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凤明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00/9–2003/7,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工学博士 1998/9–2000/9,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工学硕士 1988/9–1992/7,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海洋工程专业, 学士 工作经历 2016/10-至今,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2016/3-2016/10,2017/3-2017/8, 2018/3-2018/8 德国锡根大学,土木工程系力学所,洪堡高访学者 2015/1-2015/2,香港理工大学,机械系,高访 2013/12-2014/1,德国锡根大学,土木工程系力学所,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 2012/9-2016/10,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导 2006/8-2012/9,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导 2007/11-2009/6,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 2003/8-2006/8,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系,副教授 2003/9-2005/9,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后 1992/8-1998/8,黑龙江岁宝热电有限公司,工程师 承担项目 主持的纵向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2072083,海洋工程细长体结构非线性涡激振动及控制研究,2021/01-2024/12,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中德合作项目),11761131006,声学超材料结构的振动和噪声主动调控及其优化设计研究,2018/01-2020/12,在研,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572007,点阵夹芯结构非线性振动及主动控制研究,2016/01-2019/12,已结题,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172084,轻质点阵夹芯结构主被动一体化振动控制研究,2012/01-2015/12,已结题,主持 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711100,高速列车基础力学问题研究,负责复杂气动载荷下高速列车结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2011/01-2015/12,已结题,子课题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672017,失谐压电声子晶体波动局域化理论及实验研究,2007/01-2009/12,已结题,主持 7.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气动热弹性颤振分析,2012/09-2013/12,已结题,主持 8. 航天支撑技术基金项目,非定常气动力和飞行控制力作用下细长体导弹弹体气动弹性分析及颤振控制,2011/01-2012/12,已结题,主持 承担的横向课题: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航空航天部等部委企业合作,在结构动力学分析、振动与噪声分析和控制、风力机叶片和飞行器结构的气动弹性分析、气动阻尼计算、流固耦合振动分析等领域承担多项横向课题。 学术交流 1. 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2018.11.23-11.25,哈尔滨. 合作组织专题研讨会:结构振动、噪声与控制。 2. ICDVC-2018,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ynamics, Vibration and Control, July 28-30, 2018, Shijiazhuang, China. 合作组织专题研讨会“Structural nonlinear dynamics, vibration control and applications”。 3. 中国力学大会-2017,北京,2017年8月13-16日. 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合作组织专题研讨会:结构非线性动力学与振动控制和利用。 4. ICDVC-2014,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ynamics, Vibration and Control, August 23-25, 2014, Shanghai, China. 合作组织专题研讨会“Nonlinear dynamics, vibration and control of novel composite structures”。 5. 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南宁,2013年5月10-12日. 大会邀请报告。 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Periodic Structures (ISAPS 2013), Changsha, China, October 18-20, 2013. Plenary Talk. 大会邀请报告。 7. The 2nd Cross-Strait Symposium on Dynamical Systems and Vibration (SDSV 2012), Hong Kong, China, December 13-19, 2012. 邀请报告。 8. 中国力学大会-2013,西安,2013年8月19-21日. 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合作组织“随机动力学、振动、控制和实验”专题研讨会。 招生信息 可以招收力学博士、工程博士(机械)、力学硕士研究生。 攻读学位期间,可以推荐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等世界名校联合培养的机会。 本科生授课课程 主讲过以下本科生课程: 《理论力学》,本科生必修课 《材料力学》,本科生必修课 《工程力学》,本科生必修课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本科生选修课。 研究生授课课程 主讲过以下研究生课程: 《板壳理论》 《结构动力学》 《高等动力学》 《结构振动控制》 《高等板壳理论》 《固体结构中的振动与波专题》 专利成果 1. 熊远皓,李凤明,温舒瑞. 一种适用于多频段减振的分级周期结构超材料梁. 授权公告日:2021.02.05,ZL201910888848.5,发明专利. 2. 周盛林, 李凤明. 一种失谐双跨梁结构的实验装置. 授权公告日:2017.12.08,ZL201510740509.4, 发明专利. 3. 李凤明, 周盛林. 一种旅行箱的减振装置. 授权公告日:2015.07.01,ZL201420685866.6, 实用新型. 出版著作 C. M. Harris和Piersol A. G. 著,刘树林、王金东、李凤明、冷建成、时文刚 译,《冲击与振动手册》(第5版),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年。 荣誉 1. 爱思唯尔(Elsevier)“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05.08. 2. 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7年9月 3. 北京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6年6月 4. 黑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1年11月 5. 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六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4年9月 奖励 1. 先进材料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及主被动控制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获奖人:李凤明,宋智广,刘春川,吴志静,王宇),2020.12. 