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齐小刚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齐小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慧信息空间联合技术创新中心主任(2019年10月至今).1995年和199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工程大学)分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2年1月被批准作为公派留学访问人员赴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ECEE,ArizonaStateUniversity,Tempe,AZ)的无线网络与安全实验室(ASUCyber&NetworkSecurityGroup(CNSG))进行为期1年的访问交流(留学时间:2012年9月-2013年8月),与YanchaoZhang教授(http://cnsg.asu.edu/)开展网络优化与安全相关的研究与合作. 目前担任本科生计算机网络、运筹学基础、数学建模以及智能计算等方面的教学工作,担任研究生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工程网络优化与算法设计的教学工作.2005年度校级优秀教师,2011年12月被授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7年校级十佳师德标兵称号,2018年中电集团奖教金二等奖。2005年至今连续指导本校大学生参加全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2次获得国际二等奖(HonorableMentions),5次获得国际一等奖(MeritoriousWinners),1次获得特等奖提名奖(FinalistWinners,2012年ICM).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2008-2010,2019-2022),十三五预研项目(2016-2019),国防预研基金重点项目(2014-2018),国防预研基金项目(2019-2020),装发-中船联合基金项目(2017-2019,2019-2021),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基金项目(2017-201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2015-201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2004-2006,2007-2009);作为主要成员已经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中国-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项目、863合作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3项(1999,2001,2014),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2009,2011).在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Peer-to-PeerNetworkingandApplications、IETCommunications、JournalofNetworkandSystemsManagement、wirelessnetwork(Springer)、AppliedMathematicsLetter、ComputersandMathematicswithApplications、SensorLetters、Photonicnetworkcommunication、ChinaCommunications、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50余篇,被SCI、EI检索100余篇,申请专利60余件(授权27件),登记软件著作权8件. 相关链接: 1)ASUCyber&NetworkSecurityGroup(CNSG)http://cnsg.asu.edu/ 2)OptimaNetworkScienceattheUniversityofFloridahttp://www.cise.ufl.edu/research/OptimaNetSci/index.html 3)C4ICenteratGeorgeMasonUniversity,http://c4i.gmu.edu/?_ga=1.56202795.1493890452.1448028045 4)Complexityworld,http://blog.sciencenet.cn/u/pb00011127 5)TheNetworkingofWirelessInformationSystems,NetWIS,https://research.ece.ncsu.edu/netwis/index.php 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2015年10月13日,实验室邀请西安理工大学胡绍林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2017年04月25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受邀在解放军理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2017年04月27日,实验室邀请北京科技大学张海君教授就“无线网络优化与资源调度”进行交流; 2017年05月19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和研究生刘兴成参加了在哈尔滨举行的CPGP2017会议; 2017年10月20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和研究生杨伟参加了在山东大厦举行的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17); 2018年05月22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受邀前往重庆市节能中心就能源大数据进行交流; 2018年06月15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受邀前往南昌大学软件学院就《大数据建模与工程应用》进行报告交流; 2018年06月22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受邀前往网络信息体系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进行交流; 2018年07月05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及两名研究生前往山西省移动公司进行交流访问; 2018年07月19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及两名研究生前往中船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进行交流访问; 2018年09月05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参加中国绵阳安全防护与应急管理论坛; 2018年11月11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前往南宁师范大学大数据科学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2019年04月11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前往航天科技集团502所创新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2019年04月12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前往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学术交流; 