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梁文静

个人简介

梁文静,河北内丘人,人类学博士,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青年讲师。 曾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管理学学士)、北京大学(人类学专业硕转博,2013年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社会文化人类学、海外民族志、对公益慈善的人类学研究。博士论文的题目是《美国中下阶层何以实现有房梦?——中镇仁人舍公益项目的民族志》,已有相关论文发表。 开设课程: “公益慈善和人类学”等 教育背景: 2007.09-2013.07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硕转博 2004.09-2007.07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管理专业学士(提前毕业) 主持课题与项目: “中美民间志愿组织职业化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CSH062)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社会文化人类学、海外民族志、对公益慈善的人类学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论文: ·“社团合作见证社会领域的成长:怒江事件和南都基金会的案例”,《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二作者。 ·“作为日常生活的志愿参与:美国中镇仁人舍的involvement案例”,《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美国社会的劳动及其意义:中镇仁人舍的例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其他主要科研成果: ·赖立里、梁文静整理,2015,《反思中的“世界人类学”:邵京和奚慕理夫妇访谈录》,见《中国人类学的定位与规范》,高丙中、龚浩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学术活动: ·2015年6月,参与北京大学北美民族志研究研讨会“如何理解美国社会的文化:民族志方法的探索”,发表演讲“从道德经济到实质的资本主义:美国中镇仁人舍的例子”。 ·2015年1月-6月,参与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腾讯如何参与提升中国不发达地区的社会福祉:乡村包容性增长的实验性发展项目”第一阶段研究。 ·2014年7月,参与北京大学人类学论坛(2014),发表演讲“对美国社区精神的一些田野经历和思考”。 ·2013年6月,参与北京大学美国社会民族志研究工作坊(2013),发表演讲“美国梦的主要文献与主要观点”。 ·2012年6月,参与北京大学美国社会民族志研究工作坊(2012)的筹办活动,并发表演讲“对美国中镇公益建房组织Habitat for Humanity的人类学调查”。 ·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美国中镇开展一年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主要研究仁人舍(Habitat for Humanity)这一公益组织,博士论文围绕这一组织进行书写。 ·2010年12月,参与教育部文科基地项目“社团组织研究”,负责“社团之间的合作:以怒江事件和南都基金会为中心”一章。 ·2008年11月,参与“首都地区民间组织的培育与管理问题研究”项目,主要负责“社会组织的成长概况”这一部分。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