2. 德国洪堡基金高访学者奖励资助(Humboldt Research Fellowship for experienced researchers),2016.3.1–2016.10.31;2017.3.1–2017.8.31;2018.3.1–2018.8.31,共三期,在德国锡根大学土木工程系力学所,与国际知名力学家Chuanzeng Zhang教授合作从事研究工作。 3.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励资助,2013.12.1–2014.1.31。在德国锡根大学土木工程系力学所,与国际知名力学家Chuanzeng Zhang教授合作研究。 4. 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 (英文版) 优秀作者奖励 (Outstanding Author),排名第一,2016.12.26. 5.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2011.3. 6. 日本学术振兴会(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JSPS)奖学金资助,2007.11-2009.6,在东京工业大学机械系从事合作研究。 研究生培养 可以招收力学博士、工程博士(机械)、力学硕士研究生。 攻读学位期间,可以推荐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等世界名校联合培养的机会。 一. 指导博士生情况: 1. 王毅泽 (本人作为副导师具体指导) 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06年9月—2009年7月,获得哈工大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题目:磁电弹性声带隙材料结构中的弹性波传播与局部化研究。 取得的成绩如下: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11篇 (2) 于2009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奖学金资助 (3) 于2010年获哈工大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4) 于2011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5) 于2012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资助。 现工作单位:天津大学,教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 刘春川 (本人作为副导师具体指导) 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07年9月—2011年7月,获得哈工大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题目:基于波动理论的有限尺寸结构短时瞬态响应与功率流控制。 取得的成绩如下: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7篇 (2) 于2012年获哈工大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现工作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导。 3. 姚国 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11.03—2014.04,获得哈工大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题目:亚音速气流作用下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结构的非线性振动及控制。 取得的成绩如下: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5篇 (2) 哈工大优秀毕业生,2014年 现工作单位:东北大学机械学院,副教授、硕导。 4. 宋智广 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11年9月—2014年10月,获得哈工大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题目:超声速气流中结构非线性气动热弹性分析。 取得的成绩如下: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12篇 (2) 于2013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3) 于2015年7月获德国洪堡基金奖励资助 (4) 于2017年获得哈工大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现工作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青年千人获得者。 5. 吴志静(女) (本人作为副导师具体指导) 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11年9月—2016年1月,获得哈工大和香港理工博士学位 (双博士学位获得者) 博士论文题目:周期结构的振动行为与隔振性能研究 取得的成绩如下: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9篇 (2) 于2014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3) 于2014.10—2016年10月在香港理工大学机械系攻读博士学位 现工作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导。 6. 王宇 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12年9月—2016年1月,获得哈工大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题目:双层纳米板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取得的成绩如下: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7篇 (2) 于2015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现工作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导。 7. 孟令常 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13年9月—2017年7月,获得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题目:多跨板的非线性亚音速气动弹性特性研究 取得的成绩如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2篇 现工作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 8. 柴玉阳 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15年9月—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读博士生 取得的成绩如下: (1) 目前为止已经在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6篇 (2) 于2017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3) 于2018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现在德国锡根大学师从Chuanzeng Zhang教授学习1年。 9. 任涛 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17年9月—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读博士生 10. 熊远皓 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18年9月—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读博士生 11. Muhammad Shoaib 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18年9月—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读博士生 (国际留学生) 二. 