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汪晓筠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1994年本科毕业,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07年留青海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其中,获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目前主持在研省级科研项目1项。曾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进修一年,了解了国际前沿科研动态,启发了科研理念,为从血管生理学角度研究高原病的发病机制拓展了思路。研究方向:高原心血管病病理生理学。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 研究内容简介 高原肺水肿(HAPE)发病的具体机制不详。有研究认为是由肺泡气-血屏障障碍,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导致蛋白质、血液等有形成份渗漏至肺泡腔。H2S是一种新型的气体信号分子,参与降低血压,保护呼吸中枢神经元免受低氧损伤,促进细胞凋亡及对抗氧化应激等生物保护作用。利用外源性H2S供体和H2S生成抑制剂,探讨H2S对实验性HAPE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可为H2S作为药物靶点防治HAPE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抗缺氧机制的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在研科研项目 按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经费(万元)、起止时间分行填写(特别说明是在研项目) 1、硫化氢对低氧性肺水肿肺微血管渗透性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归国留学人员择优项目资助;6万元;2015.10-2018.10(主持在研) 获奖情况 一、科研成果(按序号、成果项目名称、颁发单位、获奖等级、本人排名、获奖时间分行填写) 1、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 疗成果三等奖第五完成人,2006. 2、高原不同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及血液粘度的调节,中国人民武装警 察部队医疗成果三等奖,第五完成人,2005. 3、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疗成果 四等奖,第五完成人,2001.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一、本人发表论文(按序号、前三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发表刊物名称、发表时间分行填写,限近5年发表的文章) 1、汪晓筠,马祁生,景玉宏.高原习服中大鼠血浆瘦素及弓状核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30(2):110-112. 2、汪晓筠,马祁生,景玉宏.高原低氧对大鼠血清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含量和血浆中活性氧含量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29(10):884-886. 3、汪晓筠,谢智,王建新.热休克联合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保护作用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5):711-71 4、汪晓筠,樊海宁.硫化氢对铁超载下大鼠肝星状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1960-1963. 5、汪晓筠,谢智,王建新.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在体MIRI的保护效应[J].青海医学院学报2012,33(1):31-34. 6、汪晓筠,王毓洁,王建新.虚拟与真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青海大学学报2013,31(1):95-9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