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钟兴菊

个人简介

学历: 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08年6月,获法学学士学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专业,2011年6月,获法学硕士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2014年6月,获法学博士学位 奖励: 2015年获得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开设课程: 《社会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分析》;《社会服务管理》等; 科研项目: 201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环境的机制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6CSH062),主持; 20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跨学科(学校项目)”:“以公众之名: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实践类型与策略选择(2019CDJSK01XK01),主持; 2016,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项目“‘三社联动’机制下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路径研究”,主持; 2016,共青团重庆市委课题“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彩虹守护计划’青年志愿者禁毒宣传教育项目”,主持; 20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庆大学学院科技创新专项(社科类)课题“社区为本:精准扶贫与环境治理的耦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CDJXY),主持; 2015,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基层主体参与环境政策执行过程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BS041),主持。 科研成果: 专著: 2018,《退耕还林政策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环境社会学,社会政策/福利,环境社会组织,社会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文章: 2017,“地方性知识与政策执行成效——环境政策地方实践的双重话语分析”,《公共管理学报》(权威期刊),第1期; 2016,“环境影响的IPAT模型再认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重要期刊),第3期; 2016,“转型背景下中国环境NGO的行动策略”,《社会建设》,第3期; 2014,“环境关心的地方实践:以大巴山区东溪村退耕还林政策实践过程为例”,《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013,“大学生吸烟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第9期; 2013,“走向第三领域:乡绅阶层之于乡村自治的探讨”,《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2012,“福利社会学如何可能?——基于当前福利研究现状的再思考”,《新疆社科论坛》,第6期;

学术兼职

社会职务: 重庆市民政局福利处咨询 专家成员 重庆市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专家评审与督导 重庆市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