指导硕士生情况: 目前为止,已经培养毕业硕士生14人,其中1人(宋智广)获得黑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左世磊)获得北京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人(吕秀秀、周盛林)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人(李金强、吕秀秀)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分别到日本和德国攻读博士学位、多人次获得哈工大和北工大校级优秀毕业生。目前在读哈工程硕士生3人。 科研团队 本人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建学院“运载器动力学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本团队目前拥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博导)2名、副教授(博导)2名、副教授(硕导)2名、讲师(硕导)1名。 团队人员结构合理,是一支年富力强、思维活跃、具有国际合作基础的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动力学、振动与噪声控制方向研究。团队已经承担过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973计划子课题,以及多项部委横向课题,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团队国际交流广泛,与德国锡根大学、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建立了很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团队人员名单如下: 1. 李凤明,教授、博导,德国洪堡高访学者; 2. 宋智广,教授、博导,哈工大一般力学博士、德国洪堡学者、青年千人。 3. 刘春川,副教授、博导,哈工大一般力学博士; 4. 李金强,副教授、博导,日本北海道大学人类机械系统设计博士; 5. 吴志静,副教授、硕导,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和哈工大一般力学博士; 6. 王宇,副教授、硕导,哈工大一般力学博士; 7. 温舒瑞,讲师、硕导,哈工大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 此外,团队目前拥有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7名。 实验室情况 本团队“运载器动力学与控制实验室”拥有实验室场地面积100多平方米,拥有7吨电动振动台实验系统和LMS多通道动态信号采集及分析系统等多种先进振动、噪声和控制实验设备,以及多台不同量级的激振器、多台工作站和高性能服务器、不同型号的加速度和位移传感器,等等,可以满足各种振动和噪声测试实验需求。

研究领域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新型材料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控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 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方面 [1] Zhi-Guang Song, Tian-Zhi Yang, Feng-Ming Li, Erasmo Carrera, Peter Hagedorn. A method of panel flutter suppression and elimination for aeroelastic structures in supersonic airflow. ASME-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2018, 140(6): 064501. [2] Zhi-Guang Song, Feng-Ming Li, Erasmo Carrera, Peter Hagedorn. A new method of smart and optimal flutter control for composite laminated panels in supersonic airflow under thermal effects.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18, 414: 218-232. [3] Meng Li, Fengming Li, Xingjian Jing.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of composite pyramidal lattice truss core sandwich plates.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8, 31(2): 04017097. [4] Zhao Zhao, Shurui Wen, Fengming Li, Chuanzeng Zhang. Free vibration analysis of multi-span Timoshenko beams using the assumed mode method. 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 2018, 88: 1213–1228. [5] Guoqing Jiang, Fengming Li. Aerothermoelastic analysis of composite laminated trapezoidal panels in supersonic airflow.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8, 200: 313-327 [6] Yuyang Chai, Fengming Li, Zhiguang Song, Chuanzeng Zhang. Aerothermoelastic flutter analysis and active vibration suppression of nonlinear composite laminated panels with time-dependent boundary conditions in supersonic airflow.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 2018, 29(4): 653–668. [7] Jingwei Zhou, Shurui Wen, Fengming Li, Yu Zhu. Coupled bending and torsional vibrations of non-uniform thin-walled beams by the transfer differential transform method and experiments.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18, 127: 373-388. [8] Zhao Zhao, Shurui Wen, Fengming Li. Vibration analysis of multi-span lattice sandwich beams using the assumed mode method.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8, 185: 716-727. [9] Yu-Yang Chai, Zhi-Guang Song, Feng-Ming Li. Investigations on the influences of elastic foundations on the aerothermoelastic flutter and thermal buckling properties of lattice sandwich panels in supersonic airflow. Acta Astronautica, 2017, 140: 176–189. [10] Feng-Ming Li. Active aeroelastic flutter suppression of a supersonic plate with piezoelectric mate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2012, 51: 190–203. ● 新型材料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方面 [1] Fengming Li, Chuanzeng Zhang. Active localization of wave propagation in elastic beams using periodic placement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sensor pair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8, 124: 085106. [2] Zhijing Wu, Fengming Li, Chuanzeng Zhang. Band-gap analysis of a novel lattice with a hierarchical periodicity using the spectral element method.