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饶松

个人简介

饶松,男,1985年生,湖北随州人,中国党员。2008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地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保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硕博连读,2014年6月获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至今,在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主要从事盆地今、古地温场与油气源形成过程以及大型地热田成因机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6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 教学情况 1、主讲本科生《石油地质学概论》等专业核心课程; 2、讲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盆地分析》中“含油气盆地温度场分析”等内容; 3、多次指导资工、地质专业本科生油气田地下地质实习(江汉油田)和油气地质野外综合实习(湖北通山); 4、发表教研论文一篇:“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研究,中国地质教育,2016,25(3),5-8.” 获奖情况 1、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15年陈宗器地球物理优秀论文奖; 2、长江大学第四届教学工作突出贡献二等奖(7/7); 3、长江大学2015-2016学年优秀班主任。

研究领域

目前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如下: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深层构造-热演化研究”(No.41502236),2016-2018,项目负责人; 2、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的地热学条件”(K2015-17),2015-2016,项目负责人; 3、中石化勘探分公司委托项目“川西南地区志留系页岩热演化研究”,2015-2016,研究骨干; 4、国家十三五油气重大专项专题“盆地深层-超深层地温场演化及油气源形成过程”,2016-2020,研究骨干; 5、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地热专项“我国干热岩资源勘查与靶区优选”,2015-2017,研究骨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饶松,姜光政,高雅洁,等.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与地热田热源机理.地球物理学报,2016,59(6):2176-2190.(SCI) Jiang,G.,Li,W.,Rao,S.(correspondingauthor),etal.Heatflow,depth-temperature,andassessmentoftheenhancedgeothermalsystem(EGS)resourcebaseofcontinentalChina.EnvironmentalEarthSciences,2016,75:1432.doi:10.1007/s12665-016-6238-5.(SCI) 姜光政,高堋,饶松(通讯作者),等.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四版).地球物理学报,2016,59(8):2892-2910.(SCI) 饶松,李卫卫,姜光政,等.咸阳地热田钻孔温度测量及水动力系统.地质科学,2015,50(3):982-1000.(中文核心) 饶松,朱传庆,廖宗宝,等.利用自然伽马测井计算准噶尔盆地沉积层生热率及其热流贡献.地球物理学报,2014,57(5):1554-1567.(SCI) 饶松,胡圣标,朱传庆,等.准噶尔盆地大地热流特征与岩石圈热结构.地球物理学报,2013,56(8):2760-2770.(中英文对照,SCI) 饶松,朱传庆,王强,等.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模式及主控因素.地球物理学报,2013,56(5):1549-1559.(中英文对照,SCI) 饶松,唐晓音,朱传庆,等.敏感性分析在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中的应用——以川东北地区普光5井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为例.地质科学,2011,46(1):213-225.(中文核心) 饶松,胡圣标,汪集旸.有机质生烃动力学参数研究进展:回顾和展望.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4):1424-1432.(中文核心)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