [1]基于分形理论的建筑设计研究,2013.1—201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分形迭代的建筑设计研究,2016.12-2019.12,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项目; [3]亚热带建筑气候适应性空间设计与策略研究,2016.1—2017.12,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 [4]基于集约和生态安全的长株潭城市群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研究,2009.1-2010.12,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5]亚热带传统建筑生态节能技术研究,2009.11-2011.11,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 [6]高速公路条件下的城市区位与城镇体系规划研究,2009.1—201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7]数字技术影响下的长沙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2007.1—2009.12,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一般项目; [8]价值论建筑美学及其运用研究,2006.7-2008.12,长沙理工大学,人才项目。 5、已出版的主要著作 [1]《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中国传统建筑精粹——特征解析与传承实践 (广东卷)》(负责下篇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 [3]《基于分形理论的建筑设计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年。 7、所获学术荣誉及学术影响 [1]《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中国人民银行娄底分行获湖南省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3]《人居环境—新城市主义本质及启示》,获湖南省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4]《一种理性的建筑设计与评价视角——应用分形的建筑设计尝试》,获第六届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一等奖等;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6]《高等建筑教育》审稿专家; [7]《南方建筑》审稿专家; [8] 湖南省建筑师协会理事; [9]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研究领域

艺术设计,美学,分形建筑设计与理论

艺术设计,美学,分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一种理性的建筑设计与评价视角——应用分形的建筑设计尝试.《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 8. [2]Ecological Approaches to Urban Mig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5.6. [3]分形理论视野下的园林设计.重庆大学学报,2005.4. [4]中国古代广场空间与混沌思维.《华中建筑》,2004.8. [5]现代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战略关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 [6]生之有理,成之有道——分形的建筑设计与评价.《华中建筑》,2005.2. [7].建筑美学的哲学阐释.《华中建筑》,2006.1. [8]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师》,2006.12. [9]新城市主义的本质及启示.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8. [10]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以重庆为例. 《华中建筑》, 2006.8. [11]山地城市的分形美学特征.《山地学报》, 2007.2. [12]岳麓书院的园林景观[J].华中建筑. 2008,26(3):144~147. [13]吸纳与升华--20世纪西方园林对西方艺术的提炼.《华中建筑》.2009.6. [14]数字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以长沙为例.城市规划学刊,2009.8. [15]“两型社会”思想之哲学溯源——长株潭城市群建设道法自然.《中外建筑》,2009.7. [16]数字技术时代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形态.《城市发展研究》, 2009.10. [17]独创性与可理解性——基于信息论美学的建筑创作.《建筑学报》,2009.11. [18]回应气候的山地城镇与建筑设计.《山地学报》,2009.5. [19]映射气候的大学校园规划.《城市发展研究》,2010.4. [20]数字技术视野下的网络复合性城市空间.《新建筑》,2010.6. [21]适应地方生态气候的建筑设计. 《工业建筑》,2010.8. [22]分形建筑审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8. [23]科学人文主义情境的高等教育批判. 《高等建筑教育》,2010. 10. [24]论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高等建筑教育》,2011.8. [25]亚热带传统民居生态节能技术探析.《工业建筑》,2013.10. [26]分形视野下的岭南建筑学派与创作.《南方建筑》,2014.1. [27]基于气候要素的建筑节能设计.《城市发展研究》,2014.2. [28]自相似和谐——分形视野下的“两观三性”建筑理论解析.南方建筑,2015.1. [29]岭南城镇的分形迭代规划.《南方建筑》,2016(1):74-80. [30]国外分形建筑设计.《新建筑》,2016.4. [31]山地城镇规划的分形思维.《山地学报》,2016.2. [32]国外分形建筑研究与展望.《建筑师》,2016.8.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