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海云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以及现代生化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及相关实验的教学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Dang Yang, Haiyun Li, Ziyuan Li, Zaibin Hao, Jianping Li. Determination of rutin by flow injection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using the reaction of luminol And potassium hexacyanoferrate (III) with the aid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 Luminescence 2010,25: 436–444 李文兰,李海云,梁祖珍,朱清,陈晓汉. 美国芦荟茎尖和茎段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J]. 南方园艺,2010,21(3):7-10. 王彦超,郝再彬,李子院,李海云,杨丹. 直、支链木薯淀粉的分离纯化及检测[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3): 47-51. Hai-yun Li,Zai-bin Hao,Xiu-li Wang, Lei Huang,Jian-ping Li.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extracts And fractions from 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J]. Bioresource Technology[J]. 2009, 100: 970–974. 刘丹丹,郝再彬,李海云,张杰. 茶多酚对草生欧文氏杆菌抑菌功效的研究[J]. 植物保护,2009 , 35 (6) :78 - 82 李海云,王秀丽,潘英明,李文兰. 罗汉果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及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J]. 广西植物,2008,28(5):698-702. 李海云,郝再彬,李文兰,黄冬梅. 大孔树脂对鱼腥草总黄酮的吸附分离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47-51. 王秀丽,李海云,李子院. 桂圆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吸附NO2-、胆酸钠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0):48-51. 王秀丽,李海云,徐立. 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吸附胆酸钠的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7,28(3):33-35. 李海云,王秀丽. 荔枝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吸附NO2-、胆酸钠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8):167-169. 李海云,王秀丽,邱妮. 荔枝壳膳食纤维的制备[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26(3):385-387. 王秀丽,李海云. 白果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NO2-的吸附作用[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2(4):559-561. 李海云,王秀丽,李子院,海洪. 应用化学专业技能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高教研究专辑,122-124. 李海云,蒋强民. 结晶紫极谱行为研究[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41(12):923-924,931. 李海云,侯明,陈召桂. Cu(Ⅱ)、Cr(Ⅵ)、Hg(Ⅱ)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5,25(4):538-542. 侯明,李海云,殷辉安. 汞(Ⅱ)-吖啶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荧光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 分析试验室,2005,24(8):15-18. 潘英明,李海云,王恒山,朱志仁,王凯. 桂花种子皮黑色素总酚含量的测定及其脂质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5):145-147. 潘英明,李海云,王刚,黄海兰,林文勇. 花生麸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吸附亚硝酸根离子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4:32-34. 王恒山,潘英明,李海云,唐莅东,唐旭杰,黄志清. 桂花种子黑色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6A):55-57. 李海云,徐远金. 流动注射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4,24(2):227-230. 徐远金,李海云,姚志雄,黄天寿. 水中亚硝酸根的表面活性剂增敏催化动力学流动注射荧光法测定[J]. 分析测试学报,2003,22(4):32-34.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