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蒲艳萍

个人简介

学历: 重庆大学,应用化学专业,1988年7月,获工学学士学位 重庆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2002年6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重庆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2007年6月,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奖励: 2011,获“唐立新讲教金”优秀科研教师奖三等奖 2010,评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 2008,评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 2005,获山东路通集团“路通校友讲教金” 2003,评为“重庆大学十佳优秀青年教师” 2002,评为重庆大学200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2002,评为重庆大学先进工作者 开设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 科研项目: 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资本投资效率研究—基于影响因素与路径优化视角(主持) 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790104),西部地区农民持续增收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基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视角(主持) 2011,重庆市财政局招标课题(项目编号:CKZD-201105),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财政政策趋向研究(主持) 2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重大招标课题(项目编号:CDJSK100202),资源配置城乡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的视角(主持) 2010,重庆市科委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CSTC,2010CE0117),劳务经济发展对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对策研究(主持) 200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XJY017),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与对策—新农村建设新问题研究(主持) 2009,重庆市科委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CSTC,2009CE9066),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重庆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与对策研究(主持) 2008,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NRK01),西部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协调的机制与制度创新—重庆为例(主持) 2008,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CSTC,2008CE9045),重庆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协调的长效机制与对策(主持) 科研奖励: 2012,《劳务经济发展对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对策研究》获第四届重庆市 发展研究奖三等奖 2011,《现阶段农民工弹性保障制度研究》获第三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二等奖 2005,《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获重庆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2004,《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获重庆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1,《< 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改革模式研究》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著作 2011,《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与对策——新农村建设新问题研究》(独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独著),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报告: 2010,研究报告《劳务经济发展对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对策研究》 2009,研究报告《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重庆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与对策研究》 2008,研究报告《西部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协调的机制与制度创新—重庆为例》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与就业;劳动经济学;政府经济与管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文章 2012,“转型期中国就业重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经济经纬》第2期 2011,“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结合的农民增收模式—以重庆市为例”,《西北人口》第3期 2011,“劳动力转移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研究-以西部为例”,《人口与经济》第1期 2011,“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基于西部289个自然村的调查资料分析”,《农业技术经济》第1期 2011,“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基于对西部289个自然村的调查问卷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2011,“劳动力流动对缓解家庭贫困的影响效应-以西部为例”,《内蒙古社会科学》第1期 2010,“劳动力流动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西部289个自然村的调查问卷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第6期 2010,“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分析”,《财经科学》第12期 2010,“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效应-基于对重庆市有无外出务工家庭的比较分析”,《经济问题探索》第9期 2009,“我国资本投入动态效率及区域差:1952-2006”,《经济问题探索》第4期 2008,“我国工业行业内部资本配置效率差异解析”,《财经科学》第7期 2008,“中国工业行业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32个工业行业的面版数据分析”,《当代经济科学》第4期 2008,“转型期的资本投资、产业结构与中国就业效应”,《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008,“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深化过程及其就业效应”,《经济问题探索》第3期 2008,“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与协整检验”,《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008,“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开发研究》第3期 2007,“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国际贸易问题》第7期 2006,“有效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检验”,《人口与经济》第1期 2005,“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9期 2005,“转型期的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市场化与中国就业效应”,《当代经济科学》第6期 2005,“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增长影响及国际比较”,《现代财经》第2期

学术兼职

社会职务: 重庆市财政学协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