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孙学阳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2000年7月本科毕业于西安科技学院矿井建设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5年7月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12月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年至今在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研究领域

地质环境保护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构造控灾机理的采煤沉陷灾害预警基础研究”,主持人,2013.01-2016.12。 (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量化评价研究”,主持人,2012.01-2014.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黄土覆盖区采煤地面形变灾害机理研究”,第二参与人,2017.01-2020.12。 (4)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项目“渭北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分级评价标准研究”,主持人,2013.07-2015.06。 专利 (1)孙学阳,一种煤炭自燃火烧隐患区的生态恢复治理方法[P].中国专利,中国,ZL201410773450.4,2015.03.25 (2)孙学阳.一种应力型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装置[P].中国专利,ZL201420792536.7,2015-04-08 (3)孙学阳.可倾斜实验支架[P].中国专利.CN201621077785.3,2016-09-20 (4)孙学阳.封闭实验支架[P].中国专利.CN201621077850.2,2016-09-20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学术论文 (1)孙学阳,夏玉成,杜荣军,肖良,构造应力与节理耦合对采煤沉陷的控制作用,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27(1):130~134 (2)孙学阳,夏玉成,节理化覆岩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对采煤沉陷的影响,矿业研究与开发.2014,34(3):51~53+126 (3)孙学阳,煤矿区构造环境内涵及类型划分,煤田地质与勘探,2015,43(4):79~84 (4)孙学阳,杨旭,李鹏强,何拓平,李聪,邬景方,煤系地层与滑坡倾向相同条件下开采对滑坡扰动的影响,煤矿安全,2016,(10):36~39 (5)孙学阳,刘自强,杜荣军,何拓平,朱庆伟,夏文海,煤层顶板次生离层水周期突水致灾过程模拟,煤炭学报,2016,41(s2):510~516 (6)孙学阳,安孝会,苗霖田,李鹏强,煤矿井工开采对上覆反向滑坡扰动的模拟研究,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7,37(1):75~79 (7)孙学阳,梁倩文,保水采煤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煤炭科学技术.2017,45(1):54~59 (8)孙学阳,付恒心,寇规规,刘亮东,李鹏强,苗霖田,综采工作面顶板次生离层水害形成机理分析,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34(4):678~683 (9)孙学阳,李鹏强,李聪,邬景方,杨旭,何拓平,煤矿开采对地表反向滑坡稳定性影响的模拟,煤矿安全,2017,48(8):16~19 (10)孙学阳,邬景方,李鹏强,杨旭,李聪,何拓平,基于“v”字形法则的煤层开采对黄土滑坡扰动的模拟,煤矿安全,2017,48(3):56~59 学术专著 (1)孙学阳.渭北煤矿区采煤沉陷灾变预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孙学阳.陕北侏罗纪煤田黄土沟壑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