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单敬福

个人简介

单敬福,男,黑龙江肇东市人,1977年生,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东北石油大学(原大庆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获东北石油大学(原大庆石油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工作站工作,2010年博士后出站,并被评为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博士后。 教学方面:2010年起在长江大学任教,2012年晋升为副教授。讲授本科生课程《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和《地震地层学》两门课程,博士生课程《地震沉积学》,多次获校级、院级教学质量优秀,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课题1项。科研方面:主持或参加国家、部级以及企业委托的科研攻关项目5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1项,主持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项,主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作为技术骨干(排名第四)参与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1项。研究方向与特色:自2002年开始,一直从事沉积学、开发地质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

研究领域

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科研优势和特色:①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充填响应模式;②同生构造与沉积充填响应;③河流沉积过程与演化历史重建;④多期复合辫状河道砂体期次厘定;⑤基于差异压实校正的精细地层对比;⑥曲流河道砂体内部渗流屏障与驱油效率;⑦河流相砂体层次结构解剖与剩余油赋存形式;⑧古代沉积与现代沉积形态学比较。这些成果不仅引起了各油田科技工作者的兴趣,而且逐渐被同领域的同行和专家所关注。代表性成果:在河流现代-古代沉积、河流储层构型、沉积过程学、基于储层构型剩余油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为此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其中1项目前已授权。其提出的“小层超覆理论”,在大庆油田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与好评。另外,在长庆油田河流相储层构型分析过程中,其提出的“心滩规模估算法”、“单井心滩位置估算法”及“辫流水道砂泥充填分异理论”等,受到了油田领导高度重视与肯定,并积极倡导将这一成果广泛应用到大规模水平井位部署与地质导向等现场施工作业中去,极大提高了钻井成功率。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物理模拟条件下的点坝侧积体时空分异机理研究,(41372125),2014-2017年,主持人 (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近中海、古生界残留盆地特征及油气潜力,(2011ZX05023—003—005),2013-2014,研究骨干; (2)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基于储层构型流动单元对剩余油形成于分布控制作用研究(Q20121210),2012-2014年,主持人;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曲流河道砂体储层构型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研究,(TPR-2012-23),2013-2014年,主持人; (4)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葡萄花油层全区小层格架单元重新划分与沉积体系再认识研究,2010-2011,负责人; (5)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苏里格气田苏147区块储层地质砂体精细描述,2012-2013,负责人; (6)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苏里格气田加密区块储层构型与有效砂体精细解剖,2014-2015,负责人; (7)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苏里格气田加密区块盒8-山1段储层构型图件编制,2015-2015,负责人; (8)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南贝尔凹陷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2008- 2009,第2负责人; (9)河南油田,热采水平井化学辅助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2014-2015,负责人; (10)辽河油田,欧31井区地质特征及开发调整研究,2014-2015,负责人; (11)东北石油局,梨树断陷西丁家地区储层评价与目标优选,2010-2011,第2负责人; (12)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冀中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2006-2007,第2负责人; (13)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塔南凹陷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2007-2008,技术骨干; (14)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饶阳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及隐蔽油气藏勘探方向研究,2005-2006,技术骨干; (15)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中石化南方新区选区评价研究子课题“中下扬子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区块优选评价研究”,2005-2006,技术骨干; (16)吉林油田,中38区块流动单元研究,2010-2011,第2负责人; (17)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南贝尔凹陷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2008-2009,第2负责人 发明专利 发明人:单敬福,王峰.一种可展示内部细节的河流相水槽实验模型,申请号:201410253619.3,已授权。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单敬福,张彬,赵忠军,李浮萍,王辉,王博.厚层辫状河道期次厘定与多期砂体叠置规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10):3789-3800.EI收录(源刊) (2)单敬福,李占东,葛雪等.一种古沉积期曲流河道演化过程重建方法.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44(5):979-988.EI收录(源刊) (3)单敬福,李占东,李浮萍等.一种厘定复合辫状河道砂体期次的新方法.天然气工业,2015,35(5):8-14.EI收录(源刊) (4)单敬福,陈欣欣,赵忠军等.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致密砂岩气藏储集层复杂岩性的识别.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30(3):1-7.(中文核心) (5)单敬福,赵忠军,李浮萍等.曲流河道沉积演化过程与历史重建——以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杨大城子油层为例.沉积学报,2015,33(3):448-458.(权威,中文核心) (6)单敬福,赵忠军,李浮萍等.砂质碎屑储层钙质夹层形成机理及其主控因素分析.地质论评,2015,61(3):614-619.(权威,中文核心) (7)ShanJingfu,YanHaili,ZhaoZhongjun,etal.Causesandprocessanalysisofcalcareousinterbedsinpaleo-sedimentaryperiod[J].ScienceTechnologyandEngineering,2015,15(21):81-86+100. (8)单敬福,张吉,赵忠军等.地下曲流河点坝砂体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以吉林油田杨大城子油层第23小层为例[J].