2019年09月23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研究生潘浩及张海洋前往PNT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2019年10月16日,实验室与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创建智慧信息空间联合技术创新中心;(http://www.gsmtdz146.com/2019/1106/581.html) 2019年11月13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前往近地面目标探测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2019年11月22-24日,我实验室协办ICCD2019国际会议在西安华美达兆瑞酒店举行,齐小刚担任会议组织主席OrginisingChair; 2019年12月12日,实验室齐小刚教授和研究生刘学星访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实验室并进行学术交流; 研究领域及研究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十三五装备预先研究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装备预研基金(重点项目)、预研领域基金、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基金、装发-中船联合基金、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自主可控软件首批试点项目(共7项,西电为唯一高校单位),以及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设与研究方面的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受到了有关用户单位的肯定,并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在运筹学、最优化、网络路由算法、网络抗毁性、智能优化算法等领域取得较多成果,注重将应用数学与工程科技特别是信息系统工程相结合,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利用最优化方法、网络算法、随机数学、智能算法、系统建模与优化理论等较好地解决了电子信息领域中的若干基础性问题。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EI检索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件(其中已获授权27件),登记软件著作权8件。 科研项目(正在进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多层虚拟网络的故障探测与定位技术研究(61877067),2019.1-2022.12,主持; 院所合作项目:**PNT优化算法设计,2018.12-2019.12,主持; 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体系贡献度评估方法研究,2019.1-2021.12,主持; 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信息几何方法在协同应用研究,2019.8-2020.8,主持; 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决策优化技术研究,2020.1-2021.12,主持; 装备预研-中船工业联合基金:“***技术研究”,2019.4-2020.12,主持; 装备预研领域基金项目:“***自主保障技术研究”,2019.4-2021.12,主持; 装备预研领域基金项目:“***中继通信效能分析”,2019.4-2021.12,2/9; PNT重点实验室合作项目:“***室内定位技术研究”,2019.4-2020.12,主持; 横向合作项目:“***技术平台研制”,2019.9-2020.5,主持; 横向合作项目:“***保障大数据技术研究”,2019.11-2020.12,主持; 主持和参加的教改项目: 校教改基金项目:《通过数学建模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008.1—2009.12,主持;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传感器网络拓扑建模与计算机仿真》,2008.4-2009.3,项目指导; 校级教材建设基金项目:《数学建模》,2007.1—2008.12,第2完成人; 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资助项目:《开展数学建模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2008.7—2010.6,第2完成人; 校教改基金项目:《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2010.1—2011.12,主持; 新实验开发或新实验设备研制:多层次数学建模实验的开发与设计,2013.12-2015.12,主持; 新实验开发或新实验设备研制:数学专业C语言综合实验开发与设计,2014.12-2016.12,主持; 研究生教材立项:复杂信息网络建模与优化技术研究,2018.6-2020.6,主持; 专利申请与软件著作权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件(其中已获授权27件),登记软件著作权8件。 学术论文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EI检索100余篇。 荣誉获奖 成果奖励 2018年中电集团奖教金; 2017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德标兵”称号; 2017年指导研究生获得CEMEE杯研究生数学建模邀请赛,获得第六名(三等奖); 2015年指导研究生获得CEMEE杯研究生数学建模邀请赛,获得第一名(唯一,一等奖); 2014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6); 2014年指导本校大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际二等奖2次; 2012年指导本校大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际特等提名奖1次(Finalist全球仅7队获得该奖); 2011年12月获得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11年7月获得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11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3); 2005、2006、2007、2009、2011年指导本校大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际一等奖5次; 2008年指导本校大学生参赛队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2007-2012年指导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3次; 2005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200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9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3); 2001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研团队 博士研究生 协助指导的博士生: 郑巍,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网络优化与智能算法设计,南昌航空大学软件学院; 郑耿忠,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与性能优化,韩山师范学院; 