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继福

个人简介

工作经历 2017年3月-2019年12月,长江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系主任 2015年11月-2017年3月,长江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系教工党支部书记 2015年7月-今,长江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讲师 学习经历 2012年9月-2015年6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博士,导师:鲁剑巍教授 2010年9月-2012年6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硕士,导师:鲁剑巍教授 2006年9月-2010年6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指导教师:鲁剑巍教授 主讲课程 地质与地貌学、植物营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土壤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研究生)、野外课程实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稻-油轮作养分管理与土壤肥力方面的研究工作。欢迎有志学士报考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硕士。

主持课题 项目名称: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重金属离子在矿物界面与腐殖酸络合可视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主持) 项目名称:2017-2018年度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 项目名称:水稻、油菜轮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名称: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 项目名称:秸秆还田效应研究 项目名称:氮肥用量对直播油菜密度消减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项目名称: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还田秸秆替代钾肥效应(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项目名称:腐殖酸在不同矿物表面吸附动力学研究(2018年长江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潘晨,农资2017级) 项目名称:N15示踪棉花对小麦秸秆氮素吸收与利用研究(2017年长江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何俊峰,农资2016级) 项目名称:全程机械化作业下再生稻氮素养分调控与管理研究(2016年长江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黄菲,农资2015级) 项目名称: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还田秸秆替代钾肥效应(2015年长江大学农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付国星,农资2014级)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一)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 1.MeifangSong,YitaoHu,ShuaiHuang,JunfengHe,FowenChen,JialongZou,JifuLi*.Effectsoflong-termKfertilizerapplicationonthecropyieldandKdistributionofsoilaggregatesinapaddy-uplandrotationsystem.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Research,2019,10(1):65-69 JifuLi,WenjunZhang,JianqiangZhu,JianweiLu.Theinfluenceofcitrateonsurfacedissolutionandalterationofthemicro-andnano-structureofbiotite.RSCAdvances,2016,6.112544-112551(IF=3.289) JifuLi,WenjunZhang*,ShiyanLi,XiaokunLi,JianweiLu*.Effectsofcitrateonthedissolutionandtransformationofbiotite,analyzedbychemicalandatomicforcemicroscopy.AppliedGeochemistry,2014,51:101-108.(IF=2.021) JifuLi,JianweiLu*,XiaokunLi,TaoRen,RihuanCong,LiZhou.Dynamicsofpotassiumreleaseandadsorptiononricestraw.PloSONE,2014,9(2):e90440.(IF=3.534) JifuLi,JianweiLu*,TaoRen,RihuanCong,XiaokunLi,LiZhou.Cropstrawcanoptimizepotassiumfertilizationstrategiesinricecroppingsystem.BetterCrops,2014,98(3):13-15. 李继福,张旭,冉娇,潘晨,王雨晴,李燕丽,邹家龙,陈华东.秸秆还田下直播稻-油轮作的钾肥效应及适宜用量.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9,38(6):77-85. 陈凤,刘莉,潘晨,王雨晴,李燕丽,邹家龙,李继福*.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稻-油轮作产量及土壤团聚体钾分布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2019,16(9):23-31. 李继福,李燕丽,尚正春,蒋舜尧,金涛,田应兵,徐茵.基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额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论坛,2019,21:108-109. 李继福,何俊峰,陈佛文,谭京红,吴启侠,万鹏.中国棉花生产格局与施肥研究现状—基于CNKI数据计量分析.中国棉花,2019,46(4):17-24,28. 宋美芳,胡镇江,胡义涛,邹家龙,李继福*,吴启侠,李强.长期施磷对水旱轮作生产力及土壤团聚体磷分布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2018,15(18):1-6. 宋美芳,刘莉,冉娇,邹家龙,李继福*,吴启侠,朱建强.南方再生稻高产理论与技术发展趋势.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26-27,37. 宋美芳,胡义涛,黄帅,邹家龙,李强,李继福*.长期施钾对水旱轮作生产力及土壤团聚体钾分布的影响.南方农业学报,2018,49(6):1082-1088. 黄帅,陈佛文,李继福*,邹家龙,胡义涛,刘莉,李强.长期钾肥施用对水旱轮作土壤供钾特性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2018,15(14):1-5. 李继福,吴启侠,熊勤学,蒋舜尧,朱建强.以省级优质课程建设促研究生《农业地质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论坛,2018,24:232-233. 邓巧玲,何俊峰,李继福*,吴启侠,邹家龙,胡义涛,黄帅.长期秸秆还田对稻-油轮作土壤结构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2018,15(2):14-18,40. 