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伟

个人简介

主要出事软件开发、渗流力学理论、油藏工程分析、油气井测试分析方法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省部级、局级科研项目20项,在《西南石油学院学报》、《天然气工业》、《中国海上油气(地质)》、《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篇,被《EI》收录8篇。在理论研究方面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理论计算,首先提出了测试设计与风险评价的系统化方法、井筒油藏耦合的一体化分析方法、水平井多段压裂优化布局模式、多分支井结构优化策略,为复杂结构井的应用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完成多项动态监测软件研制:1)集成试井解释与试井设计系统AIWT;2)长时压力计解释系统;3)经济可采储量评价系统;4)水平井与多分支井产能预测;5)非稳态产能预测与动态分析系统TIPR;6)油气藏开发地理信息网络系统;7)苏里格气田地质配产系统。其中试井解释系统AIWT和非稳态产能预测系统TIPR已广泛应用于中石油西南分公司、大港油田、长庆油田及中石化西南分公司、西北分公司等油田。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渗流力学理论、油藏工程分析与预测、油气井测试分析方法、软件开发等研究工作

科研成果 1.2001,西南石油局油气藏开发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项目负责。 2.2004,蜀南气藏油气藏开发管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项目负责。 3.2003,川中磨75-H水平井试井设计及解释评价,项目负责。 4.2013,碳酸盐岩水平井压裂酸化优化分段设计软件研制,川庆钻探井下分公司,项目负责。 5.2013,刚果(布)HauteMerA区块深水稠油测试流动保障研究,中海油深圳分公司,项目负责。 6.2012,普光气田单井动态分析方法及软件集成,中石化普光分公司,项目负责。 7.2012,瞬时压力试井解释软件升级,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主要研究人员。 8.2012,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与生产动态分析研究,中石化西南分公司,主要研究人员。 9.2011,低渗气井极限动用半径研究,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项目负责。 10.2010,油气藏地质优化设计与产能预测技术研究(气藏部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22-001-002),主要研究人员。 11.2010,低渗气藏水平井完井优化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22-006-001HZ),主要研究人员。 12.2003,油藏与井筒耦合作用下的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负责。 13.2002,高含硫气藏水平井及大斜度井的地质基础及油藏工程研究,CNPC重点攻关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14.2004-2007,渤海稠油油田分支井优化研究,中海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15.2010,水平井压裂水平井增产机理研究,中石油重点攻关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16.2005,高含H2S气藏测试技术和产能评价研究,中石油“十五”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17.2006,凝析气藏水平井试井分析与产能评价研究,中石化西北分公司,项目负责。 18.2004,川西致密砂岩气藏不稳定产能预测方法研究,中石化西南分公司,项目负责。 19.2006,LD5-2油田水平分支井分支数与分支长度研究,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项目负责。 20.2006,低渗透气藏气井不稳定产能分析及控制储量评价,中石油西南分公司,项目负责。 21.2007,低渗透气藏动态分析方法研究,中石油基础性研究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22.2007,井下节流气井不稳定产能分析及控制储量评价,中石油西南分公司,项目负责。 23.2007,川西致密气藏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研究与软件升级中石化西南分公司,项目负责。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曾焱,陈伟,段永刚,唐治平.井下节流气井的生产动态预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9,31(6):110-112 2.李树松,陈伟,段永刚,杨志兴.点源函数在水平井及多分支井试井理论中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9,31(1):56-60 3.陈伟,朱礼斌,方全堂.试井早期资料解释方法[J],油气井测试,2009,18(4):17-19 4.陈伟、段永刚,方全堂.水平井产能预测相关式开发[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8,30(5):108-110 5.陈伟,王永清,朱礼斌,朱礼祥.探边测试设计方法研究[J],油气井测试,2008,17(6):13-15 6.陈伟,段永刚,严小勇,张建国.低渗气藏单井非稳态产能分析及控制储量评价[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29(2):34-36 7.陈伟,段永刚,刘柏峰,罗邦林,刘华强.罗家寨高产能气井测试井口压力异常分析[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7,29(1):60-63 8.陈伟,杨宇,李允,张健.无限导流水平井不稳态压力计算模型[J],油气井测试,2006,15(4):8-10 9.陈伟,段永刚,张健,陈水银.基于井筒油藏耦合机制的水平井试井设计[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3):69-71 10.陈伟,段永刚,黄诚,刘青山.井筒与油藏耦合条件下的底水驱油藏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4,16(1):66-69 11.陈伟,张晓玲,庄建山,朱礼斌,魏红梅.多层油藏合采压力动态分析通用数学模型[J],油气井测试,2004,13(5):1-3 12.陈伟,段永刚,黄诚,张勇.井筒与油藏耦合条件下的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Ⅲ)—实例分析[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26(1):29-31 13.陈伟,黄诚,张勇.裂缝性油藏非稳态产能预测应用研究[J],油气井测试,2003,12(4):8-10 14.陈伟,段永刚,水平裂缝压裂井试井分析[J],油气井测试,2000,9(3):8-1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