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春生

个人简介

一、教育背景   张春生,男,博士,教授。1984年7月在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本科毕业,1990年于北京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勘探专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在成都理工大学取得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的博士学位。 二、教学工作   主要承担了《沉积岩石学》、《现代沉积与沉积模拟》、《储层沉积学》、《储层成岩作用》、《油藏精细描述》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多次获得院教学质量优秀等荣誉称号。指导研究生50余人,已毕业研究生20余人,1人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参与的“沉积岩石学”课程建设于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第三届普通高校优质课程,2003年获湖北省精品课程称号。2012年参与的《沉积岩石学》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成果获长江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三、科研领域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沉积学、现代沉积与模拟、储层地质学和油气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油田企业项目50余项,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均排序第一)。由本人负责的沉积模拟重点研究室是我校的四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之一,该研究方向为湖北省优势学科及特色研究领域,由该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及国家“973”重大地质基础研究项目成果被国家科委认为取得了重大进展,是总公司十个重点实验室中的两个闪光点之一,扩大了我校的知名度。独撰和合作出版专著5部,在《沉积学报》、《地质论评》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储层沉积学、现代沉积与模拟和储层地质综合研究、油藏描述等工作

主持承担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岩性地层油气藏沉积体系、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研究”(2011ZX05001-002-007),项目负责人。   2.“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大庆油田三角洲储层内部构型沉积模拟实验”(2011ZX05010-001-008),项目负责人。   3.“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岩性地层油气藏沉积、储层特征与成藏机理研究”(2008ZX05001-002),项目负责人。   4.“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单砂体及其内部构型表征技术”(2008ZX05007-002-001),项目负责人。   5.“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四川盆地普光大型高含硫气田开发示范工程”(2008ZX05007-002),项目负责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构造-古地貌-剥蚀沉积响应耦合”,专项负责人。   7.国家“973”项目“储集层原型地质规律研究”,专项负责人。   8.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数值模拟研究”,专项负责人。   9.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盆地陡坡带储层沉积体系模拟研究”,专项负责人。   10.中石油科技风险创新研究项目“湖盆斜坡带性质与地层岩性圈闭分布特征组合关系的物理模拟研究”,项目负责人。   11.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三角洲砂体形成及分布的沉积模拟实验”,项目负责人。   1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礁滩型气藏三维地质模型研究”,项目负责人。   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项目“咸化湖盆沉积学研究”,项目负责人。   14.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项目“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油藏二次精细油藏描述”,项目负责人。   15.中原油田合作项目“普光气田主体取心井综合地质评价”,项目负责人。   16.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项目”华庆地区284井-白281井区长63储层分类评价及单井产能预测”,项目负责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张春生著,《碎屑岩沉积模拟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张春生,刘忠保著,《现代河湖沉积与模拟实验》,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3.施冬,张春生著,《基于GIS的油气储层评价方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同时,在《沉积学报》、《地学前缘》、《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石油实验地质》等公开发表的核心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0余篇,其中两篇论文被EI收录。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