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海明

个人简介

刘海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士,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曾先后在新乡电视台、《晶报》工作,在西南科技大学任教。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发表时事评论作品千余篇,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绵阳市人文社科成果奖1项、西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近年来,本人的科研成果主要有: 课题 1、主持《重大公共事件的社会伦理心态研究》,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在研); 2、主持《微博时代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研究》,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已结题); 3、主持《伦理视阈下舆情预警问题研究》,2011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已结题); 4、主持《汶川大地震语境下我国灾难报道伦理的规范化研究》,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已结题); 5、主持《灾难性新闻采访的伦理规范与构建研究》, 2008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已结题)。 著作 1、《网络舆情预警伦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3月版; 2、《中国广播批评:理论与例证》(第一作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6年10月版; 3、《报纸版权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4、《灾难报道伦理研究》(第一作者),商务印书馆,2012年11月版; 5、《新媒体形态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9月版。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新闻伦理、媒体版权、网络舆情和媒体应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 1、《算法技术对传统新闻理念的解构与涵化》,《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2、《媒体算法的价值纠缠与伦理误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1期; 3、《新闻机构的网络舆论风险与应急管理》,《中州学刊》,2018年第3期; 4、《规范网络舆情预警活动问题研究 》,《中州学刊》,2016年第2期; 5、《论网络舆情预警的主客体及其伦理问题》,《情报杂志》2015年第8期; 6、《论新闻报道引发的媒体舆情及其预警》,《中州学刊》,2014年第8期; 7、《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伦理反思》,《编辑之友》,2014年第8期; 8、《媒体版权纠纷中的和解现象及其批判》,《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4期; 9、《途中道德:灾难报道的时间伦理》(第一作者),《新闻记者》,2013年第8期; 10、《“两会”采访的伦理问题》,《新闻记者》,2012年第5期; 11、《论窃听丑闻的伦理问题》,《新闻记者》,2011年第9期; 12、《新媒体灾难报道角色的伦理问题》(第一作者),《现代传播》,2010年第10期; 13、《新媒体灾难报道把关的德和服务的德》,《中州学刊》,2010年第4期; 14、《灾难性新闻采访的伦理原则与制度框架构建》,《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 15、《报纸的传播权与公众的收阅权》,《新闻记者》,2009年第7期; 16、《此处无声胜有声——小议汶川特大地震采访的一些败笔》,《新闻记者》,2008年7期; 17、《焕然一新的面貌——喜读<人民日报>十七大特刊》(第一作者),《新闻记者》,2007年12期; 18、《新闻采访权是否记者证持有者的专利》,《新闻记者》,2007年5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