石油学报,2015,36(7):809~819.EI收录(源刊)(权威,中文核心) (9)单敬福,张彬,赵忠军,李浮萍,王辉,王博.复合辫状河道期次划分方法与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苏X区块为例[J].沉积学报,2015,33(04):773-785.(权威,中文核心) (10)单敬福,张吉,王继平,赵忠军,李浮萍,陈治华,石林辉,刘利峰.苏里格气田西区盒_8~下亚段辫状河沉积论证与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45(06):1597-1607. (11)单敬福,纪友亮,王峰等.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沉积相特征.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1),EI收录; (12)单敬福,王峰,孙海雷,孙继刚,蒙启安.蒙古国境内贝尔湖凹陷早白垩世沉积充填演化与同沉积断裂的响应.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40(3),509~518,EI收录; (13)单敬福,葛黛薇,乐江华等.松辽盆地东南缘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配置及演化.沉积学报,2013,31(1); (14)单敬福,陈欣欣,乐江华等.塔贝尔凹陷沉积相分析——以铜钵庙组为例.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2); (15)单敬福,张东,陈岑,成群,李清山.大庆油田杏树岗杏一、二区东部葡Ⅰ332a—葡Ⅰ11细层沉积体系再认识.现代地质,2011,25(2):297~307; (16)单敬福,杨文龙.苏里格气田苏东区块山西组沉积体系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32(1):109~117; (17)单敬福,纪友亮,潘仁芳.塔贝尔凹陷南屯组二段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31(3):93~100; (18)单敬福,王峰,孙海雷,孙继刚,蒙启安.同沉积构造组合模式下的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演化.地质论评,2010,56(3):426~439; (19)单敬福,王峰,孙海雷,孙继刚,韩喜.基于地震波阻抗反演的州57水平井区块小层砂体预测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31(2):212~218; (20)单敬福,纪友亮,史榕,柳成志.基于神经网络和开窗技术的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方法—以大庆萨尔图油田葡萄花油层组PⅠ1~PⅠ4小层砂岩为例.地质科学,2007,42(2):395~402; (21)单敬福,纪友亮,柳成志.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对储层渗透率的预测--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42(2):106~109; (22)单敬福,纪友亮,史榕,柳成志.曲流点坝薄夹层构形对驱油效率及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海洋地质动态,2006,22(4):21~25; (23)单敬福,纪友亮,史榕,柳成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河流相储层薄夹层的识别及应用.海洋地质动态,2006,22(5):25~29; (24)单敬福,纪友亮.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葡萄花油层组P11~PⅠ4小层为例.安徽地质,2006,16(2):81~87; (25)单敬福,纪友亮,张海玲,等.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地质调查与研究,2006,29(2):78~85; (26)单敬福,纪友亮,史榕,张雁.驱油效率及剩余油形成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与探讨.地质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23(1):102~107; (27)单敬福,纪友亮.厚层河道砂体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葡萄花油层组PⅠ1—PⅠ4小层为例.地质找矿论丛,2007,28(2):125~130; (28)单敬福,纪友亮.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PⅠ1~PⅠ4小层储层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分析.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7,35(1):28~36; (29)单敬福,王峰.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第一作者科教文汇,2011年11月,CN34-1274/G;ISSN1672-7894; (30)单敬福,王峰.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第一作者科教文汇,2011年12月,CN34-1274/G;ISSN1672-7894。 (31)李占东,单敬福,李阳,等.冀中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岩相古地理.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35):8676~8681,EI收录; (32)纪友亮,赵贤正,单敬福等.冀中坳陷古近系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沉积体系的演化.沉积学报,2009,27(3):48~56; (33)王继平,任战利,单敬福等.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段和山1段沉积体系研究.地质科技情报,2011,30(5):41~48,通讯作者; (34)邢翔,单敬福.松辽盆地东南缘西丁家地区营城组沉积相分析.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03:32-39+126,通讯作者; (35)张凯,单敬福,杨文龙.苏里格气田东区二叠系盒8段上部沉积相研究.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8:8-11+4,通讯作者; (36)范昌彬,汤军,单敬福.西丁家早白垩世沙河子组沉积相特征及其演化.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8:143-144,通讯作者; (37)丁康乐,罗跃,单敬福,关富佳,王莎莎.CaSO4-C-H2O体系研究:模拟实验与热力学探讨.地质学报,2013,03:424-432; (38)纪友亮,蒙启安,单敬福等.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石油实验地质,2011,33(3):260~265; (39)胡望水,成群,单敬福.梨树断陷西丁家地区沙河子组—营城组沉积体系及演化过程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1):1~4; (40)路杨,单敬福.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在储层非均质性上的研究.江苏地质,2007,22(4):50~58; (41)黄建军,纪友亮,王金友,安爱琴,黄有根,单敬福.华北黄骅坳陷层序地层学研究——以白水头—唐家河地区Es_1—Nm为例.天然气工业,2007,27(01):20~23+147~148; (42)柳成志,张雁,单敬福.砂岩储层隔夹层的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以萨中地区PⅠ小层曲流河河道砂岩为例.天然气工业,2007,26(7):67~74; (43)安爱琴,纪友亮,单敬福.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储层成岩作用及物性特征.上海地质,2007,31(1):11~16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单敬福,王峰.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科教文汇,2011年11月,CN34-1274/G;ISSN1672-7894; (2)单敬福,王峰.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科教文汇,2011年12月,CN34-1274/G;ISSN1672-7894; (3)单敬福.浅谈新形势下《地震地层学》地质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人才资源开发,2014,21(10):91-9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