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剑

个人简介

王剑,男,二级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沉积能源及沉积大地构造专业,国土资源部优秀科技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曾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中心党委书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沉积学会(专委会)副主任、《沉积学报》副主编等。近十多年来,作为工程首席科学家及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及面上基金项目5项、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调查工程1项、国家攀登(973)项目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及省部级人才项目等多项:1)首次提出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模式及其与Rodinia解体的关系;2)提出羌塘盆地是我国陆上新区最具潜力的含油气盆地,并首次在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实施了全球海拔最高的第一口4700米科探井。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及三等奖1项(均排名第一);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青年科技奖、以及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等颁发的省部级荣誉奖励多项。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论文77篇、第2作者论文118篇、SCI(SCIE)及EI收录论文87篇;相关论文被SCI(SCIE)他引3274次,其中以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单篇最高被引用600多次,被列入国际著名刊物《PrecambrianResearch》创刊以来10篇最高引用论文之一;论文论著在CNKI中被他引5890次,其中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性专著被他引550多次;第一作者出版论著10部、第二作者5本,包括牵头组织编写国家行业标准《陆地石油天然气调查规范》一部,主编的《沉积岩工作方法》工作手册一部。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1)1988.08-1992.11,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沉积室,助理研究员,支部委员。 (2)1992.12-1994.09,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沉积室,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 (3)1994.10-1995.04,参加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队,长城站(西南极)。 (4)1995.04-1997.06,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副研究员、1996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科技处长、所长助理、所党委委员。 (5)1997.07-2012.09,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中心),研究员、副所长(副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10-1999.4期间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访问学习。 (6)2012.10-2019.03,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党委书记。 (7)2019.04-至今,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教授)。

研究领域

沉积大地构造、含油气盆地分析

研究领域 1、沉积学、前寒武纪沉积学 2、沉积大地构造 3、含油气盆地分析 4、岩相古地理 5、沉积层控矿床 主要研究项目 1、目前承担的项目 (1)2017.01-2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扬子东南缘中新元古代沉积超覆界面性质及盆地转换过程研究”,项目负责人(项目进行中) (2)2019.09-2023.09: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青藏高原油气形成保存规律与资源潜力评价”,专题负责人(项目即将启动) 2、目前正在申报的项目 (1)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特提斯动力系统重点项目“东特提斯演化在羌塘盆地的沉积响应及能源效应”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鄂西裂陷槽在扬子古大陆裂解中的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WangJ.,ZhouXL*,DengQ,FuXG,DuanTZ,GuoXM.,2015.SedimentarysuccessionsandtheonsetoftheNeoproterozoicJiangnansub-basinintheNanhuaRift,SouthChina.InternationalJournalofEarthScience.104,521-539.(SCI) 2.WangJ.,LiZX.,2003.HistoryofNeoproterozoicriftbasinsinSouthChina:implicationsforRodiniabreak-up.PrecambrianResearch,122(1-4),141-158.(SCI) 3.WangJ.,DengQ,WangZJ,etal.,2013.Newevidencesforsedimentaryattributesandtimingofthe“Macaoyuanconglomerates”onthenorthernmarginoftheYangtzeblockinsouthernChina.PrecambrianResearch,235,58-70.(SCI) 4.WangJ.,FuXiugen,ChenWenxi,WangZhengjiang,TanFuwen,ChenMing,ZhuoJiewen,2008.ChronologyandgeochemistryofthevolcanicrocksinWoruoMountainregion,NorthernQiangtangdepression:ImplicationstotheLateTriassicvolcanic-sedimentaryevents.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51(2),194-205.(SCI) 5.WangJ.,LiXianhua,DuanTaizhong,LiuDunyi,SongBiao,LiZhongxiong,GaoYonghua,2003.NewevidencesonzirconSHRIMPU-PbdatingfortheCangshuipuvolcanicrocksanditsimplicationsforthebasalboundaryofthe“Nanhuan”stratainSouthChina.ChineseScienceBulletin,48(16),1663-1669.(SCI) 6.WangJ.,Z.X.Li,2001.SequencestratigraphyandevolutionoftheNeoproterozoicmarginalbasinsalongsoutheasternYangtzeCraton,SouthChina.GondwanaResearch,2001,4(1),17-26.(SCI) 7.王剑,汪正江,谢渊,卢进才,杨平等编制,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陆地石油和天然气调查规范》(DZ/T0259-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2014-09-28发布,2014-12-01实施),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p.1-32. 8.王剑,谭富文,付修根等,2015.《沉积岩工作方法》,地质出版社,p.1-290. 9.王剑,2000.《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沉积演化-----兼论与Rodinia解体的关系》,地质出版社,p.1-146. 王剑,丁俊,王成善,谭富文,陈明,胡平,李亚林,高锐,方慧等,2009.《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地质出版社,p.1-645.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