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苏奋振

个人简介

致力于发展海洋空间信息理论方法体系,组织建成全球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南海空间情势分析与决策模拟系统、中国海岸带遥感评估高分辨率系统,完成了我国海岸带40年变化评估、南海周边岸带35年变化分析、南海海域和水道安全空间情势评估等工作,获得了我国首套南海珊瑚岛礁高精度遥感地貌图、我国首套全南海海域油气平台分布图等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52篇,出版专著10卷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次,省部级科技奖10次,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教育背景 1996-09--2001-0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博士学位 1990-09--1994-06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武汉大学) 学士 出国学习工作 2008.1 – 2009.3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环境与土木工程系 访问副教授 工作经历: 2015-07至今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2009-07--2015-07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博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3-07--2009-07 地理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 2002-12--2003-02 香港科技大学 研究助理 2001-07--2003-07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博士后 奖励信息 (1) 南海及周边地区遥感综合监测与决策支持分析,二等奖,国家级,2014 (2) 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二等奖,国家级,2010 (3) 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级,2009 (4) 北太平洋鱿鱼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渔,二等奖,国家级,2008 (5) 中国海岸带环境遥感监测与信息系,二等奖,国家级,2005 发表著作 (1) 海岸带遥感评估,Coasstal Zone Remote Sensing Assessment,科学出版社,2015-04,第1作者 (2)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arine GIS,海洋出版社,2005-07,第1作者 (3) 海岸带及近海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Coastal Zone Data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海洋出版社,2005-07,第3作者 (4) 中国海岸带海岛遥感调查,China Coastal Zone Remote Sensing,海洋出版社,2005-07,第2作者 科研活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863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 科研项目 (1) 南海油气平台监测,主持,国家级,2014-07--2016-07 (2) 海岸带开发空间模式挖掘,主持,国家级,2012-01--2015-12 (3) 全球海量空间信息关联更新与主动服务系统,主持,国家级,2012-01--2014-12 (4) 海岸带时空演变遥感信息精确提取与分析关键技术,主持,国家级,2009-01--2011-06 对外交流 2016.08 组织第17届国际空间数据处理研讨会,任大会主席 2010.07 组织IGARSS(国际地学遥感大会) 时空模式挖掘分会(美国) 2009.07 组织并主持IGARSS(国际地学遥感大会) 时空数据挖掘分会(南非) 2008.01-2009.03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时空概率及风险预警合作研究; 2006.07 参加中意政府双边海洋环境保护会议,并访意大利相关研究单位; 2004.10 参加第3届国际西北太平洋遥感研讨会; 2004.09-10 参加IGSNRR2004阿拉斯加会议; 2002.10-2003.02 香港理工大学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合作研究; 2001.12 英国海岸带遥感研究交流; 2001.11 受日本国土院邀请访问京都大学,明城大学等学术机构,代理团长; 2000.6 参加里斯本国际海岸带管理会议; 2000.10 参加北京国际渔业大会; 2000.11 参加香港国际海洋遥感研讨会; 1999.11 参加香港举行的国际遥感大会; 1999.10 受科技部委托,随同澳大利亚海洋遥感代表团访问我国海洋遥感单位; 海岸野外考察 1996年 福建海岸带港湾,自闽江口,至九龙江口,行程约600公里; 1997年 海南岛东岸海岸红树林及珊瑚礁,自海口至天涯海角,行程约500公里; 2000年 欧洲大陆海岸最西段特茹河口; 2001年 日本关西海岸带城市化; 2001年 英国东海岸阶地,自伦敦泰晤士河口往北至苏格兰阿伯丁,近千公里; 2002年 香港岛屿与海岸带城市化; 2003年 环渤海,自戴河口,经海河口,至渤海海峡南北长山岛,行程近千公里; 2004年 阿拉斯加海岸带冰川及海湾保护; 2005年 广东海岸带遥感调查,自珠海横琴岛,至饶平柘林湾,行程近2000公里; 2006年 意大利泻湖保护与港湾利用; 2009年 非洲好望角及最南端厄加勒斯角(印度洋与大西洋分界点); 2010年 美国夏威夷火山岛; 2010年 辽东湾海岸带遥感调查,自曹妃甸至大连,逾千公里; 2011年 加拿大西海岸河口生态保护; 2011年 滦河口河海相互作用; 2012年 辽东半岛大连经獐子岛至鸭绿江口,地貌调查; 2012年 法国南特、蒙彼埃尔、Palavas和Sete等大西洋及地中岸带利用及养殖; 2012年 南海西沙群岛珊瑚礁地貌考察; 2013年 北美洲太平洋东岸溺谷型海岸地貌与城市化考察,旧金山至墨西哥边界; 2013年 北美洲夏洛特皇后群岛海陆相互作用、生态环境、人文政治环境考察; 2013年 蓬莱阁、威海、青岛、日照、苏北、长江口、洋山港,行程2000余公里; 2014年 南海西沙考察珊瑚礁,登盘石屿、玉琢礁、甘泉岛、七连屿等15岛礁。 2015年 南沙岛礁。北部湾海上油气平台​考察及越南沿岸生态环境与红树林考察。 2016年 南沙岛礁。 组织完成马来半岛生态环境考察。 2017年 南沙岛礁。

研究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南海周边海岸带开发利用空间分异,地理学报,2015,通讯作者 (2) A Temporal Accessibility Model for Assessing the Ability of Search and Rescue in Nansha,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2014,通讯作者 (3) 南沙岛礁及周边港口可达性评价模型研究,地理学报,2014,通讯作者 (4) A model to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front detection based on threshold interval,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4,通讯作者 (5) A physical Impulse-based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exploitative intensity of BaydA case study of Daya Bay in China,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2012,通讯作者 (6) 中国海岸分形空间分异及成因,Scale effect of coastline: A case study of China Mainland,Journal of Geography,2011,第1作者 (7) 广东海岸带20年变化及驱动力分析,海洋学报,2011,第2作者 (8)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Primary theory and key technologies for marin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6,第1作者 (9) 环境因子与鱼类集聚关联规则挖掘, A data mining approach to determine the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fish distribution,Ecological Modelling,2004,第1作者

学术兼职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信息委员会 主席 中国地理信息协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 秘书长 中国海洋学会理事 海洋遥感专委会 副主任 海洋信息专委会 委员 中国太平洋学会 地缘政治研究分会 副会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