唐静,黄菲,李继福*,肖克,邹家龙,朱建强,秦亚平.冬油菜与杂草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差异性适应.土壤,2018,50(2):291-297. 黄菲,刘言,李继福*,欧阳玲,李新涛.水旱轮作条件下还田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研究.长江大学学报,2017,14(18):54-60. 肖克,唐静,李继福*,邹家龙,朱建强.长期水稻-冬油菜轮作模式下钾肥的适宜用量.作物学报,2017,43(8):1226-1233. 付国星,梅青青,李继福*,李文君,王昌,邹家龙.长期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稻-油轮作生产力及土壤结构的影响.现代农业科技,2017,5:10-12. 李继福,吴启侠,金涛,田应兵.立足提升本科生科学素养的《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实践.考试周刊,2017,20:21-22. 李继福,黄菲,刘安勋,金涛.面向“专升本”的《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考试周刊,2017,4:14-15. 李继福,张文君,李小坤,朱建强,鲁剑巍*.腐殖酸在黑云母表面的吸附动态和分布特征研究.土壤学报,2016,53(6):1444-1451. 李继福,付国星,梅青青,李文君,王昌.湖北省主要作物秸秆资源分布特征及还田现状.长江大学学报,2016,13(21):47-52. 李继福,邹家龙.智能终端配肥系统应用现状与对策.中国农业信息,2016,190:157-158. 李继福,胡敏,鲁剑巍*.还田秸秆及其腐解产物的保水能力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16,36(5):85-90. 李继福,金涛,田应兵,朱建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6,37:120-121. 李继福,黄群俊,徐红,陈培.综合类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优化模式实践——以2015年长江大学岗前培训为例.科教导刊,2016,20:47-48. 李继福,陆志峰,邹家龙.有机水溶性叶面肥在冬油菜防灾减灾方面的作用机理研究。现代农业科技,2016,10:187-188. 李继福,薛欣欣,李小坤,任涛,邹家龙,陈华东,丛日环,周鹂,鲁剑巍*.水稻-油菜轮作周年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2):317-325. 李继福,张文君,鲁剑巍*,李秀丽,李小坤.柠檬酸盐对黑云母表面溶解及微结构变化的影响.土壤学报,2015,52(2):81-87. 李继福,张文君,鲁剑巍*,李秀丽,李小坤.原位直接成像法在研究黑云母溶解过程中的应用.土壤学报,2014,51(5):114-121. 李继福,鲁剑巍*,任涛,丛日环,李小坤,周鹂,杨文兵,戴志刚.稻田不同供钾能力条件下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292-302. 李继福,鲁剑巍*,李小坤,戴志刚.施钾与秸秆还田对早稻生长、养分吸收及农田钾素平衡的影响.高效施肥,2014,33:3-7. 李继福,鲁剑巍*,李小坤,任涛,丛日环,杨文兵,鲁明星,刘克芝.麦秆还田配施不同腐秆剂对水稻产量、秸秆腐解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5):270-276. 李继福,任涛,鲁剑巍*,丛日环,李小坤,马骁骁.水稻秸秆钾与化肥钾释放与分布特征模拟研究.土壤,2013,45(6):1017-1022. 李继福,王寅,李小坤*,鲁剑巍,刘光文,翟中兵.鄂东地区油菜施钾效果及适宜用量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30(6):8-12. (二)会议论文 1.李继福,李小坤,鲁剑巍,秸秆还田条件下稻作区钾肥优化施用策略.肥料养分高效利用策略[M],化肥零增长下养分高效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16年11月. 2.李继福,苏伟,戴志刚,刘威,王振,任涛,鲁剑巍*.多年保护性耕作对双季稻-冬油菜轮作系统作物生产力、养分循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江苏南京,2014年10月. (三)非第一作者文章 MuhammadYousaf,JifuLi,JianweiLu,TaoRen,RihuanCong,ShahFahad,XiaokunLi.Effectsoffertilizationoncropproductionandnutrient-supplyingcapacityunderrice-oilseedraperotationsystem.ScientificReports,2017,7:1270. YinWang*,JifuLi,XiangzhaoGao,XiaokunLi,TaoRen,RihuanCong,JianweiLu*.Winteroilseedrapeproductivityandnutritionalqualityresponsetozincfertilization.AgronomyJournal,2014,106(4):1349-1357. 甄城,漆栋良,徐茵,李继福,朱建强,赵娇,刘凯文.拔节期淹水与施氮量互作对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灌溉排水学报,2019,38(S1):1-5. 蔡晨,李谷,朱建强,彭亮,李继福,吴启侠.稻虾轮作模式下江汉平原土壤理化性状特征研究.土壤学报,2018,6,22.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李继福.基于稻田控水减排的氮肥运筹试验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18,32(2):229-245. 胡敏,鲁剑巍,廖世鹏,李继福,刘涛,李小坤,丛日环,任涛*.不同含钾物料对冬油菜产量及钾素吸收的效应.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2):126-129. 胡敏,任涛,廖世鹏,李继福,李小坤,丛日环,鲁剑巍*.不同含钾物料对土壤钾素含量动态变化影响.土壤,2016,48(1):48-52. 周鹂,鲁剑巍*,刘涛,胡敏,李继福,任涛,李小坤,丛日环.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施用效果研究.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4):71-75. 吴庆丰,柯美汉,李继福.商品有机肥配施氮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现代农业科技,2015(1):21-22. 张萌,王寅,任涛*,李小坤,李继福,丛日环,陈正刚,朱青,鲁剑巍.施肥对贵州直播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36(3):369-373. 周鹂,鲁剑巍*,李小坤,任涛,丛日环,李继福.我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业发展现状.现代化工,2013,33(4):9-14. 陆志峰,李继福,徐正伟.喷施宝叶面肥的防灾减灾作用及机理研究.中国农技推广,2012,28(5):47-49. 王寅,李小坤,李雅颖*,李继福,肖国滨,郑伟,袁福生,鲁艳红,廖育林,鲁剑巍*.红壤不同地力条件下直播油菜对施肥的响应.土壤学报,2012,49(1):121-129. 王寅,鲁剑巍*,李小坤,李继福,刘朋朋,徐维明,杨运清.移栽和直播油菜的氮肥施用效果及适宜施氮量.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1):4406-4414. (四)编著作 [1]周先竹,鲁剑巍,等.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还田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参编) [2]李继福,等.再生稻高产栽培与管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3]李继福,等.稻虾复合种养与生产管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