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18, 421: 246-260. [3] Shenglin Zhou, Fengming Li, Chuanzeng Zhang.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disordered two-span beams with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2018, 24: 3641–3657. [4] Fengming Li, Chuanzeng Zhang, Chunchuan Liu. Active tuning of vibration and wave propagation in elastic beams with periodically placed piezoelectric actuator/sensor pairs.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17, 393: 14-29. [5] Yi-Ze Wang, Feng-Ming Li, Yue-Sheng Wang. Active feedback control of elastic wave metamaterials.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 2017, 28(15): 2110–2116. [6] Shi-Lei Zuo, Feng-Ming Li, Chuanzeng Zhang.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vibration band-gap properties of periodic rigid frame structures. Acta Mechanica, 2016, 227: 1653-1669. [7] Zhi-Jing Wu, Feng-Ming Li. Spectral eleme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alysing the vibration band gap properties of two-dimensional square lattices.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2016, 22: 710-721. [8] Feng-Ming Li, Chun-Chuan Liu. Vibration analysis and active control for frame structures with piezoelectric rods using spectral element method. 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 2015, 85: 675-690. [9] Zhi-Jing Wu, Feng-Ming Li, Chuanzeng Zhang. Vibration band-gap properties of three-dimensional Kagome lattices using the spectral element method.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15, 341: 162–173. [10] Feng-Ming Li, Zhi-Guang Song. Flutter and thermal buckling control for composite laminated panels in supersonic flow.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13, 332: 5678–5695. ● 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方面 [1] Guo Yao, Fengming Li. Nonlinear global resonance analysis of an embedded plate interacting with outside subsonic airflow.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19, 68: 286–301. [2] Yu Wang, Fengming Li, Yize Wang, Xingjian Jing. Nonlinear responses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viscoelastic nanoplate resting on elastic matrix under 3:1 internal resona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2017, 128-129: 94-104. [3] Guo Yao, Feng-Ming Li. Stability and vibration properties of a composite laminated plate subjected to subsonic compressible airflow. Meccanica, 2016, 51: 2277-2287. [4] Yu Wang, Feng-Ming Li, Yi-Ze Wang. Nonlocal effect on the nonlinea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buckled parametric double-layered nanoplates. Nonlinear Dynamics, 2016, 85: 1719-1733. [5] Yu Wang, Feng-Ming Li, Yi-Ze Wang. Homoclinic behaviors and chaotic motions of double layered viscoelastic nanoplates based on nonlocal theory and extended Melnikov method. Chaos, 2015, 25: 063108. [6] Wang Y, Li FM. Nonlinear dynamics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two rods connected by a joint with clearance.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15, 39: 2518-2527. [7] Yu Wang, Fengming Li, Xingjian Jing, Yize Wang. Nonlinear vibration analysis of double layered nanoplates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Physics Letters A, 2015, 379: 1532-1537. [8] Zhi-Guang Song, Feng-Ming Li. Aeroelastic analysis and active flutter control of nonlinear lattice sandwich beams. Nonlinear Dynamics, 2014, 76(1): 57-68. [9] Guo Yao, Feng-Ming Li. Chaotic motion of a composite laminated plate with geometric nonlinearity in subsonic fl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2013, 50: 81–90. [10] Li FM, Yao G. 1/3 Subharmonic resonance of a nonlinear composite laminated cylindrical shell in subsonic air flow.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3, 100: 249-256.

学术兼职

1. 固体力学学报编委,2020年--; 2.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委员,2013年--; 3. 第八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组成员,2012年--; 4. 第九届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非线性动力学与运动稳定性专业组成员,2011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