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吴兴刚

个人简介

基本情况:(物理系) 2000年 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理论物理所(导师:方祯云教授); 2003年 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导师:张肇西院士和陈裕启研究员); 2003-2005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博士后(合作导师:黄涛研究员); 2005-2007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博士后(合作导师:马建平研究员); 2007年起至今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工作; 2011-2012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术机构-斯坦福大学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高级访问学者(合作者: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Stanley J. Brodsky教授); 与合作者在重味物理/介子波函数/QCD重整化理论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1)改进螺旋度振幅方法,完成高效且可用于模拟双重味粒子强产生的两个程序BCVEGPY和GENXICC,被国际强子对撞机LHCb等相关实验组采用;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也被写入《重夸克偶素物理》、《LHCb实验意义及前景》、《CMS技术投计报告》等国际著名综述。2)完成轻、重介子波函数模型构造及应用研究,成果为BABAR等实验组引用,完成中国科学通报综述《轻重介子波函数》。3)提出最大共形原理理论,系统消除重整化能标依赖性,提高了强相互作用理论的预言精度,多项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物理评论D辑》等杂志,并应邀完成《粒子物理与核物理进展》(Prog.Part.Nucl.Phys.)和《物理学进展报告》(Rep.Prog.Phys.)综述。国际高能物理主流学术期刊JHEP, Phys.Rev.Lett, Phys.Rev.D等发表SCI检索论文100余篇(物理二区及以上论文80余篇;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超过4.0)。迄今,论文总引用达到一千七百余次(高能物理数据库Inspires-HEP数据)。论文发表及最新引用情况,参见网页 http://inspirehep.net/author/profile/Xing.Gang.Wu.1(需刷新页面) 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F-2096-2011(已检索论文及引用) 2004-200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基金项目】-内容:重味物理 2005-2006 主持【中国第三十八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2007 主持【重庆大学引进人才启动项目】 2008-2011 主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009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议专项基金项目】-参加意大利ICTP学术活动 2009-201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内容:重味物理 2011-201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内容:非微扰QCD 201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议专项基金项目】-《第九期理论物理讲习活动》 2013-2016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内容:QCD重整化能标设定 2009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资助,承办《双重味物理学术研讨会》 2010 国家留学基金委【杰出青年高级研究学者赴国外研修数学物理项目】 2011 入选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理论物理) 2010-2012 主持【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一般项目】 2012-2014 主持【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 2014-2016 主持【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 综述: Prog.Part.Nucl.Phys.72(2013)44-98(曾入选ESI highly cited paper) Rep.Prog.Phys.78,126201 (2015) Chin.Sci.Bull.59(2014)3801-3814 Front.Phys.11,111201(2016) 发表杂志 篇数 2015影响因子 Phys.Rev.Lett. 2 7.645 Phys.Rev.D 46 4.506 JHEP 4 6.023 Phys.Lett.B 7 4.787 Eur.Phys.J.C 13 4.912 Nucl.Phys.B 2 3.753 Comput.Phys.Commun. 9 3.635 J.Phys.G 5 2.448 Rep.Prog.Phys.(综述) 1 12.933 Prog.Part.Nucl.Phys.(综述) 1 9.472 Front.Phys.(综述) 1 2.462 Sci.Bull.(综述) 1 1.789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研究方向: 研究工作涉及粒子物理领域若干热点问题

学术兼职

Phys.Rev.系列杂志,Eur.Phys.J.[A/C]杂志,Phys.Lett.B,Nucl.Phys.B以及J Phys.G,Chin.Phys.Lett.,IJMPA等英国IOP系列杂志审稿人,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以及格鲁吉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