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树新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张树新,河北深州人。2010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同年保送本校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15年7月获博士学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并留校工作,2017年6月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18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 主要从事星载可展开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针对结构因素影响天线电性能实现的机电耦合基础瓶颈问题,建立了面向波束赋形要求的机电耦合模型与机电集成优化设计模型;从机电交叉点出发,基于提出的耦合模型与灵敏度概念,提出了机电集成优化设计模型的求解策略与方法,突破了设计模型求解效率低的关键理论难题,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 所提耦合模型与集成设计方法作为两项关键创新点,获2019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3)。博士论文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省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装备预研教育部合基金青年人才基金项目、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等多项;参加KJW前沿创新项目、国防预研项目、民用航天项目等。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发表英文刊物论文18篇、中文刊物论文1篇(《电子学报》),其中JCR一区论文11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科学研究 主持科研项目: 1.人力与社会资源保障部“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7-2018;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模态坐标系下星载网状天线电性能动力响应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2018-2020; 3.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8-2019; 4.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2019-2020;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7-2018; 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结构参数对高精度星载薄膜天线电性能影响机理研究”,2017-2018; 7.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种子基金:“大口径网状天线电性能动力响应分析”,2017-2018; 8.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项目:“某多系统综合分析”,2017-2018。 参加科研项目: 1.KJW前沿创新项目,“XXX技术研究”,2017-2020; 2.国防科工局预研项目,“太空发电站技术”,2017-2020; 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横向项目,“XXX天线在轨振动抑制”,2016-2017; 4.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项目,“XXX可展开天线综合设计软件平台”,2011-2015; 5.国防科工局预研项目,“XXX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技术”,2014-2016; 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个一流”建设项目,“空间太阳能电站关键技术研究”,2016-2018。 荣誉获奖 大型空间可展开结构系统设计关键技术、设计平台及工程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9(排名第3) 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陕西省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7年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2018年度陕西省高校科协人才托举计划。 科研团队 所在团队为机电科技研究所(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http://eesd.xidian.edu.cn)。 研究团队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电子信息系统对高性能电子装备的重大需求,针对电子装备研制过程中机电耦合、精密控制以及现代设计等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开展了基础、应用基础以及成果转化等创新研究工作,形成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部分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探月、神舟飞船、主力战舰以及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获2004年、2008年和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人从属于段宝岩院士领衔的星载天线课题组,课题组分别获得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一等奖与2019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课程教学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机械班《工程优化设计》 关于研究生招生的信息: 招生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 招生方向:星载天线机电热集成优化设计&天线结构与多学科优化设计 招生名额:4个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欢迎喜爱科研的有志学生报考!

研究领域

1.星载天线机电热集成优化设计; 2.天线结构与多学科优化设计; 3.可展开天线面向电性能的形面设计与调整技术; 4.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技术; 5.空间太阳能电站相关理论与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ShuxinZhang,BaoyanDuan,JingliDu,andYiqunZhang,Modelreductionofcablemeshreflectorantennaswithintegratedstructural-electromagneticcriterion,IEEE/ASMETransactionsonMechatronics,2018,23(2):927-935. [2]ShuxinZhang,BaoyanDuan,JinHuang,YongzhenGu,Fastpatterncalculationofribreflectorswithvaryingsurfacedistortions,IEEETransactionsonAntennasandPropagation,2018,66(3):1198-1207. [3]ShuxinZhang,BaoyanDuan,JingliDu,YuezhenZhang,Dynamicpatternresponseofmeshreflectorantennaswithmodal-basedstructuraldeformation,AIAAJournal,2018,56(5),2103-2107. [4]ShuxinZhang,JingliDu,DongwuYang,YiqunZhang,ShenLi,Acombinedshapecontrolprocedureofcablemeshreflectorantennaswithoptimalitycriterionandintegratedstructuralelectromagneticconcept,StructuralandMultidisciplinaryOptimization,2017,55(1):289-295. [5]ShuxinZhang,JingliDu,BaoyanDuan,GuigengYang,YajingMa,Integratedstructuralelectromagneticshapecontrolofcablemeshreflectorantennas,AIAAJournal,2015,53(5):1395-1398. [6]ShuxinZhang,JingliDu,BaoyanDuan,Integratedstructuralelectromagneticanalysisofmeshreflectorswithstructuralrandomdimensionalerrors,AIAAJournal,2015,53(10):2838-2844. [7]ShuxinZhang,BaoyanDuan,GuigengYang,YaliZong,YiqunZhang,Anapproximationofpatternanalysisfordistortedreflectorantennasusingstructural-electromagneticcouplingmodel,IEEETransactionsonAntennasandPropagation,2013,61(9):4844-4847. [8]ShuxinZhang,BaoyanDuan,HongBao,PeiyuanLian,Sensitivityanalysisofreflectorantennasanditsapplicationonshapedgeo-trussunfurlableantennas,IEEETransactionsonAntennasandPropagation,2013,61(11):5402-5407.

学术兼职

担任多个期刊的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