黄智,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站移动算法研究,绵阳师范学院; 博士研究生 范英盛(2017级,在读); 周琳(2018级,在读); 刘美丽(2019级,在读); 潘浩(2019级,在读); 李家慧(2020级,硕博连读) 硕士研究生 2008级 王东方(山西电信,2011年陕西省优秀毕业研究生);张成才(北京大唐);付菊萍(一汽大众);李云红(公司); 2009级 马士强(西安华为);张丽静(神州数码);王洁(出国留学);苗栋(定向,回单位); 2010级 张朝晖(留校,在读博士);陈杰(西安华为);韩峰(西安华为);范英盛(浙江警察学院); 2011级 陆赞赞(广东联通);孙二坤,(中兴通信,北京);魏鹏(陕西某银行); 2012级 郑圣谕(上海某公司);马豹(浪潮郑州分公司);叶明杰(西安华为);王慧芳(上海某公司);张雅科(计算机专业,在读博士); 2013级 路大勇(西安中兴);徐迪迪(安徽某银行);秦凤娟(上海某公司); 2014级 董海俊(西安华为);张丽敏(西安华为);王晓琳(西安某公司);张碧雯(某教育机构);姜信景(武汉某研究所); 2015级 高蓉(浦发银行);张权(山东某银行);王振宇(西安中兴);刘兴成(西安华为);马久龙(中电20所);杨伟(海康威视);牛红曼(航天恒星); 2016级 王冰纯(联通),袁列萍(OPPO),强敏(中国平安),胡秋秋(陕西移动),刘晓珂(银行),徐春霞(联通), 2017级 杨贵珍,张婷,李博,刘学星,陈春琦,翟豆豆 2018级 魏倩,汪直平,孙笑,蔡赛男,李凤月,张海洋 2019级 卢麒麟,李芷楠,马文超,陈谌,王亚洲,赵达达(联合指导),赵泽玲(联合指导) 课程教学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担任本科生《计算机网络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研究生《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高等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持学校教学改革项目3项,参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项目1项; 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2项,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1项; 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3/5); 指导研究生获得CEMEE杯电磁环境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唯一,2015年); 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际特等奖提名奖(Fanalist)1项(2012年); 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际一等奖5项(2005/2006/2007/2009/2011年各1项),国际二等奖1项(2008/2012年各1项); 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2008/2009年各1项),全国二等奖3项(2009年1项,2010年2项); 指导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2007/2009年各1项),全国二等奖2项(2009/2010年各1项); 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 欢迎有志从事大数据科学(含数据处理、预测决策、平台开发等)、模型与算法(复杂系统建模、网络优化算法、网络协同定位),以及信息网络优化(天地一体化网络、无人机组网、虚拟多层网络、网络故障诊断等)等交叉学科研究的学生报考,硕士每年招生数量5名左右,博士招生1-2名(欢迎直博和硕博连读或应届硕士毕业生); 具有较好数学基础和较强计算机软件编程能力者优先考虑; 英语基础较好、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者优先考虑; 优研计划和本科期间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挑战杯等活动的学生优先考虑; 不问过往,注重兴趣。不要担心你入学前的能力,但需要你对上述研究方向具有浓厚兴趣和专注精神; “怕吃苦、混学位、畏惧困难”的请提前绕行; 欢迎有意保送、报考的同学通过Email与我及时取得联系。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强化面向重大工程应用新兴网络建模基础理论。主要解决空天一体化、多层虚拟运营网络资源调度等相关的重大重点工程建设需求,结合本团队的专业领域和知识结构,重点研究相关的网络建模新兴技术和方法,加强相关的基础研究。 构建面向异构无线网络联合资源调度与软件仿真。针对无线网络的受限资源调度方法、面向多层虚拟网络的联合资源调度快速算法、向复杂网络工程应用的仿真软件与应用等,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研制相关的专业应用软件。 面向社会、经济等工程应用和大数据开发的应用拓展。针对面向无人系统协同通信导航控制网络的应用、大数据共享与利用、数据存储抗毁性分析与评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系统开发等工程需求,完成相关的应用拓展与方向融合。

学术兼职

ACM(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员(ProfessionalMember,No.7356634); CCF(ChinaComputerFederation,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No.11936S); CAA(ChineseAssociationofAutomation,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No.E148801666S); CICC(ChineseInstituteofCommandandControl,中国指挥控制学会)高级会员(No.E713000030S); 中国指挥控制学会安全防护与应急管理专委会委员(2018.9-)、海上指挥控制专委会委员(2019.11-); 陕西省运筹学会理事(2010.5-); 陕西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2009.5-); CEMEE国家重点实验室(洛阳)兼职研究员(2011.5-2014.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008~); 军队科技成果评审专家(2014~); 陕西省科技项目评估评审专家(201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20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基金会评审专家(2013~); 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成员(2014~); 省外专局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评审专家(2017-); 中国大数据应用联盟专委会特聘专家(2019-); 装备发展部专家库成员(2012~);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2019-); 此外,担任ComputerCommunications(ComCom,Elsevier),IEEE/CAAJournalofAutomaticaSinica,InternationalJournalofdistributedsensornetwork(IJDSN),IEEECommunicationsLetters,ChineseJournalofElectronics(CJE),中国科学(F辑)、电子学报(中文版)、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国内杂志的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