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黄瑞成

个人简介

黄瑞成(1970-),男,汉族,甘肃会宁人,重庆大学“百人计划”学者,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重庆大学古典辞书编纂研究中心(CQU | Center for Classical Lexicography)主任,“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法学院“道德-政治-法律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海德堡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出版专著、译著10余部,发表论文、译文20多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典拉丁语汉语大辞典》编纂”(16ZDA214)首席专家。 开设课程:古典希腊语、古典拉丁语、古典语文学概论、 辞书编纂研究专题、道德-政治-法律哲学专题 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典拉丁语汉语大辞典》编纂”介绍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百人计划”学者黄瑞成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投标的“《古典拉丁语汉语大辞典》编纂”项目,获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我校基础文科研究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零的突破。 “《古典拉丁语汉语大辞典》编纂”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王焕生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德光教授(辅仁大学)、刘小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强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雷立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熊林教授(四川大学)、李永毅教授(重庆大学)、黄瑞成教授(重庆大学)。 《古典拉丁语汉语大辞典》(Magnum Lexicon Latino-Sinicum)将依托我国和西方学界已有古典拉丁语辞典编纂成就,参照百年来我国古典拉丁语文献翻译研究成果,使用西方古典拉丁语文献校勘、翻译和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古典辞书编纂理论与实践,编成一部词目收录宏富、语义系统完备、文献辑录广泛、校勘精审详实的《古典拉丁语汉语大辞典》,力求达到西方已有古典拉丁语权威辞典学术水平,超越我国已有古典拉丁语汉语辞典规模,以成就一部多学科综合性大型古典拉丁语汉语辞典。 《古典拉丁语汉语大辞典》拟收录自拉丁语发端(普劳图斯、泰伦斯)以来,经罗马共和国的“黄金时期”(卢克莱修、卡图鲁斯、西塞罗、凯撒)、奥古斯都的“白银时期”(维吉尔、贺拉斯、李维、奥维德)和后奥古斯都时期(塞涅卡、昆体良、马蒂亚尔、小普林尼、塔西佗)、查士丁尼《法学会纂》中汇集的出自公元3世纪的法学文献,直至公元7世纪伊西多尔《词源》中的拉丁语词汇,以巴伐利亚科学院“拉丁语词库”(Thesaurus linguae Latinae)工程为释义标准,主要参考盖奥尔格斯(K. E. Georges)《拉德德拉双向详解辞典》(Ausführliches lateinisch-deutsches und deutsch-lateinisches Handwörterbuch, 1837-2012)、《牛津拉丁语大辞典》(Oxford Latin Dictionary, 1933-2012)、伽菲奥(Félix Gaffiot)《插图拉丁语法语辞典》(Dictionnaire Illustré Latin-Français, 1934-2016)、吴金瑞《拉丁汉文辞典》(1965)、谢大任《拉丁语汉语词典》(1985)等中外权威拉丁语辞典。 《古典拉丁语汉语大辞典》编纂,不仅是对以古典拉丁语为载体的古罗马文献的全盘梳理,也是对近代以来我国古典拉丁语文献翻译成就的全面清理,对于我国古典拉丁语教学乃至西方古典语言教学,对于将古典拉丁语文献乃至西方古典文献翻译和研究引向深入,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开展西方古代研究乃至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研究,对于深入认识现代西方根植于其中的西方古典文化传统,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古典拉丁语汉语大辞典》预计收录“词目”8万条以上、“义项”20万条以上、“例句”50万条以上,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诸领域和部分自然科学领域,预计规模600万字。 二、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 《盲目的洞见:古希腊忒瑞西阿斯先知考》,华东师大出版社,2011。 译著: 1.[德]海德格尔(M. Heidegger),《哲学史: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西北大学出版社,2018。 2.[德]海德格尔(M. Heidegger),《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华夏出版社,2014。 3.[美]特西托勒(A. Tessitore),《德性、修辞与政治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 4.[德]施特劳斯(Leo Strauss),《哲学与律法》,华夏出版社,2012。 5.[德]施特劳斯(Leo Strauss),《霍布斯的宗教批判》(合、校译),华夏出版社,2012。 6.[德]施莱尔马赫(F. Schleiermacher),《论柏拉图对话》,华夏出版社,2012。 7.[瑞士]葛恭(Olof Gigon),《柏拉图与政治现实》(合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 8.[德]费勃(Rafael Ferber),《哲人的无知》(校译),华夏出版社,2010。 9.[德]阿恩特(Andreas Arndt)等,《施莱尔马赫的柏拉图》(编译),华夏出版社,2009。 10.[美]波伊曼(L. P. Bojman),《宗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译文: 1. 维兰德,“《西塞罗书简》译者前言”,《经典与解释》(35辑),2011。 2. 张伯伦,“亚里士多德为什么称伦理学为Ethics?”,《城邦与自然》,华夏出版社,2010。 3. 阿尔特曼,“莱辛之后的显白论”,《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 4. 斯比亚奇,“阿奎那的〈尼各马科伦理学〉注疏”,《经典与解释》(23辑),2008。 5. 霍布斯,“论英雄史诗诸美德”,《〈利维坦〉附录》,华夏出版社,2008。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典辞书编纂、古典语文学、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哲学、中世纪经院哲学、德国哲学、西方法律思想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 1.“古典拉丁语辞书编纂史述略:从西方到中国”,《辞书研究》,2018年第5期。入选《〈辞书研究〉十年精粹》,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3月。 2.“施特劳斯《哲学与律法》中的自然法问题”,《学术月刊》,2016年第5期。 3.“战争中的哲人:从苏格拉底到尼采”,《学术月刊》,2015年第4期。 4.“钞书、复古与匹夫之责——纪念顾炎武诞辰四百周年”,见《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5.“拉尔修·第欧根尼笔下的苏格拉底身世”,《古典研究》,2014年第19期。 6.“热爱柏拉图的人”是谁?——关于〈名哲言行录〉作者、书名与文本的几点疑问》,《学术月刊》,2013年第11期。 7.“《哲学与律法》中的尼采与迈蒙尼德”,《古典研究》,2011年第6期。 8.“先知与僭主:《俄狄浦斯僭主》中的忒瑞西阿斯先知”,《跨文化对话》(27辑),2011。 9.“先知与缪斯之鸟”,《国外文学》,2010年第4期。 10.“先知与僭主:《腓尼基少女》第1-3场义疏”,《东岳论丛》,2010年8期。 11.“基督教的现代性,政治儒学,政治哲学”,《基督教文化学刊》(22辑),2010。 12.“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就是政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 13.“阴阳不测之谓神:赫西俄德《墨兰波迪亚》断章中的忒瑞西阿斯先知”,《古典研究》,2010年第3期。 14.“《奥德赛》卷十一‘招魂记’中的忒瑞西阿斯先知”,《古典研究》,2010年1期。 15.“中世纪隐修主义与神秘主义”,《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A&HCI)第22辑,2005。 16.“现代性疯狂的根源与出路”,《人文杂志》,2005年第4期。 17.“忏悔释义”,《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一期。 18.“中国礼仪之争与政治哲学问题”,《国际汉学集刊》第一辑,2004;人大复印资料《宗教学》(2004)全文转载;入选《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9.“民族主义与中国基督教的现代性”,《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A&HCI)第15辑,200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