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于文博

个人简介

于文博,女,1988年11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见习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副主任。 教育经历: 2007.9-2011.7 北京大学哲学系 哲学学士 2011.9-2016.7 北京大学哲学系 哲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6.7—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要奖励: 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7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方案一等奖:《彰显中国精神的行业特色人物调研》; 3.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会2017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4.北京高校第九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决赛二等奖; 5.北京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史类A组三等奖; 6.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主题征文二等奖:《文化自信的三重内涵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7. 2017年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优秀社会调研项目二等奖:“北京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效度调查”; 8.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9.首批入选北京化工大学青年英才百人计划; 10.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参与; 11.北京化工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思政课“微”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化工”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为例,参与。 科研项目: 1.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青年骨干个人项目:“京津冀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2019年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一般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行业特色院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3.2018年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基层研究课题:“首都高校大学生新时代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现代新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及其德育价值研究”; 5.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在线开放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7.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高校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8.北京化工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第十五期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9.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高校研究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 10.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理论价值研究”。 招生基本要求: 理论基础扎实,分析能力强,写作功底较好,英语水平优秀。 导师寄语: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研究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六艺该摄一切学术:马一浮说儒》,专著,孔学堂书局2018年7月出版; 2.《马一浮六艺论的内涵与意义》,发表于《中国哲学史》(CSSCI),2017年第3期。 3.《从<易>之三易到心之三易——论马一浮易学想及其对朱陆之学的取舍》,发表于《周易研究》(CSSCI),2018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德位关系的道德意涵—马一浮<孝经大义>中的“五孝”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发表于《道德与文明》(CSSCI),2015年第4期; 5.《<政治罪恶论>与马一浮早期思想》,发表于《浙江社会科学》(CSSCI),2015年第3期; 6.《评土田健次郎<道学之形成>》,发表于《哲学门》(CSSCI)第二十七辑; 7.《“为政以德”的道德化诠释——马一浮<洪范约义>的德政关系及意义》,发表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大中文核心),2018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