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黑永强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黑永强:男,1983年生,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通信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随后硕博连读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并于2010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留校综合业务网(ISN)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工作。2015-2016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TAUSTIN)做访问学者。 已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市级和科研院所合作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合著2部。 学研究 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智能计算和学习方法的SDM系统绿色化设计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启发式智能计算的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研究” 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天线协作频谱感知系统智能优化设计研究” 4.中国博士后资助项目“少模光纤模分复用系统传输技术研究” 5.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认知MIMO系统智能资源分配技术研究” 6.中兴通讯横向课题““LTE-A多天线和载波聚合技术性能评估” 7.华为横向合作课题“XXX中的创新天线技术研究” 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空分复用系统MIMO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9.科研所合作课题“XXX阵列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研究” 10.XXX公司合作课题“5GNR下行链路关键技术研究与仿真” 参与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用户MIMO自适应关键技术研究” 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IMT-Advanced中的增强MIMO技术研发” 3.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IMT-Advanced中的增强MIMO技术研发” 荣誉获奖 2018年师德师风优秀 2017年考核优秀 2016年优秀教材二等奖 2015年创新实验一等奖 科研团队 (1)硕士研究生 2013级:李敏(西电,推免,华为)邱卓(西邮,中兴) 2014级:刘娇(河北大学,推免,中电54所),刘永莉(燕山大学,百度),黄伟鹏(南昌大学,上海) 2015级:魏然(南昌大学,推免,广州建行),张聪(太原科技,推免,中国移动研究院),李力(中北大学,西安航天) 2016级:郭宁(西电,推免),寇艳春(太原理工,推免),宋玮婷(东北大学,推免) 2017级:虞上聚(南昌大学,推免)尹光辉(河南工业大学)叶锦平(西安文理) 2018级:刘雪雪(推免),曹志刚(推免),杨振洁(推免),王敏(推免) 课程教学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高频电子线路 线性代数 招生要求 关于研究生招生的信息: 招生要求: 基础扎实、有责任心、上进心、团队合作意识、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混学位请绕道。 希望有意加入本团队的学生对于自己的研究生期间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报考前最好能和本人取得联系。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大规模MIMO MassiveMIMO技术通过在基站端配置大规模的天线阵列,在频谱效率和波束分辨率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因而被视为5G通信中极具前景的关键技术。MassiveMIMO系统中信道估计,导频污染,波束赋型和资源分配等每一项技术值得深入探索。 2.绿色通信 5G时代联网设备数目增多,能量消耗激增,如何实现绿色通信是5G时代的重要研究方向,能源的巨大消耗问题将给供电系统和硬件成本带来极大的挑战,探索固定资源配置下的频谱效率分析无疑更具有研究意义。 3.空分复用 现如今,骨干网100Gbit/s技术已经成为主导,400Gbit/s开始逐步铺开,更快的Tbit/s或Pbit/s技术也开始未雨绸缪。基于多芯或多模光纤的空分复用技术,通过复用的方式能够成倍的提高系统的容量,因而被视为有望解决未来通信容量瓶颈的关键技术。 4.智能信息处理 未来通信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自治的智能系统,它具有感知,智能,学习等特点。面对系统中丰富的无线资源和空时频等自由度,如何从人工智能的思路出发,设计出高效自适应寻优机制来解决通信系统中问题则成为一项有趣的研究课题。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5G大规模MIMO,绿色通信,空分复用,智能信息处理等。

学术兼职

担任多个(IEEE、Elsevier、Springer等旗下)国际著名期刊的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