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平全

个人简介

现任西南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领域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被聘为四川省安全生产专家、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石油天然气专家组委员;一直从事油气井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攻油田化学、应用化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包括钻井液与完井液、光催化、新型材料、环保、堵漏等。 截至2017年底,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人,其中壹硕士获国家奖学金、省学业奖学金一等奖、校长奖学金各1次;壹博士获省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百优博士论文提名、壹博士获国家奖学金2次、校飞翔奖1次及省优秀毕业生和校优秀博士论文;指导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团队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银奖及第三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 截至2017年底,主持与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局级等科研项目40余项,获奖14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局级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EI核心收录20余篇);出版专著5部。 个人简历 1982.09—1986.06西南石油学院,应用化学,获学士学位 1986.09—1989.06西南石油学院,应用化学,获硕士学位 1989.07—1992.06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助教 1992.07—1994.06在吐哈油田任甲方监督 1992.07—1999.12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讲师 1999.09—2002.06西南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获博士学位 2000.01—2012.12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2.12—至今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研究方向:油气井工作液理论与技术、油气井储层保护理论与技术

研究领域 在光催化、油田化学、处理剂合成、材料、环保处理、深井钻井液与完井液、恶性漏失防漏堵漏、页岩气水基钻井液等方面独有建树。 主要研究项目 国家级8项(负责2项、主研6项):三高气田开发安全隐患井封堵技术、三高气井井筒压力控制技术、三高气井固完井安全保障技术与装备,西部油气深井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研究、裂缝性地层恶性漏失堵漏技术研究等。 部级11项(主研CNPC7项):高含硫气藏安全开发基础理论研究、扩展安全密度窗口钻井液技术研究、裂缝性地层恶性漏失堵漏技术评价方法研究等。 局级23项(负责19项、主研4项):超深井钻井液工艺技术原理与钻井液设计技术研究、无渗透钻井完井液保护油气层技术及效果评价、延长石油陆相页岩气井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等。 代表性成果 甘肃省优秀成果三等奖,抗温抗盐降滤失钻井液处理剂,1994 CNPC科技进步一等奖,新疆火山喷发岩裂缝性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1997 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新疆火山喷发岩裂缝性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1998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HL-II惰性降滤失剂,1998 CNPC科技进步二等奖,吐哈盆地泥页岩井段井壁不稳定问题及对策研究,1999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三等奖,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固化技术,2008 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超高温钻井流体技术研究与应用,2011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高温钻井流体技术与工业化应用,2012 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钻井液用高分子乳液包被抑制剂HP,2013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复杂结构井特种钻井液及工业化应用,2016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技术发明二等奖,水基钻井液微、纳米封堵技术及工业化应用,201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